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9章 千夫所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五百年

  他能想得到,要是以后率軍攻趙,面對李左車,將會是十分難纏的對手。

  在已投降的降兵中,軍職最高的有軍候。

  王元向降兵了解過不少情況,包括敵軍還剩下多少兵力、糧食。

  他和武將們認真觀察敵軍那邊的動靜,靜靜地等待著。

  半天時間后,田叔來向李左車報告。

  “李將軍,有三萬五千人,要跟我們一起西撤!”

  李左車覺得人數太多了,跟田叔低聲商議著。

  他讓武將們在跟士兵們說,西撤有可能能回家,但也有可能遭遇諸多不測,秦軍已說過不殺降兵,應當沒問題。

  田叔會意,再安排下去。

  經過武將們這么一說,原本有些搖擺不定的士兵們,改為向秦軍投降。

  下午,田叔再來報告,最終打算跟著撤退的,有兩萬四千人。

  其中趙軍一萬兩千,齊軍七千,韓軍三千。

  眾將們商量決定,明天早上開始撤退。

  下午,敵軍集體投降。

  在山道后邊東側有個山谷,山谷面積比較大,有許多樹木。

  王元下令士兵砍伐樹木,把山谷的草木清理干凈,建造臨時軍營,用于安置降兵。

  所有投降的士兵,都被帶到了這里集中看管。

  第二天早上,聯軍軍營。

  主要武將們聚集一堂。

  李左車面向數十個武將們,悲傷道:“三十萬大軍入隴西,如今只剩下兩萬四千。我們要記住這次失敗,回國后再好好練兵,跟暴秦抗衡到底。”

  去年年初,大家滿心期待地出征,充滿了盼頭,期盼著一舉滅秦,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那時候,有人曾經想過,就算不是絕對的勝算,有可能會失敗,但誰也沒料到會敗得這么慘。

  武將們黯然神傷,現場充滿了悲壯。

  片刻后,武將們指揮著部下開始撤退。

  馬車自然用不上了,讓牽引馬車的馬匹,馱負著物資進山。

  王元上到山上,觀察著南邊的敵軍。

  到了午時,敵軍已經全部進山了。

  王元派人向皇帝報告情況,同時派人告之韓信這邊情況。

  敵軍已經全部撤退,通往隴西南邊的道路已暢通無阻。

  派出去稟報的士兵,不需要再往北從蕭關進入秦境,往南順著隴西道就可以進入隴西郡南邊,去往皇帝行宮的距離更近。

  經過統計,共有降兵四萬三千人。

  從蕭關開始,王元帶著七萬兵馬南下,累計陣亡14067人,累計殺敵87335人(包括匈奴人)。

  要把降兵押送回去,沿著隴西道前進,路上很少有適合大量士兵落腳之地,必須要把降兵分批押回去,需要大量士兵押送和看管。

  韓信軍團就在南邊,王元還得等韓信到來后,共同把降兵押送回去。

  此時,降兵們剛吃過飯。

  即使秦軍說過不殺降兵,有些人還是忐忑不安,誰知道會不會騙人。

  這些降兵中,有部分人經歷過數年前的新安坑殺秦軍二十萬降兵,親眼目睹降兵被楚軍屠殺,焉知秦軍會不會報仇。

  王元和王威進入營地,將降兵們集中起來。

  王威大聲介紹道:“這位,乃是大秦軍隊主將王元,王將軍會善待你們。”

  隨后,王元朗聲道:“各位兄弟們,請你們放心,大秦皇帝陛下有命,不殺降兵。皇帝陛下讓本將軍大家,以后,大家只要老老實實,不生事端,大秦會善待你們,讓你們都能吃飽飯。”

  有人問道:“可以放我們回去嗎?”

  王元道:“本將軍做不了主。等帶你們到秦地后,由皇帝陛下定奪。”

  隨后,王元離開了。

  有秦軍主將說話,降兵們心安了很多。

  “王將軍!”

  “韓將軍!”

  王元和韓信見面。

  兩支秦軍會師。

  道路上、山嶺上,歡聲雷動,無數的秦兵們在歡呼著。

  在另外一邊,數以萬計的降兵,心情卻不一樣了。

  他們是失敗者,能夠活命已經不錯了,回家那是奢望。

  望著那些歡呼著的秦兵們,降兵們心中很不是滋味。

  王元大帳,主要武將們聚集一堂,一同進食,一邊交談。

  在場武將,最少是都尉級別,王威只是軍候,王元沒有讓弟弟參加。

  王元道:“去年,敵軍氣勢洶洶而來,不滅秦不罷休。然而,我大秦上至皇帝陛下,下至普通士卒、百姓,上下一心,終于大敗敵軍,可喜可賀。”

  隨即,王元舉起酒爵,其他武將同樣舉起酒爵,一爵酒下肚。

  在平常時期,軍中禁止飲酒,但這不是絕對,比如勝利時慶祝,會臨時解除禁酒令。

  兩位主將都獲得大勝利,麾下武將們都立有軍功,都是懷著喜悅的心情。

  范目道:“讓敵軍投降,也有軍功,比殺敵軍功還要大,這乃破天荒啊!”

  辛韋道:“王將軍有四萬余降兵,東邊的趙佗將軍有三萬八千降兵,這都是很大軍功。”

  因為沒有敵兵向韓信投降,兩人頗為羨慕。

  韓信大聲道:“為了王將軍的大軍功,大家干了!”

  他舉起酒爵,武將們同樣如此,再喝下一爵。

  韓信滿打滿算,由自己指揮的部下,一年多來累計殺敵十五萬,已方戰死近四萬人。

  王元部戰死不足兩萬,殺敵約十萬人,再加上降兵,軍功比韓信還高。

  對于功名之心很強烈的韓信,跟王元交情還算不錯,雖然接受這個事實,在極為羨慕的同時,產生了絲絲的嫉妒。

  他非常強烈希望,秦軍中最大軍功由他韓信來獲得。

  如今,雖然已立下大軍功,卻不是功勞最大的,在韓信的心中,這是大喜之中的小小遺憾。

  張凱道:“我覺得,降兵很麻煩,要給他們吃的,還得派兵看管,不知陛下要留下降兵有何用?”

  駱甲道:“說不準,這是誘降之計,用不了幾日,陛下再讓我們把降兵全殺光!”

  王元顯出一副嚴肅之色,說道:“我們身為大秦軍人,服從陛下之命便是。我們的職責是保衛大秦,為大秦開疆拓土,陛下有什么打算,不可妄自揣測。”

  他的話具有權威性,有兩名準備開口說這方面內容的武將,都不再接話。

  韓信舉杯道:“來來來!大家喝酒!”

  會師第一天,武將們喝了不少酒。

  第二天,韓信和王元商討接下來的事情:班師回朝,押送降兵。

  在隴西道兩側,原本就不是大秦國土,人煙稀少,可中途落腳的地方不多,要防止降兵中途鬧事,路途上不能太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經過商量決定,降兵每批五百人,四萬多降兵,共分為九十余批,在十天時間里分批次先后出發。

  根據皇帝命令,將降兵押送到汧縣某處。

  漢中郡,南鄭。

  這天一早,許多店鋪門還沒有開,就有吏員行走于街道上,敲著銅鑼大喊著。

  “隴西大捷!隴西大捷!”

  聽到聲音的人紛紛出來,詢問吏員。

  “隴西又打勝仗了?”

  吏員道:“是打勝仗了,想知道詳情,去看告示。”

  南鄭城中告示欄,許多人圍在這里,吏員在說著詳細情況。

  “在隴西更西,王元將軍率部共斬殺敵軍八萬余人,還迫使敵軍四萬余人投降。至此,敵軍從西邊攻秦的三十萬大軍,已全軍覆滅。這次大戰,終于結束了,我大秦勝利,敵軍慘敗!”

  現場歡呼起來。

  他們為國家歡呼,為自家歡呼。

  許多家庭有男人從軍,大軍凱旋之后,要正式封爵了,許多人地位上升了,以后的日子好過很多了。

  有人問:“王元將軍是何人?”

  吏員答道:“是王翦、王賁將軍的后人。”

  原來是上將軍之后。

  因為秦軍徹底勝利,家家戶戶歡喜,熱烈慶祝。

  整個大秦,到處洋溢喜慶的氣氛。

  然而,有喜也會有悲,許多人陸續接到家人戰死的消息。

  有殺敵獲得軍功的還好,起碼能為家人做了貢獻,要是沒撈到軍功就戰死,最令人傷心。

  就算在同一個村子里,有人歡喜有人悲傷,冰火兩重天。

  在函谷關、武關、長城,所有得知捷報的官兵,同樣熱烈慶祝。

  武關對面,楚營。

  “羽兒,三國聯軍,在西邊全軍覆沒,我們留在此無益,撤兵吧!”

  掌管楚國情報的范增,最先向項羽報告。

  項羽雖然很厭惡敢于違逆他的齊、韓、趙三國,但更仇恨暴秦,聯軍失敗了,項羽郁悶難過。

  “扎死你!扎死你!”

  項羽在用針刺著“嬴子嬰”的人偶。

  這個人偶不知被項羽刺了多少遍,早已“遍體鱗傷”。

  暴秦和嬴子嬰,讓項羽心煩,只有在刺人偶時,項羽才會稍微心安。

  項羽不得不接受現實,下令退兵。

  一天后,武關城墻。

  “楚軍要干什么?”

  許多秦兵望見對面營壘旁邊,有楚兵在挖坑。

  程開道:“楚軍是在挖那個人偶,那個寫著皇帝陛下名字的人偶。”

  挖出來之后,楚兵把人偶搬到離城墻兩百余丈距離,把“嬴子嬰”三個大字面向武關,項羽命人當眾對人偶針刺、鞭打。

  在秦兵們看來,這是公然羞辱大秦皇帝陛下,個個都咬牙切齒怒罵著。

  程開想到了更深層次,項羽要以此來泄憤,更印證了項羽的無奈。

  對人偶虐待好一陣子后,項羽再下令把人偶焚燒。

  隨后,楚軍重新回到營寨。

  兩天后,楚軍正式撤兵了。

  三國聯軍慘敗的消息,很快傳遍東方六國。

  本來,齊、韓、趙三國官府,肯定不會去宣揚這種令人痛心、恥辱之事,但別有用心的人會這樣做。

  潛伏在三國的探子,把聯軍全軍覆滅的消息到處散播。

  消息說,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滅,李左車、灌嬰、夏侯嬰、戚宗、田集、柴武、蟲達、田叔、孟舒等聯軍武將,全部被斬殺。

  不僅是三國聯軍,匈奴左賢王的五萬大軍,同樣被秦軍全部消滅。

  這是陳平的命令,把秦軍的戰果、敵軍的失敗擴大化,最大限度打擊敵國的民心、軍心。

  消息最先在趙國、韓國散播,有許多人已經相信了。

  許多家庭有男人從軍,特別是西路軍士卒的家人們,既然是慘敗,那自家男人肯定回不來了。

  韓國的百姓們,被悲傷的氣氛籠罩著。

  新鄭,丞相府。

  “刺死你!刺死你!”

  張良在刺著嬴子嬰的人偶。

  在以前,他從來沒用過巫蠱之術。

  但是,西邊軍隊慘敗,秦軍陳兵于韓國西部邊境,又還有秦騎兵深入韓地,韓國上至皇帝、大臣,下至普通士卒、百姓,被恐懼的氣氛籠罩著。

  那些年長的人,想起當初被嬴政滅國前夕,韓國同樣是人心惶惶。

  在始皇帝以前,韓國就經常被秦國欺負。

  這次,韓地民眾又嘗到了被暴秦欺負的滋味。

  在數年前,張良要實行商君之法時,就口口聲聲說,要讓韓國強大,要能夠抵御暴秦。

  結果到頭來,秦軍陳兵于邊境,還有秦騎兵在境內肆虐,張良卻毫無辦法。

  張良靠強硬手段壓制著反對聲音,在這時候開始爆發出來。

  陳平派來潛入韓國的探子們,趁機煽風點火。

  那些對張良不滿的人,同樣在大肆宣揚聯軍的失敗,因為這是張良的責任,是攻擊張良的好借口。

  一時間,張良被千夫所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