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上怎么對我讀書人這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明朝當暴君

  寧完我也很郁悶,他雖也是遼陽大族出身,但在撫順投敵時,也不過是個諸生,如今卻因為給東虜出謀劃策,而成了不可饒恕的戰犯。

  所以,寧完我也在這時候說道:“可寧某并不是第一個投附東虜的人,又非官員,朝廷怎么就覺得寧某也不可饒恕呢!寧某不過是一介讀書人,讀書人能有什么危害,再說,讀書人這樣做能算叛國嗎,不過是擇主而侍而已,當年魏征為建成舊人,一代圣主唐太宗不依舊用之,何以他天啟卻無此胸懷!”

  李永芳聽寧完我如此說,只是苦笑:“人家從沒將你們讀書人當回事,殺士子文官亦是家常便飯!”

  寧完我聽后嘆了一口氣:“是啊!偏偏是這樣的暴君為天下主,得天命,可憐我大金雖是起于關外,皆是茹毛飲血之野夫,然無論是大汗還是諸貝勒,大多禮賢下士、擇才而用、不問出身,尤其是四貝勒(黃臺吉),謙恭有利、英明睿斷,若將來能為天下主,必是一代賢君!只可恨天不佑我大金,竟使這樣的明主徒背反賊之名!而不得施展一生抱負,可嘆!”

  “有何可嘆的!”

  李永芳突然大喊一聲,頗為鄭重地道:“四貝勒的確待人寬仁、尊儒禮士,對我等漢人也一視同仁,堪為良主!既然朝廷不肯寬恕我們,那我們就誓死效忠四貝勒!或許還能有機會,助四貝勒奪下這天下!”

  “說的沒錯,即便不能推翻那暴君之政,也當效張元去西夏之事,助四貝勒割據一方,為天下讀書人可忠之國!如今大汗身染重疾,指不定什么時候會有變故,將來當推四貝勒為主!”

  寧完我說道。

  恰巧在這時候,黃臺吉走了進來。

  李永芳和寧完我見此忙驚訝至極,直接跪了下來,大聲喊道:“奴才給四貝勒請安。”

  黃臺吉忙主動扶起了寧完我:“學士快快請起,折煞本貝勒了,誰不知道您寧學生才高八斗,豈能如此!”

  說著,黃臺吉也扶起了李永芳:“李總兵也請起,李額駙為第一投附我大金的良將,本貝勒自當禮敬,豈敢受此大禮,何況,額駙還是我愛新覺羅家之婿!”

  寧完我和李永芳聽后都非常感動,覺得黃臺吉是真的好。

  “剛才的話,本貝勒都聽見了,但兩位以后不可再議論了,也就是本貝勒聽見,其他人聽見可就不好了。”

  接下來,黃臺吉笑著說道。

  “是!”

  寧完我和李永芳回了一句。

  “努爾哈赤病了,可能時日不多?”

  朱由校這里從田爾耕這里得知努爾哈赤身體不行的消息后,倒也因此多問了一下。

  “回皇爺的話,確實是病了,是我近衛軍被俘傷員李景在被俘時用計使其下身受損而漸漸因此身體不行的,只可惜的是,李景本人,被東虜亂刀砍死。”

  田爾耕回道。

  “這個李景是忠烈之士啊!”

  朱由校感嘆了一下,便吩咐道:“錦衣衛存好此人姓名事跡,等將來徹底剿除東虜后就大白于天下!”

  “遵旨!”

  田爾耕接著回道。

  “努爾哈赤大病不起,時日不多,這對東虜而言,可謂雪上加霜,他們內部必因新的大汗而更加分裂,錦衣衛得趁此機會,將水攪渾,并隨時打探最新消息。”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

  因為考慮到各邊邊鎮也需要加強防備,而幾十萬精兵不能一直放在遼東的緣故,所以,遼東比武在接下來不久,便宣告結束。

  近衛軍第三鎮第一營和賀世賢部以及麻承恩部,還有葛逢夏部因為表現優異,而成了新的西廠人馬。

  而因為汪應蛟致仕,已到大明行政學院和李汝華一起從事教育之事,所以,新的西廠總督則是由朱燮元接任。

  這些人將組成接下來執行官紳一體納糧政策的骨干力量。

  朱由校也因為接下來要實行官紳一體納糧的改革事而開始啟程回京。

  總的來說,這次“遼東犁庭”,東虜勢力再次遭到嚴重削弱,數處大寨被毀,其人口再次銳減,到現在已經不再具備攻擊的能力,只有防御的能力,而大明也因此收獲了兩萬多顆東虜首級,收復了不少失地,將東虜壓制到只集中在赫圖阿拉一帶。

  朱由校已下定決心,等明年從京營中整頓出的勇衛軍練成,就再次云集大軍,徹底剿滅東虜,然后借此機會整改天下軍制。

  “官紳一體納糧之事,臣建議先在河南試點,就從今年的秋稅開始,負責征收稅賦的西廠,先全部去河南!就從河南歸德府開始,那里大族較多,只要把歸德拿下,整個河南就不成問題。”

  等朱由校回京后,便立即召開了有關“官紳一體納糧改革事的”提議,而也因此,內閣首輔方從哲就直接在廷議上,直接建言現在河南試點,且從歸德府開始。

  歸德的確現在是河南的士紳集中地。

  在歸德的官僚地主很多,在科舉上非常厲害,如之前被杖斃的侯恂侯家,還有袁可立也是歸德的,以及萬歷年間的閣臣沈鯉、刑部侍郎呂坤等。

  此時,方從哲提到從河南歸德府開始,袁可立自然不由得抬了抬眉毛,他明白方從哲的意思,但他現在也不好反駁,也只能忍在心里。

  方從哲的確是在針對袁可立,但他這是陽謀,也知道袁可立沒法阻止他。

  朱由校也猜得到這里面的意思,但他作為皇帝也不會拉偏架,不會因為袁可立是歸德大族出身而不支持首輔的內政工作,也就踹著明白裝糊涂地道:“那就從歸德府開始!”

  “官紳要一體納糧當差?!我大明天下是沒民夫了不成,征收錢糧不是應當分出儒戶、宦戶嗎,怎么讓我等與庶民一體納糧、一體當差?”

  歸德府,當歸德知府祝忠鵬向歸德士紳們宣達朝廷要在河南歸德先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的旨令后,當時就引起了極大轟動,辭官回鄉的侯恪此時就問起祝忠鵬來。

  祝忠鵬則道:“朝廷旨意如此,諸位何必多問,這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已是國策,望諸位積極響應!”

海書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