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二八章 狗咬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春回大明朝

  孫繼皋和二位都督詳談……

  還能談啥?

  當然是痛痛快快的趕緊開個價吧!

  他又不是地方上那些不懂事的士紳,之前他是在京城做侍郎的,對這些家伙清楚的很。

  要說他們不能打那是扯淡。

  董承祺也罷,李應詔也罷都是老將,前者九邊后者抗倭,全都是在戰場上混了一輩子的,手下親信家丁也都是邊軍老兵,要說野戰他們打不過京營還可以理解,但憑險防守居然還不停跑路,那就只能說是舊病復發了。而治療他們這種宿疾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白花花的銀子,而無錫士紳恰恰最不缺的東西就是這白花花的銀子。

  總之在孫繼皋和二位都督談過之后,二位都督立馬精神抖擻,帶著手下精銳家丁開始死守洋溪河防線。

  當然,實際上京營也沒進攻。

  雙方就是隔著洋溪河和運河互相拿大炮轟擊而已。

  而趁著這個機會,蘇松士紳也全都動員起來,開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甚至包括外國友人也加入這場動員,鑄造大炮,重建常勝軍,在惠山,高橋,錫山修筑炮臺。

  這一次甚至不再給窮鬼加稅……

  畢竟常勝軍都出現倒戈了,再加稅不用楊豐打過來,這些地方百姓自己就該造反了。

  說到底攘外必先安內,沒有穩定的后方怎么抵御外敵。

  花點銀子就花點吧!

  只要蘇松這片地盤在手,以后想賺回來也用不了多久。

  所以接下來士紳們不得不咬著牙真正掏錢了。

  而就在無錫轉危為安時候,太湖南岸卻已經恍如末日降臨……

  湖州。

  “鹿門公,您可回來了!”

  從長興逃過來的前國子監博士臧茂循哭著趴在茅坤面前。

  后者帶著常捷軍從無錫撤回,哪怕在太湖上全速前進,但仍舊沒能搶在長興淪陷前趕回。

  楊妖從宜興南下,在牛頭山裹挾近萬礦徒,再加上數以十萬計刁民,儼然流寇般席卷而下,長興本地刁民隨即造反,城內臧韋徐劉顧等世宦之家倉皇棄城逃亡湖州,甚至湖州士紳也都開始準備逃亡。畢竟他們這里也沒兵馬,浙江省軍就是常捷軍,跟著劉元霖在前線,都以為前面十幾萬大軍,楊豐怎么也不可能襲擾到湖州這個大后方。

  然而……

  誰他瑪能想到十幾萬大軍屁用沒有啊!

  不過現在茅坤帶著常捷軍回來,還是讓士紳們略微松一口氣。

  “哭哭啼啼,沒個出息!”

  茅坤怒道。

  說話間他抬腳把臧茂循踹倒。

  老頭最近火氣比較大,一堆年輕后輩不頂用,居然全指望他一個八十多的老頭子。

  臧茂循只是在地上哭著。

  茅坤甚至比他爹臧繼芳輩分還高,而且他和茅坤的兒子茅維是好友,踹他也得挨著。

  “匪軍如今在何處?”

  茅坤喝道。

  “回鹿門公,已到卞山。”

  旁邊知府趕緊說道。

  “兵力。”

  茅坤問道。

  “呃,據說匪軍僅僅一旅騎兵,只是附逆刁民數十萬,裹挾如洪水猛獸般勢不可擋。”

  知府回答。

  老頭瞬間就長嘆一聲,然后環顧四周。

  而四周那些基本上全是他晚輩的士紳官員們全都惶恐無助的看著他……

  “能撤都撤吧!”

  他緩緩說道。

  都這地步了還打個屁啊!

  以他的智商早就明白了楊豐的戰術,而且以他的智商也很清楚,楊豐的這一招根本無解,祭出分田地這一招,對于那些貧民意味著什么,他這種身兼文武的老狐貍清楚的很,可以說只要楊豐向前,那就沒有人能擋住,因為所有地方都是佃戶農奴為人口的主體。

  武裝新式軍隊也沒用。

  新式軍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由地主子弟構成。

  但凡家里有百十畝地,誰會為了一個月幾兩銀子去拼命?

  以江南畝產,一百畝地一年少說五百石,收租六成還三百石,一年什么都不干穩穩的入賬兩百兩……

  這樣的誰會當兵?

  最終武裝起來的無非是那些為了銀子賣命的窮人。

  哪怕是宗族,那也一樣先是窮人才是宗族,但為銀子賣命的他們,在分田地面前毫無抵抗力。

  最終就像常勝軍的倒戈一樣,全是為楊豐武裝的,而常捷軍至今沒倒戈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離得太遠,知道就算倒戈了,輪到他們那里也不知道得什么時候。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很大程度上語言不通,常捷軍是在杭州組建,以杭嚴一帶山民為主,他們不一定能聽懂楊豐的話。

  哪怕楊豐也用吳語。

  但吳語的區別大了,他在常州說的是針對常州本地人,嚴州那些山民們聽懂個鳥啊!

  “鹿門公,咱們還有常捷軍,咱們還能堅守!”

  “鹿門公,咱們不能撤啊!”

  一幫士紳們哀嚎著。

  “一群蠢貨,常州數萬大軍不到一個時辰叛的叛,逃的逃,難道你們以為這一萬火槍兵能頂用?

  到時候真打起來城毀了還不是人財兩空?”

  茅坤怒道。

  他也不傻,真打起來湖州就是戰場,如果楊豐一舉拿下,結果就是城內士紳被清洗,如果楊豐不能一舉拿下,結果就是在這里打成尸山血海,最終用整個城市的覆滅來便宜了后面的各地,這種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賬,怎么算那都是肯定要賠本的。

  無論楊豐怎么樣,終究不是屠城的異族。

  他就是為了分地而來,宜興士紳投降都能被接受,也就是說只要士紳們接受他的分田地就可以。

  抵抗他是必須的。

  但是,不能是張巡守睢陽那種抵抗。

  而是打擂臺一樣,互相展示實力的抵抗,可以武裝起新軍然后在戰場上嘗試擊敗他,但不能不死不休的打下去,尤其是不能搞那種死守孤城,尤其是在這個孤城是自己家鄉的情況下。但問題是聰明人不只他一個,作為湖州人他明白不能在湖州死守,把整個城市打成尸山血海,可是別的地方士紳們也一樣明白,對他們來說最好就是把湖州打成尸山血海。

  這樣就不用在他們那里了。

  “軍門到!”

  就在此時喊聲響起。

  “下官見過都堂!”

  “學生拜見都堂!”

  緊接著后面一片拜見的聲音,甚至還有大批士兵的走動聲。

  茅坤卻沉著臉站在那里沒有回頭……

  “鹿門公,公以耄耋之年,為桑梓親臨戰場,請受晚輩一拜!”

  緊接著他身后一個聲音響起。

  茅坤緩緩轉過身……

  “老朽一介草民,何敢當宋軍門之禮,不知道宋軍門帶了多少兵馬?”

  他說道。

  來的是被弘光朝啟用的宋應昌,雖然理論上不能本省為官,但巡撫是京官又不是地方官,所以在劉元霖帶兵北上,并改任應天巡撫總督江南大營后,杭州人的宋應昌也被任命為浙江巡撫。不過這時候浙江軍隊都快抽空了,常捷軍跟著劉元霖北上,另外一堆亂七八糟拼湊起來從徽州北上,目前還留在浙江的就是水師了。

  這支水師倒是實力強大,短短幾個月就造了數十艘炮艦,甚至多次和海盜們交戰。

  但是……

  戰艦又開不到這里。

  “晚輩帶來一萬兵馬,加上常捷軍,兩萬兵馬足以守住湖州,鹿門公但請高臥,晚輩必不使匪兵過湖州。”

  宋應昌說道。

  茅坤看了看他身后那些明顯的臨時工們。

  “宋軍門,老朽倒是覺得,那楊豐也不是冥頑不化者,看他在宜興所為,似乎尚可曉諭,老朽愿為桑梓冒險出城,若能曉諭其退兵,也免了這場浩劫,若不能,則老朽年過八十,又何惜一死?為向其顯示誠意,軍門可否先帶領兵馬撤出湖州,這湖州左右還有民團,若其不肯退兵,軍門再進城如何?”

  他說道。

  “鹿門公,使公以耄耋之年犯險,萬一有失,晚輩何顏以對浙江百姓?”

  宋應昌微笑說道。

  他怕的就是這個啊!

  他從杭州帶著一萬臨時工急匆匆跑來,就是害怕湖州也學宜興啊!

  這里是浙江的大門,堵住這里就是后面的太平盛世,堵不住這里,那下一個就是杭州了。

  必須得死守湖州。

  當然,把湖州打爛也就是必然的了。

  但是,為了浙江士紳,犧牲一個湖州就犧牲吧!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能想到那妖人不去打無錫,卻轉頭南下湖州呢?

  浙江士紳們會銘記湖州士紳為大家做出的犧牲,會為他們寫書,寫可歌可泣的書,寫詩,寫詞,總之會讓他們流芳千古的,總之不會讓他們白白犧牲,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犧牲,而茅坤很明顯是不想當傻子,這邊省軍撤出,那邊他保證把城門一關然后去跟楊豐談判。

  “宋軍門,為了浙江百姓,你就讓老朽去試一試吧!”

  茅坤笑著說道。

  “既然如此,那晚輩唯有代浙江百姓再拜了。”

  “只是這省軍還是撤出去的好。”

  “鹿門公,這省軍萬萬不能撤出,以防匪軍趁機攻城。”

  “守城還有民團。”

  “民團何如省軍?”

  那些士紳全都莫名其妙的看著他倆,不過很快其中的聰明人就醒悟,看宋應昌的目光立刻充滿了警惕。

  茅坤最終無奈的長嘆一聲……

  “既然如此,那老朽就只能冒險一試了,宋軍門,這城內就交給軍門了!”

  他說道。

  然后他向前一步,對著宋應昌躬身行禮。

  宋應昌趕緊扶住他……

  “鹿門公,折煞晚輩……”

  他話還沒說完,就看見茅坤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宋應昌臉色一變,但還沒等他后退,茅坤就突然慘叫一聲,一下子栽倒在他身上……

  “宋桐岡,你對鹿門公做了什么?”

  臧茂循立刻怒道。

  然后茅坤的兒子茅國縉,茅維等人也立刻哭著撲向他們的爹。

  “殺人啦,宋軍門害死鹿門公啦!”

  后面一個聲音緊接著響起。

  然后本地士紳一片憤怒,全都涌向了宋應昌。

  后者終究是文人,雖然也是帶兵出征朝鮮的,知道這時候該當機立斷,可面對這些全都是世代簪纓的,他還是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什么了,湖州城其實是兩個縣,歸安和烏程,兩個縣共用一個城,而這兩個縣一堆科舉世家,要說宋應昌這種帶過兵的文官,斬個武將毫不猶豫,可要他對這些世家子當機立斷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他猶豫的這一瞬間,十幾個士子已經包圍了他。

  緊接著就要抓他。

  后面親兵終于反應過來,立刻拔刀準備阻攔,而一個老鄉賢立刻向身旁幾個民團狗腿子使了個眼色,后者毫不猶豫地沖上去,那個老鄉賢還在后面揮舞拐杖指揮著……

  “宋軍門害死茅太公,咱們抓了他見皇帝告御狀!”

  他高喊著。

  “把這些外人都趕出城!”

  另一個老鄉賢高喊著。

  然后那些民團立刻沖向宋應昌帶來的臨時工們。

  宋應昌這時候已經被十幾個士子按住,根本頭都抬不起來,那些臨時工和帶隊的幾個軍官,面對沖向自己的民團也全傻了,尤其是臨時工們,本能的掉頭就開始逃跑。而且很快湖州的青壯們也加入,老百姓不懂這些,但茅坤這個本地老祖宗級別的人物,的確是倒在那里生死不明,他們在后面又看不清到底發生了什么。

  地方上就是這些士紳說了算,他們說把外人趕出去,那肯定是要把外人趕出去的。

  然后整個湖州城的青壯就這樣動員起來驅逐省軍。

  碼頭上那些常捷軍看傻了。

  “出了何事?”

  一個充當幕僚的杭州士子抓住跑過去的青壯問道。

  “宋軍門害死茅太公,沈老爺要抓了去告御狀!”

  青壯說道。

  他說完緊接著掙脫。

  “快走啊,沈老爺發話了,把省軍趕出城。”

  他亢奮的喊著。

  “呃,什么亂七八糟?”

  那士子直接傻眼了。

  現在的他的確很凌亂,這他瑪什么亂七八糟?

  “不對,他們想投敵,他們想把省軍趕出城,然后向楊豐獻城投降!”

  他身旁一個機靈的突然驚叫道。

  “快,湖州人造反了,快去營救宋軍門!”

  之前那個士子也清醒過來,拔出短槍對著那些常捷軍士兵喊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