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九十四章 阻止資本的無序擴張,非法集資同謀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明朝當暴君

  “這是收買你,也意在收買整個大同機械廠,進而奪其利,使該廠以造福職工之本意,變為若干有錢有勢之人牟利之工具!”

  畢自嚴一掌拍在桌上,又道:“手筆還不小!給你都能拿出六百萬元銀幣的無息借款出來!”

  顧炎武點頭道:“這些蘇州富商儼然已是財閥!意在用手中之財,操控天下,阻止朝廷欲使天下皆富之意志。”

  “不能讓他們得逞!”

  畢自嚴直接回了這么一句。

  “使貧者漸富,而富者亦不至于貧,使消費所得之財富,盡可能多的分配到生產者之手,而非只是經營者之手,進而避免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本就是我們建大同機械廠之初衷!”

  顧炎武也回了一句,且道:“只是沒想到,這些蘇州財閥會嗅覺如此靈敏,這么快就想出辦法來阻止我們這樣的工廠出現。”

  “但也不得不說,人家的手段很高明,并不是強制阻止你這樣的廠出現,而是通過收買你的方式,讓你變色!這和一個王朝的建立一樣,即便建國初期,國君與朝臣如何清正廉潔,也終究會被他們腐蝕掉。”

  畢自嚴說道。

  “我們幾個倒是無礙,彼此都是為心中之理念來設此廠,并非求大富貴!學生只擔心將來。”

  顧炎武說著就看向了畢自嚴。

  “將此事,以及你的擔憂,上報給陛下,讓陛下知道此事!”

  畢自嚴吩咐道。

  “資本真是無孔不入,無一日不想把天下財富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

  朱由校收到顧炎武的奏報后,便發出了如此感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性是本惡的,而不是本善的,荀子之言事實上才是古往今來,行良政者所依之論!

  故臣以為,朝廷存在之意義,便是阻止人性之惡,所立法規、所立道德、所建文明,皆是為抑制人性之惡,而使人類之世界不同于動物之世界。”

  溫體仁這時候說了一句,且道:

  “陛下,臣進言,當加封荀子,將此與孔孟并列,而使后人知道,為政當時刻不忘抑人性之惡。”

  “非也!人性本善,其惡皆因生之后所染,治國當以揚善為本,臣相信大同機械廠的職工們不會選擇背叛自己建廠的宗旨!只要勤加教化,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明曉此理,進而嚴于律己,而知善去惡,以存本心之良知。”

  劉鴻訓反駁起來。

  “揚善與去惡,兩者并不矛盾!”

  “荀子的地位可以加,我中華豈能獨尊一個圣人?如此,圣人將成大盜也!且我中華,有思想之大成者,何止一圣人?!而善也當揚,所以,以后就算大同機械廠變了色,我們也要再立新的大同機械廠進行試驗。”

  朱由校做出了自己的決斷。

  “是!”

  劉鴻訓無可奈何地回了一句。

  他雖然不愿意承認荀子之地位,但他知道,朝廷現在需要通過承認荀子的地位,來表明要控制資本無序擴張的態度,也就沒有再反對。

  “還得阻止資本的無序擴張,打擊民間巨額集資,下道詔令于天下,凡非經朕準予,而集資在百萬元以上者,便同謀反,不是說非得大量準備兵馬、秘密打造大量軍械,才算謀反,擅自積齊巨額資金,意圖操縱朝政,也同謀反!”

  朱由校說著就吩咐道:“東廠務必查清楚胡存義等人資金的來源,若存在非法集資之行為,先抓了再審!”

  “是!”

  沒多久。

  根據朱由校的諭示,大明朝廷便正式發出旨令,將荀子配入文廟,且要求與孟子一起,和孔子并列,且與孟子一起被追封為至圣先賢,而孔子也由至圣先師改為至圣先賢。

  之前因為衍圣公府的事,朱由校廢了衍圣公的爵位,但沒有奪了孔子的至圣先師之位。

  朱由校還是承認孔子對華夏思想文化的貢獻的。

  所以,他還是保留了孔子的名位。

  只是,現在孔子被他放在了和孟子、荀子并列的地位。

  在朱由校看來,先賢和先師還是有區別的,先師有讓后人效仿遵循之意,而先賢則只是讓后人知其學問,且當研究其學問而當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意思。

  所以,朱由校將至圣先師改成了至圣先賢。

  而當朱由校這一詔旨下達后,天下直接嘩然。

  “不解者有三:一、至圣先師怎能與孟、荀二圣并列;二、荀子何以有資格配文廟;三、荀子都可以配文廟,那顏子、曾子、子思子、朱子呢?”

  士子金子俊此時就因為此事在一眾士子面前說起了此事。

  而另一士子龔鴻緒則道:“朝廷如此做,其意不在尊崇荀子,而是借荀子言天下人心本壞,故而要加強管控。”

  眾士子皆因此點首稱是。

  許多主張人心本善的文臣士子對此的確頗為不滿,而覺得朝廷是在有意加強對民間的管控,使人不得自由。

  “老夫竟然錯看了顧寧人(顧炎武)這些人,這些人竟不為利所動!”

  胡存義在得知朝廷下達尊荀子的旨令,且還禁止集資后,也就猜到朝廷肯定是通過顧炎武這些人,知道了自己這些富商企圖用資本讓大同機械廠變色的意圖,因而下達了這樣的政令,所以,就頗為惱怒地說了這么一句。

  “還還讓我們以后都不敢隨意以財生利!”

  “我儒林素來是人心不齊的,其根本在于有人讀書讀歪了,圣人之義,未能一統,有人只顧及著天下公正,而卻不在乎一個人之本權。”

  “何為本權,命與財也,還有自由!經商之自由,求利之自由,擇主之自由,用財之自由,生活之自由!我們這些富賈巨商,累世累代,努力掙的錢,自然是,該讓我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憑什么朝廷要管!真是豈有此理!”

  胡存義雖是富商,但也儒士,所以,也在這時候高談闊論了一番,然后將桌子重重一拍,對自己兒子胡淳說道:

  “你出去看看,看看哪些漢家藩國是持此自由之道而治國的,這些日子,為父在家里把家產分割一下,準備離開中土,離開這個讓人不得自由的地方。”

  “是!”

  而在胡淳說后不久,喜聞就急忙跑了進來:“老爺,東廠的人來了!說是帶你去反貪司問話。”

  請:m.ddyuesh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