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四十五章 離奇的發現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異世界征服手冊

  句芒基地的位置距離蓉城說近不近,說遠也不算很遠。

  起碼對于‘快遞’來說,不需要變換太多的行進方式。

  六個小時后。

  一輛大型的運載貨車秘密駛入了基地內部。

  并且很快被送到了一處大型實驗室內。

  這處實驗室雖然成立不過三個月,但本土建立實驗室的難度要比大莫界簡單太多太多。

  因此無論是實驗室的設備儀器還是人員配置,都不會比薪火營地的植生實驗室遜色太多。

  當然了。

  這里指的是硬件配置。

  如果定向性的討論靈氣之類的研究經驗,肯定是營地那邊要強上一些的,畢竟起步早嘛。

  主持這處實驗室的是位名叫楊添文的生物學老院士,973首席科學家,同時也是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

  楊添文今年七十三歲,論歲數比林立還要大上小半輪,在句芒基地建立后被返聘到了實驗室坐鎮其中。

  雖然楊添文還沒有能夠去大莫界親眼見識上一回,但他的級別幾乎可以接觸到現今的絕大多數秘密。

  因此大莫界和妖獸的存在對他而言并不是什么未知消息。

  當吳龍的遺蛻被運到是實驗室時已經接近深夜。

  但此時此刻,實驗室內。

  包括楊添文在內的上上下下十多號人,沒有一個有著絲毫的困意。

  他們在收到命令時就已經被告知的很清楚了:

  這是一頭可以推翻一定認知的巨大妖獸!

  等到蜈蚣尸體抵達,立刻有研究小組上前檢測起了外部數據。

  過了一個多小時。

  楊添文的助理兼學生,來自川大的羅峰拿著一份表格,快速走了過來:

  “楊老,這條蜈蚣的體征數據已經出來了。”

  楊添文扶了扶眼鏡,問道:

  “詳細說說。”

  “明白,根據我們的測量,蜈蚣的肛吻長為15.79米,頭尾長度17.63米,體寬1.45米,體高63厘米,體重23.62噸。”

  楊添文看了羅峰一眼,習慣性的頭部略微往左邊一側:

  “等等,小羅,你說它體重多少?”

  “23.62噸。”

  “小數點沒錯?”

  “沒錯。”

  楊添文的眉頭立時輕輕擰了起來。

  蛇類愛好者應該知道。

  在生物學中,肛吻長和頭尾長度是兩個概念。

  體長一般都是指肛吻長,頭尾長度往往叫做全長。

  蜈蚣是無脊椎節肢動物,擁有的是外骨骼。

  而外骨骼生物的體重,一般都是可以和肛吻長用一個線性關系還原出來的。

  按照正常模型計算。

  15.79米蜈蚣的體重,應該是2.73.3噸之間。

  縱使它是妖獸,體重因為肌肉密度增加的原因,頂多也就達到10噸左右——兔子們在小蓮子山擊殺過好幾頭三階妖獸,曾經仔細研究過他們的重量曲線。

  眼下吳龍的尸體卻是這個極限數值的兩倍有余,這顯然是個不正常的情況。

  15.79米比23.62噸,這種密度甚至要比大莫界四階妖獸的血肉樣本還高了。

  要知道。

  不少20米長的鯨魚也才十多噸呢。

  隨后楊添文想了想,問道:

  “小羅,遺蛻開始解剖了嗎?”

  羅峰搖搖頭:

  “還沒有,您說過這事兒......”

  話還沒說完,楊添文便一把拿起一件實驗服,打斷了他:

  “走,帶我過去,我親自主刀。”

  羅峰聞言一愣,旋即反應了過來,飛快的點著頭:

  “明白,我現在就去安排!”

  二十分鐘后。

  楊添文提著個小箱子,緩步走上了解剖臺。

  當然了。

  楊添文面前的說是解剖臺,其實就是個巨大的無菌平板。

  站在平板面前,楊添文的體型還不到蜈蚣長度的十分之一。

  一切準備就緒后。

  解剖正式開啟。

  三階初期妖獸的體表防御不算特別難破開,小連子山那頭虎妖的腦殼如今都被挖成蜂窩煤了。

  在通過符箓增持的揭破刀下,蜈蚣的外骨骼很快便被切開。

  隨著外骨骼的破裂。

  一團棕黃色的血肉立時出現在了他面前。

  楊添文試著戳了戳,發現特制的實驗刀具居然輕易無法切入其中。

  很明顯。

  這塊血肉的密度非常高。

  隨后楊添文用了些力氣,將血肉切下來一小段,交給羅峰:

  “小羅,你拿去檢測一下具體的物質含量,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的數值。”

  曾經吃過烤蜈蚣的朋友應該知道。

  蜈蚣的肉質很軟,味道微苦但聞起來很香。

  這是因為蜈蚣是節肢動物,沒有脊椎,體內主要是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等等。

  目前對于蜈蚣中蛋白質的含量測定大多是基于凱氏定氮法,不需要太久時間就能得出結果。

  因此就在楊添文繼續開始解剖十五分鐘不到,羅峰便將一份報告結果帶了過來:

  “楊老,血肉樣本的解析結果出來了!”

  楊添文放下刀具,問道:

  “結果如何?”

  “3.2的脂肪,21.32的蛋白質,剩下的都是雞肉。”

  楊添文輕咦一聲:

  “這么多的肌肉纖維?它橫紋肌系統怎么控制?”

  眾所周知。

  作為唇足類的蜈蚣,其肌肉系統起源于胚胎早期的中胚層,是由橫紋肌組成的系統。

  蜈蚣的肌纖維成束狀,肌肉束的端點固著在幾丁質內壁的固著點上,成大系列的肌序。

  以此在神經纖維的支配下,可以作各種比較復雜的運動。

  但一般來說。

  蜈蚣的肌肉多出現于足部附近,楊添文他們所切的卻是在蜈蚣背部。

  這塊區域中一般都是以蛋白質為主。

  有的時候40,有的時候50,甚至可能超過65。

  抱著這股疑慮,楊添文繼續解剖了下去。

  “上咽構成口腔的頂蓋,一般來說在反轉過去的上唇和上咽之間有一個橫咽頭板.....看到了嗎,果然有這結構。”

  “這里是蜈蚣的前腸小羅,你記錄一下,蜈蚣的內壁有許多橫紋肌,內壁表面具有波紋狀的縱褶,初步判斷內部有砂囊的作用......”

  “這腹主動脈.....”

  “這是....哦,這應該是馬爾皮基氏管,類似人類的皮燕子......”

  楊添文一邊解剖,一邊則在做著解析,畢竟這種機會著實不太多。

  然而就當他的那把特制手術刀來到食道下神經節后面的時候。

  刀尖卻碰到了一個硬物。

  楊添文手上使了幾分力,發現依舊切不斷這個物體。

  于是他停下了教學,皺眉思索了幾秒鐘。

  接著把刀一撇。

  像是拉鏈一般橫著將那塊神經節切開。

  一根約莫拳頭粗細,通體白色的骨頭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從這根骨頭所在的位置上來看,它似乎是一根......

  “脊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