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梁國的處境,與后周和北宋初年,比較相似。
北宋的北面有北漢和遼國,高歡的北方有北明偽朝和滿清。
北宋南面是一大群南方割據政權,高歡的南方也是一群割據勢力。
相比之下,梁國西面還有個李自成,占據的版圖還不如北宋初年。
當初趙匡義篡位,奪取后周柴氏的政權,對于如何統一天下,也進行了一番先南還是先北的爭論。
最終,趙匡義繼承了后周柴榮的策略,才取先易后難,先南后北之策,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現在梁國在戰略上,面臨和北宋初年差不多的處境。
高歡聽了宋獻策和周延儒的話語,沉吟一陣,便道:“兩位議政,可具體陳述,各自的策略!”
宋獻策打起精神,在高歡手下做謀士,并不容易,宋獻策的看家本事,完全沒有發揮的機會,高歡也不信他那套東西。
因此宋獻策這兩年,只能鉆研兵書和史書,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大王!周議政所言,乃是當年北宋所采用之策,并不新鮮。”宋獻策看了周延儒一眼,并不給他面子,然后對高歡說道:“當年宋太祖北伐北漢之時,遭受挫敗,而后便放棄收復燕云十六州,轉而向南。當時事,北漢早已危在旦夕,全靠契丹支持,才能茍延殘喘,契丹內部亦是矛盾重重,實乃北伐最佳時機。那時南方諸國,皆是腐朽不堪,紙醉金迷,宋軍什么時候滅之都不難。”
高歡認真傾聽,周延儒眉眼低垂,并未進行反駁,再等宋獻策說完。
“宋太祖先易后難之策,確實使得宋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統一了南方。可當宋軍回過頭來時,北漢雖依舊孱弱,但遼國卻比之以往更加強大了。此時遼國已經消化了燕云十六州,有北方胡虜騎兵之力,又有燕云十六州漢人的器械、加之出了個耶律隆緒,軍力已經完全超過北宋,至少終北宋一朝,都未能收復燕云十六州,未能實現天下一統!”
高歡捋了捋胡須,宋獻策說的確實,有些道理,如今滿清控制版圖遠勝于遼國,同樣有騎兵之利,而河北、山東、河東物產豐富,煤鐵眾多,能為滿清提供足夠的裝備。
若是給滿清幾年時間,實力必定會有極大的增長。
高歡看向周延儒道:“周議政,你怎么看?”
周延儒初來乍到,知道宋獻策等人對他很排斥,而周延儒能深得崇禎歡喜,令崇禎念念不忘,兩度拜相,便是因為他很懂得揣摩人心。
在周延儒看來,高歡這樣雄才大略的雄主,自然是不希望看見,委任他為議政后,他便與原來的班子不合,搞窩里斗。
因此周延儒雖覬覦領議政之位,有心把宋獻策、李巖等人斗倒,然后爬上大梁文臣之首的位置,但是他現在還必須隱忍,不能讓高歡不快。
“大王!臣認為宋議政所言,確實有理!”周延儒先肯定宋獻策的擔心,然后話鋒一轉道:“不過臣以為,北宋為能再統一南方后,收復燕云十六州,主要原因乃是宋太祖走得太早,其次便是北宋自身的問題。若是換成大梁則未必如此!”
高歡聞語皺起眉頭,看向宋獻策,宋獻策臉頓時就黑了,好在高歡知道,他沒有詛咒自己早死的意思,于是看向周延儒,微微頷首,“說一說南進?”
周延儒遂即行禮道:“大王!此次梁清大戰,我大梁雖勝,但是中原連連戰亂,藩庫也打窮了。北方之地,比中原還要破敗,如果我們和滿清硬碰硬,勝負不可預知,而即便得勝,也難有收獲,反而需要錢糧恢復地方。南征則不同,江南和湖廣都是富裕之地,而且相比于滿清,左良玉之流要弱太多,我們勝算很大,將越打越富裕。這樣一來,我大梁在與滿清對抗,第一是沒有后顧之憂,第二是我大梁錢糧充足,以南養北,可以招兵買馬,底氣更足!”
高歡聽了兩人的話,心中已經有了決斷,戰爭對經濟的依賴極大,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器械的不斷革新,這一點會更加明顯。
眼下正處于一個冷熱兵器的變革的臨界點,也正是這一百年左右,幾乎全世界的游牧文明,都在走下坡路。
以前彎刀快馬,征服一個文明國度的事情,幾乎不會再發生了。
這次交戰讓梁國損失幾大,高歡手頭又緊了起來,出于經濟和錢糧的考慮,高歡更加傾向于南征,不過高歡也不會任由,滿清和北明恢復和發展,該使絆子,該用手段,都會安排上。
這時高歡沉吟一陣,遂即微笑道:“兩位議政說的都有道理,寡人確實要防備南征過程之中,滿清恢復做大。”
宋獻策聽聞此語,便知道高歡決定南下了。
周延儒神情平靜,并沒有因為高歡采納他的策略,而露出得意之色。
高歡掃視兩人一眼,覺得周延儒不愧是老閣部,不禁微微頷首,然后站起身來道:“寡人決議,我大梁將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難,以南養北,攻守并舉之策,統一天下。”
高歡這話一出,便為梁國今后的軍事行動,指明了方向。
現在梁國地處中原,北面有強敵,所以首先能守,抵擋滿清的騷擾,其次是能攻,看準時機,找南方羸弱的勢力下手,然后以南方的錢糧和物力,來供養兩軍在北方征戰,最終統一天下。
“大王英明!”周延儒等人,立刻齊齊躬身行禮。
高歡在淮安召開會議,制定了一統天下的大制方略,梁國文武便按著這個方略去執行。
此時,高歡則已經離開淮安,來到了洪澤湖西面的泗州。
高歡決定先南后北,而在南方作戰,與北方做戰則有所不同,少不了水師參戰。
雖說高歡早前就編練了水營,但水師依舊是梁國的弱點。
現在要南征左良玉,便必須加強水軍,而加強水軍,除了訓練士卒外,令一個關鍵,便是戰船。
此時,高歡來到泗州,便是考察泗州,準備于此建立一個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