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派遣軍情司細作前往廣西散錢,送走袁宗第的大軍后,精力便轉移到梁國的內政和軍事建設上來。
現在像梁國這樣一個大國,完全能夠在發起一場局部戰爭的同時,兼顧國內的發展。
1650年7月,在二十多萬西軍主力,進攻廣西瞿式耜之際,袁宗第率領五萬大軍,抵達江西地界。
于此同時,宋獻策率軍五萬進至岳州,威脅荊州,準備對湖廣西軍發起進攻。
八月間天氣轉涼,袁宗第率軍自萍鄉,進入湖南境內,攻下瀏陽、醴陵、平江等地,西軍大將馮雙禮退守長沙。
袁宗弟拔出西軍外圍據點后,遂即率兵進入長沙城下,以臼炮轟擊長沙城。
在梁軍與西軍在湖廣交戰之際,高歡在南京辛苦兩月后,起身前往上海和崇明,視察手工業,海上貿易,已經水軍的情況。
現在隨著高歡大舉投資造船業,使得梁國的手工業,從原來的紡織業,迅速向更加具有技術含量的方向發展。
江南各地,為了給造船業提供原料,鐵匠鋪、銅匠鋪、桐油坊、油漆坊、帆布坊、繩索坊等等上下游工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
一般的國家就是算買到西夷的船只,也難以仿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形成造船的產業鏈條。
隨著時代的發展,兵器越來越復雜,一桿火槍還可以仿造,可一艘戰船就很難了。
以后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國與國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鎮江附近,一家生產帆布的工坊內,高歡看著工坊內忙碌的工人,不禁滿意頷首,“看工坊的情況,訂單很足啊!”
李巖笑道:“按著大王的意思,藩府牽頭,成立了平安保險社,為出海的船只提供保障。商人們覺得只需要繳納很小一部分錢財,就能規避商船被海盜劫持,遇見風浪沉默的風險,對于出海少了顧忌,所以紛紛訂購海船!”
現在梁國的賦稅來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海外貿易,出海的商船越多,梁國的賦稅也就越多。
高歡問道:“那平安保險社的經營狀況如何?”
“賠了!”李巖苦笑道:“商人敢出海了,不過海上海盜眾多,出海的船越多,被劫掠的可能也就越大。”
高歡心頭一凜,“賠了多少?”
李巖道:“上個月賠了五萬銀元,這個月賠了二十萬銀元。”
高歡內心震驚,賣保險還能賠錢,而且陪這么多?
“之前保險商社剛推出航海險,買的人不多,所以賠的少。上個月有商船被劫,商社賠付商號的損失后消息傳開,買航海險的商船增加,所以賠的也就增加了!”李巖沉聲道:“若是不能解決海盜,后面虧損可能更大!”
李巖看了高歡一眼,“商船出海前往倭國貿易,這條航線利潤巨大。臣了解一下,鄭家和西夷每年都從倭國,賺取大筆銀錢。現在我們忽然前往倭國貿易,鄭家和西夷都不會容忍,他們會想方設法,破壞我們與倭國的貿易。大王,要不先把保險停了吧!”
鄭家之所以反對開海,原因來自壟斷帶來的巨大利益。
他們一面壟斷梁國對外的貿易渠道,壓低進貨的價格,一面壟斷日本市場,高價出售貨物。
梁國這邊手工坊眾多,鄭家不收貨,貨物就積壓在手里,賣不出去,所以只能以低價出貨給鄭家。
日本則是不從鄭家手里買,就沒得買,所以只能接受鄭家的敲詐。
鄭家靠著壟斷,在中日貿易中,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西夷已經分了鄭家一杯羹,梁國的船又到了日本,讓鄭家和西夷能賺的立刻就減少了。
眾所周知,商品一家賣的時候,商人想賣多少就是多少,等有兩家開始賣,甚至三家開始賣,壟斷被打破,或者倭國能夠自己生產了,價格立馬會崩盤。
高歡聞語皺眉道:“這么說,對付我們商船的,不僅有鄭家,還有西夷?”
李巖點點頭,“那群紅毛夷,在岸上還算規矩,可是一旦離開港口進入大海就是海寇。”
高歡沉吟一陣,“我們的商品賣到倭國能賺多少?”
李巖道:“倭國手工業落后,自身能夠生產的貨物很少,不過他們卻盛產金銀,所以我們的貨物只要運到倭國,就能賺幾倍甚至十倍以上。就比如生絲,松江這邊只要一斤一兩,運到日本就能賣到七兩一斤。再比如布匹和瓷器,利潤也在七八倍左右!甚至不需要運貨,光運銅錢過去也能賺上數倍。”
高歡以前知道海上貿易能夠獲得暴利,沒想到與近在咫尺的日本貿易,就能賺這么多錢。
如果能夠擊敗鄭家和西夷這些吸血的中間商,梁國一年從日本掙個幾百萬兩,甚至上千萬兩不是問題。
話說回來,這么大的利益,梁國、鄭家和西夷為此大打出手,便也一點都不奇怪了。
畢竟不是有句話這么說,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家就敢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家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家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殺頭的危險。
現在與倭國的貿易,可是遠遠超過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高歡鼓勵梁國商船去日本同鄭家和西夷搶飯碗,斷他們的財路,他們豈會答應,肯定要給高歡搗亂。
不過,這么高的利潤,高歡就是玩命,也要同鄭家和西夷對著干。
“大王!大王!”李巖見高歡失神,不禁喚道。
“哦~”高歡回過神來,沉聲道:“出海險賠錢,也要繼續。我們絕對不能退出與倭國的貿易。”
高歡說完,看了看帆布作坊內一眼,揮手道:“去崇明,寡人要視察水師,還有水師學堂!”
為了提升水師戰力,盡快超越鄭家,追平西夷,高歡在崇明建設水師學堂,第一期就招收了三千多人。
高歡這次巡視,終點就是崇明,準備去參與水師學堂的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