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2章【變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港島豪門

  小馬登來找吳光耀投資入股,可惜吳光耀是地主手中也沒有余錢,只能作罷。

  好在小馬登比他父親好點,兩人的合作雖然沒有成功,卻也能聊上幾句航運方面的話題。

  兩人的觀點非常的相同,那就是在港島做航運,就是如虎添翼。

  如果說第一代‘船王’產生在歐美,那么第二代‘船王’就是在港島和東瀛產生。

  十月份,環球航運新購的二手貨輪抵達港島,并登記入冊。

  至此,環球航運的載重量已經達到20萬噸,登上了華人船主的巔峰。

  而位于筲其灣的耀世工業冶煉廠,也正式投入生產,大大的降低了拉鏈生產成本。

  吳光耀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這一步棋,要是沒有自己的冶煉廠,而此時東瀛的鋁合金價格已經開始上漲,不知道自己要損失多少錢呢。

  十月份下旬,內地跨過了鴨綠江,讓港島的前程開始明亮起來。

  不少人都認為,內地卷入了與‘聯合國’的戰爭,就無心管小小的港島了。

  但是港島人還沒有歡呼多久,美利堅先是在12月3日宣布對華夏(包括港澳)實行物資禁運,接著在1951年的1月3日,美利堅又左右聯合國通過了對內地實行禁運。

  港英當局迫于美利堅的壓力,只得宣布斷絕與內地的貿易往來。

  港島的轉口港貿易地位一落千丈,經濟幾乎崩潰。

  要知道港島是典型的轉口貿易港,與進出口貿易總值相比,工業產值微乎其微。

  以1950年為例,港島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90億港元,而工業才開始萌芽,連10億港元都不到。

  而進出口貿易又帶動了銀行、保險、地產,這些產業共同維護了港島的繁榮。

  港島的經濟界陷入一片恐慌,轉口港的地位沒了,大家都在問,港島的經濟出路在何方?

  很多認識吳光耀的朋友,紛紛找到吳光耀,詢問港島的經濟出路在何方?

  吳光耀很理解他們的心情,只得出言安慰,畢竟自己在他們心目中是‘財神吳’。

  1月9日,吳光耀來到東方報社,打算給港島經濟界一些信心。

  自己早已經不是人言輕微,單論身家,華人當中無人能其左右。

  故此,吳光耀覺得,自己需要站出來!

  “老板,你來了!最近港島人心惶惶,連帶報紙都不好賣了。《東方日報》銷量下滑了20左右,目前每期只有1.3萬的銷量了。照這樣下去,還得下滑,該如何是好?”楊康一看吳光耀來了,忍不住擔憂的說道。

  “如何是好?現在每一個人都在問我如何是好,難道沒了張屠夫,我們就吃不了帶毛的豬?”吳光耀反問道。

  吳光耀沒有理會楊康呆住的表情,轉身走到自己的辦公室,叫來了沈寶興。

  “老板,有招啦?”沈寶興一副救星來了的表情,嘴里輕浮的說道。

  吳光耀也不在意沈寶興的德行,直接扔給一份稿子,笑罵道:“真以為我是財神爺啊!這么大的事情,是我個人能改變的了嘛!這是我寫的新聞稿,你找找錯詞錯字,然后直接以我的名義發表吧!”

  沈寶興也不理吳光耀,直接在辦公室里看起了吳光耀的稿子。

  第二天,《東方日報》開始新的一期發行。

  購買《東方日報》的一位老主顧,看到名為‘港島經濟的路在何方?’并沒有感到稀奇。

  現在那份報紙不是報道這些,可是又有什么作用呢?

  在港島,多少人是靠著與內地的貿易生存,與內地的貿易又帶動了多少產業,現如今都沒有了,難道還有誰能把‘聯合國’的禁令取消了?

  看到標題下的‘吳光耀’三個字,看報人終于來了興趣,因為第一次看見這位‘財神爺’寫新聞,莫非有什么高見?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轉口港貿易地位沒有了,難道我們就不吃飯了?”

  “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發展工業,把工業化放在與轉口港貿易并重的地位。”

  “港島土地狹窄,資源資源貧乏,本地市場有限。這就決定了港島的工業化是‘加工貿易型制造業’。這種制造業,是典型的原料和銷售市場‘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業。”

  “紡織、成衣、塑膠、手表等輕工業,最適合眼前的港島經濟。”

  “港島的工業優勢有:第一,在40年代后期,港島已經初步建立以紡織、成衣為中心的工業基礎;第二,港島開埠已經上百年,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再加上內地來的巨大財富;第三,港島與國際市場有著廣泛的聯系,信息靈通,購銷能基本確保;第四,港島有大量的勞力資源。第五,港府在上半年已經制定產業政策,實行政策傾斜,對具體經營積極不干預,商人在資金進出、經營管理上有極大的自主權。”

  “如此多的優勢,我們港島如果還不能發展起來,那只能說明我們太笨了!”

  “可是,我們笨嗎?”

  看報人一邊閱讀,一邊把精彩部分讀出來,臉色逐漸露出喜悅和興奮狀。

  “有見解!不愧是我們華人的財神爺,思路如此清晰!對啊,貿易地位下降了,那就發展工業啊!”看報人忍不住贊同道。

  同一時間,吳光耀發表在《東方日報》的新聞,被很多人閱讀,大家看完之后,討論了起來。

  茶肆、飯店、酒樓到處都是在討論,吳光耀發表的言論。

  社會的各個階層,沒有人不是在談論,這個關系著自身的話題。

  總督葛亮洪組織港府重要組成成員,也在商討港島當前的局勢。

  會議室里,清一色的外籍面孔,顯然在某些地方,這些洋人依舊沒有讓華人進入參政。

  “‘聯合國’和倫敦方面的命令,我們不得不聽,所以現在不能讓那些違禁品進入內地。但是港島要發展工業,必將進口原材料。那么內地的廉價原材料,依舊是我們的選擇,所以在這方面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總督葛亮洪無奈的說道。

  葛亮洪雖然是殖民地官員,卻對港島的經濟很上心,港島剛恢復幾年經濟,沒想到遭滅了毀滅性的打擊。

  葛亮洪也很無奈,一邊是倫敦方面的命令,一邊是港島的民生和經濟,自己只能選擇前者。

  “可是怎么確定船只是去運輸違禁品的,還是去內地進口原材料的?”一名官員問道。

  “接受檢查,所有船只都必須接受檢查,凡是不接受檢查的,一律開槍射擊,直至停船位置!”葛亮洪沉聲的說道。

  一場會議下來,顯然接下來就是華商的災難和際遇!

  闖過去就是一方巨富,比如霍英棟、何宏燊等人;

  闖不過去就是一堆白骨,葬身于海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