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儒下跪,求放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明朝當暴君

  朱由校因此笑道:“都坐吧。”

  接著,朱由校就嘆道:“皆是海內外名宿賢達啊!”

  “不敢當,陛下過譽了。”

  顧炎武等忙回了一句。

  “沒什么不敢當的,你們的著作,朕都看了,這個時代有你們,是這個時代的榮幸。”

  朱由校說著就吩咐道:“上茶!”

  “謝陛下!”

  朱由校接著又說道:“雖然,你們有不少觀點,與皇權集中相悖,但朕也不得不承認,你們說的也有各自的道理。且朕也早就說過,宣教上有章法,但治學上沒有限制,所以,你們只要是從科學的角度,去闡述社會思想之理論,朕不會為難你們,還會支持你們。”

  “陛下胸襟,令吾等欽佩,能生于陛下的時代治學立言,是我等榮幸。”

  顧炎武回道。

  “沒錯,非臣諂諛,若非陛下,如今只怕依舊只是理學獨尊,我等只會被視為異類怪人,只會同李卓吾一樣!甚至臣的一些觀點,只怕早就因為過激而被殺頭了。”

  唐甄也跟著說道。

  而這二人明顯都是明白人,也說的的確是事實。

  因為原本歷史上的他們這些人在活著的時候,并不怎么顯名,哪怕顯名也不是好名聲,因為他們所持觀點或行為不被當時人所喜。

  如唐甄寫的著作直接揭露了康熙盛世的真實一面,不被殺全家都算夠幸運的了。

  朱由校因笑道:“若當今天子非漢家天子,自會如此。但朕畢竟不是,朕召你們來,你們可知道是為何事?”

  “陛下只要不讓臣等為官就行。”

  呂留良這時候回了一句。

  而一旁的王夫之則因此尷尬的笑了笑,他如今已是禮部左侍郎,因去歐洲傳播儒學而得以升官回中土,不過,他自覺做的也不是什么有違自己內心的事,畢竟是為了教化蠻夷,哪能說的是為了名利呢。

  朱由校則繼續說道:“朕自然不是要你們為官,再說,除了傳道的事,朕也不放心讓你們做官呢,但朕的確是給你們要布置任務,提要求,才宣見你們的。”

  眾大儒因此有些愕然。

  朱由校說道:“你們知道,大明已今非昔比,農耕為主的社會,已變成工業生產為主的社會;

  如果說,儒學所建立的一套倫理道德。是農耕文明評判善惡的標準的話;

  那商業文明呢,該以怎樣的思想來作為商業文明的主流?使法有所依,生民能因此有新的信仰。”

  “近來所發生的事,想必你們也看見了,有富商想操縱國帑為己所用,乃至搜刮民財,行詐騙之術,為己牟利,更有不畏王法,不念同胞之情,只求利益,弄虛作假,乃至把手都伸到了軍隊!”

  “而且犯罪者,已不再是普通百姓,而多以有學識的人為主,甚至真的有學者開始制作成癮毒藥以圖暴利,乃至有學者甘愿為他人喉舌,種種,不一而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你們這些大儒是時候,該在舊的倫理道德被摒棄之余,構建新的思想了,來使天下之民不淪落成為徹底的利己主義者。”

  朱由校說后,顧菼武等皆陷入了沉思。

  對于朱由校提到的這些,他們也注意到了,但說實話,這幾十年來,大明發展速度太快,他們自己也迷茫的很。

  不過,最后,顧炎武等還是表示會遵從朱由校的旨意,為天下萬民,認真求索出一條適應新文明的思想之路出來。

  而在朱由校見了這些大儒,要求他們為進入商業文明階段的大明,創造出一套新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后,不久,他就收到了來自東廠印威國的奏報,言杜日章等已經招供,他們策劃了這場只停留在報紙上的罷市活動,其中,作為名士的大儒韓菼表態支持罷市,也是受他們的指使。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命東廠以受賄罪逮捕韓菼,并將其罪公布于天下。”

  東廠印威國收到朱由校的旨意后就立即趕來了韓菼的園子。

  “韓菼呢?”

  但東廠印威國等卻撲了個空,只見到韓菼的兒子韓大聰,也就詢問起來。

  韓大聰回道:“家父已于三個月前云游去了。”

  “這老東西,溜的挺快!”

  印威國因此頗為失望地說了一句,就只能道:“向陛下上報。”

  “那就下海捕文書!朕倒不信,真有藩國因為他韓菼是大儒,就敢收留他!”

  朱由校在得到印威國的奏報后,則并沒有選擇就因此饒過韓菼。

  因為他可不想讓那些沒有風骨的學者以為收了錢做別人喉舌而誤導天下人,給國家和民族造成麻煩,是不用負責任的。

  “我早就預料到杜日章那些商賈不靠譜,也知道那暴君,不會容忍我一個曾做過國子監祭酒的大儒,竟公然在報刊上,說:‘大明商業環境不夠自由,而朝廷是在借機搶奪商人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且直言如今天下是生產者的天下,而非經營者天下,但皇帝乃至天下官員皆是經營者,但身為經營者,為政竟不保全經營者之尊嚴,無疑非如同天下人之奴!’之類的話,所以,在杜日章他們被抓之前,我的把柄被抓住之前,我就提前逃了出來。”

  韓菼的確早已提前逃到位于布達佩斯一帶的高唐王國,且在這里見到了范光文和徐至覺兩人,還說起話來。

  范光文聽后道:“我們都有所耳聞!韓公的膽略,我們是佩服的!”

  “沒錯!”

  徐至覺也跟著點頭附和,且道:“但韓公,高唐王國也不是你可以久居之地,當今天子,可以說是如秦之始皇,威加四海,我相信,他會很快就知道你在這里的。”

  “我知道!”

  “放心,我們不會在這里久留的,我打算是先逃去自由的英吉利,徐乾學的長子徐元敞給我來過一封密信,說我可以去投奔他!”

  韓菼說道。

  徐至覺聽后點了點頭,道:“可憐韓公這樣的敢言之士,如今卻落到四海逃亡的境地,唉!”

  “還不是怪那暴君!”

  范光文沒好氣地說道。

  韓菼則苦笑道:“沒辦法,這是一個不容許自由存在的世界,只有所謂的帝賦人權,為了所謂的人權,不惜限制天下人的自由!”

  “既然如此,我給你寫一封信,你到時候先去尼德蘭,投靠尼德蘭現任學政徐秉儀,讓他幫助你去英吉利。”

  徐至覺這時候說了一句道。

  “多謝!”

  韓菼因此拱手致謝,并在數日后,就去了尼德蘭。

  徐秉儀倒也韓菼來了尼德蘭后,見了他。

  “你去英吉利是為了避免被朝廷奸佞迫害,敢問是誰要迫害你?”

  徐秉儀問道。

  韓菼回道:“自然是溫體仁一干奸臣。”

  徐秉儀因此道:“你怎么不直接說陛下迫害你。”

  韓菼頓覺不安起來:“你這是何意?”

  徐秉儀笑道:“你應該清楚,你就算跑得再快,也沒陛下的旨令傳得快,在你來之前,我尼德蘭就收到了海捕你的電報。”

  韓菼聽后道:“你可以裝作不知道,放我走,大家畢竟都是士人。”

  徐秉儀搖頭道:“你這樣的學界敗類,如果不遭受懲罰,會影響我整個士林的風氣,所以,你還是老老實實地在這里待著,等朝廷的人來拿你吧。”

  “我怎么了,我不過是受了幾個大商賈的饋贈,這有什么!怎么就和受賄扯上關系,你難道不覺得這就是迫害嗎?!”

  韓菼激動地說了起來,且又跟著質問了徐秉儀一句。

  “但你不能一邊吃著皇糧,又一邊拿著商人的饋贈,還替商人說話,批評天子的政令,養只狗都知道只能向外人吠呢,而你好歹不是狗,是人,就算做不到替朝廷咬人,至少應該做到中正不偏吧。”

  徐秉儀說道。

  撲通!

  韓菼直接跪了下來:“求你,讓我走吧,我不想被扒皮啊!”

  徐秉儀沒有說話。

  韓菼則直接以頭撞地:“我給你磕頭,徐老爺!”

  徐秉儀一拳拍在桌上:“你好歹也是有名望的大儒!怎能如此,趕快給我站起來。”

  “你不答應幫我,我就不起來,徐大老爺。”

  韓菼耍起渾來。

  徐秉儀指著韓菼:“你,你,你怎么這么不要臉!”

  說著,徐秉儀就喝道:“來人,把他拖下去!”

  “陛下,韓菼被抓到了,正在被帶回京師的路上。”

  在這不久后的一天,堵錫向朱由校稟報了這一情況。

  朱由校聽后道:“很好!怎么發現的。”

  “這韓菼在高唐王國的徐至覺的幫助下,去找了徐秉儀,說是他要逃去英夷那里,去投奔徐乾學在那里的后人。”

  堵錫回道。

  朱由校聽后沉吟了片刻道:“英吉利?看來,這些英夷一直都不老實啊,竟還在暗中搗鬼,另外,那個叫徐至覺的,想必也有什么貓膩,讓錦衣衛先不要去拿他,只想秘密在他身邊安插眼線,看看他的背后到底還有什么秘密,朕總覺得,之前一些中央官衙的人包括錦衣衛被白夷匪軍消滅,跟這些人也不無關系,我漢族士大夫利用外夷為自己做事,可不是什么新鮮事。”

  “陛下說的是,這些英夷頗為陰險,貫愛暗中挑撥,做些見不得人勾當,好在,如今南歐已被統一,奧斯曼和阿拉伯諸部已快被吞并,到時候,第一件對外統一的的對象就應該是這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

  堵錫跟著說道。

  “傳朕旨意,令朱慈灼在大軍休整期間,做好進軍英吉利的準備。”

  朱由校因此道。

  “是!”

  自上次朱慈灼在朱由校這邊提醒后,而在自己所領大軍內部發現第七鎮用了發霉糧后,就多了些心眼,而嚴查了不少軍資,且肅清大軍內部的腐化者。

  而且,朱慈灼還創造性地設立了士兵督察組,由士兵組成的工作組調查各軍的一切后勤保障問題。

  使得明軍內部避免因為一些人的墮落而繼續腐敗下去,甚至官兵矛盾還因此也緩和了不少,并避免了內部出現不和的情況。

  在這一背景下,朱慈灼率領大軍迅速滅了兩西西里王國,徹底統一了整個南歐。

  與此同時,朱慈灺那邊也統一了奧斯曼和阿拉伯諸部。

  整個亞歐大陸在朱由校得知韓菼被尼德蘭的徐秉儀抓的消息之前的一個月,徹底完成了大統一。

  整個大明的西邊,大西洋以東的區域,就只剩下非洲的許多地方和大不列顛島以及愛爾蘭島未被統一。

  而朱慈灼在得到朱由校的諭旨后,也更加地積極做起了統一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的準備。

  休整期剛一結束,他就親自率領大軍去了敦刻爾克,與此同時,大明在歐洲的幾乎所有水師艦隊也云集向英吉利。

  “明國的艦隊正在往英吉利海峽和北部海峽云集,他們已經完成了對歐洲大陸的統一,我們將是他們在這個方向最后的敵人。”

  英格蘭公爵蒙茅斯在議會上向一干英格蘭的議員們也說起了大明要滅他英格蘭的事。

  而且,蒙茅斯在說后還拋出了他的提案道:“而我們和明國的實力差距太大了!所以,我的提議是,我們應該盡快遷去美洲!放棄本土,否則,我們將沒有足夠廣袤的土地,與整個明國對抗。”

  “放棄本土?”

  議員卡文迪許痛苦地問了一句,道:“我真的很不愿意離開我所摯愛的故土!”

  “可這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在美洲有著更廣袤的領土,何況,我們還可以聯合在那里的倭國和高麗、以及普羅斯的法國!”

  蒙茅斯說道。

  但英格蘭的議員們中,還是有不少人不愿意舍棄自己在本土的產業。

  作為其中之一卡文迪許就說道:“我們是否可以繼續和明軍和談,通過滿足他們一些條件,而答應我們英格蘭繼續獨立存在?”

  蒙茅斯說道:“那他們的第一個條件肯定是讓你我都學習他們的漢文!”

  “如果這樣的話,那真是太可怕了,他們的漢文真的很難學!”

  卡文迪許說著就道:“好吧,我同意去美洲!”

  其他不想離開大不列顛島的議員們中,也有不少議員在蒙茅斯這么說后放棄了留在本土的執念,而同意去美洲。

  因此,最終,英格蘭大多數議員同意了蒙茅斯所提的遷去美洲的提案。

  于是,接下來,在明軍來到大不列顛島之前,英格蘭的貴族們則開始主動遷去了美洲。

  大明因此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英格蘭。

  因為英格蘭早在十六世紀就吞并了威爾士,所以,大明也一并的統一了威爾士。

  至于蘇格蘭,朱慈灼沒有在統一英格蘭后直接出兵蘇格蘭,而是派出了使者,要求蘇格蘭議會接受投降,解散議會。

  蘇格蘭議會則在討論了數日后,最終派出了代表霍萊爾。

  霍萊爾在見到朱慈灼后道:“我們愿意投降,但是投降的條件是,可否不讓我們學漢文,我們真的不想學漢文,因為他太難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