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三十三章 氦化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異世界征服手冊

  注:本章帶有一點點硬核知識,請做好心理準備訂閱,下章會好理解的多。

  在陸朝陽親身體驗過冰棺阻隔區域的觸感,并且確認不存在強效反彈之類的特性后。

  其余幾位專家也陸續上前觸摸了一番。

  冰棺外的這道阻隔帶無色無味卻極為堅固,觸感像是墻壁一般。

  為了排除阻隔帶是某種透明固體的可能性,張慕等人先后嘗試了SIMS儀器、液態氮、氫氟酸、王水等等一系列手段。

  半小時后。

  看著落入地面上冒著白氣的液態氮,張慕與其余兩位化學專家對視了一眼,隨后極有默契的同時一點頭。

  接著張慕對陸朝陽和曾谷成說道:

  “陸教授,曾院士,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道阻隔帶無疑是氣體墻無疑了——不管它是純分子墻還是微小納米級晶體組成的阻隔區域,總之不可能是一塊宏觀領域的固體。”

  陸朝陽聞言也點了點頭。

  雖然他是物理學家,但化學這塊的知識面同樣很廣,因此他沒費多少勁兒就接上了張慕的思路:

  “此外,這道氣體墻里肯定沒有氫鍵和磷酸二酯鍵基團,甚至我懷疑這種化合物中根本不存在化學鍵。”

  聽到陸朝陽的后半句話,另一位化學專家錢余航忍不住說道:

  “陸教授,不存在化學鍵的化合物,這怎么可能呢,只有單原子存在.....”

  “等等!”

  錢宇航話還沒說完,便被張慕和陸朝陽同時打斷了。

  只見這專家組中年級最大與最小的一老一少同時想到了什么,異口同聲的說出了一個名詞:

  “氦化鈉!”

  隨著氦化鈉的說出,整個密室內頓時陷入了一陣沉寂。

  其中幾位專家和他們助手表現出的沉默,是由于某個新思路或者說新可能的發現。

  而魏凡和張亞青就純粹是阿巴阿巴了。

  特別是魏凡,這個直爽漢子甚至對自己的腦子產生了一點懷疑:

  明明我聽得懂他們說的每個字,怎么連在一起就跟天書似了呢???

  密室就這樣沉寂大概十幾秒,隨后張慕忽然看向陸介:

  “小陸,趕快分析一下,冰棺外區域是否存在氦!”

  能成為張慕這種超級大佬的助手,陸介從天賦上來說也是一位頂尖天才,他很早就入選了萬人計劃,可以說是個大佬苗子。

  因此他也很快明白了自己老師的思路,飛快道:

  “明白,我現在就開始分析!”

  過了大概十四五分鐘,儀器的操作屏幕上出現了一行結果。

  陸介看著看著,臉上忽然漲起了一絲潮紅,高聲說道:

  “老師,冰棺周圍存在大量的氦,并且有干涉作用!也就是不斷有兩個兩個氦原子波在疊加!”

  聽到這話,錢余航下意識的張了張嘴,卻沒發出任何聲音。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幽幽嘆了口氣:

  “還真是氦化物,干涉現象,二聚氦嗎......”

  眾所周知。

  人分男女秀吉三個性別。

  物質則有氣、液、固三態。

  例如常壓的水在100℃以上是氣態的水蒸氣,0100℃時是液態的水,降溫至0℃以下后就凝固成了固態的冰。

  大部分物質都和水一樣,隨著溫度的降低會凝固成固體。

  不過事無絕對,氦就是一個例外。

  即使把溫度降低至絕對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度,常壓的氦也不能凝固成為固體,只能保持液體狀態。

  因為作為惰性元素,氦氦之間的吸引力十分微弱,維持固態的束縛力較弱。

  其次就是氦原子太輕,量子不確定性太強。

  即使在絕對零度下,氦也能保持一定的運動,從而破壞有序的固態結構。

  但在2017年2月,由南開大學領銜的一支團隊公布了氦可以形成化合物氦化鈉的成果(Na2He),并刊登在了《nature》雜志上。(附doi.org/10.1038/s4146701803284y)

  而氦化鈉這種化合物的構成恰好便如張慕和陸朝陽所說的那樣,不需要任何化學鍵。

  因為氦化鈉中鈉是處于電離狀態的離子,其電子成對后作為色心填充在晶體中,某種意義上晶體中是有類似于離子鍵的穩定作用的。

  He可以說僅僅只是結構上存在作用,稀釋了電荷間的排斥。

  所以要說不存在化學鍵是在強調這里的He是惰性,無化學鍵作用的狀態。

  也正是根據這一原理,陸朝陽和張慕做出了一個判斷:

  冰棺外圍有某種特殊的反應發生,生成了無數微量的氦化物晶體——注意,不是氦化鈉,而是類似原理的氦化物。

  這種化合物中無化學鍵作用,但晶胞結構卻組成了一個標準的固態六邊體,級別為納米甚至更小。

  也正是這些類氣態化的微粒相組合,才形成了這堵氣體墻。

  聽到陸介分析出的結果,張慕再次朝陸朝陽看了一眼。

  到了這一地步,已經基本可以說他們二人猜測是正確的了。

  這個年輕人真了不起......明明是物理學的專家,化學思維卻敏感到了極點。

  而敏感的思維,恰恰是一位科研人員最需要的能力之一。

  像錢余航和另外一位化學專家,他們都是真正的華夏化學權威,沒有摻一絲水分的那種。

  他們先前沒有想到氦化物,難道是知識儲備不足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說他們的思維敏感度不夠,一時半會沒想到氦化鈉的概念——而他們缺乏的這部分敏感度,很可能就是國內權威與諾獎得主之間的天塹。

  也就是說,陸朝陽已經具備了一個全球頂尖學者的某一項必要能力。

  這是多少人畢生都羨慕不來的啊......

  隨后張慕繼續對陸朝陽問道:

  “陸教授,現在氦是肯定有了,但這種區域里的鈉離子顯然是不夠形成氣體墻規模的氦化鈉的的。

  因此這里存在的應該是另外一種類似的氦化物,你覺得還有什么可能性?”

  陸朝陽皺著眉頭思索了好一會兒,最終有些氣餒的嘆了口氣,說道:

  “張教授,化學不是我的主攻專業,能想到氦化鈉就是我的極限了,再往下...我真想不出來了。”

  張慕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后伸手指了指地下:

  “你好好想想,這里是哪兒?”

  陸朝陽一怔,脫口而出:

  “大莫界...啊不是,羊背城啊。”

  “那你說羊背城有什么?”

  “五萬多的人口、一座成品城池,還有一座鐵礦.....等等?!”

  陸朝陽忽然想到了什么,一道閃電在腦海中轟然炸響:

  “您是說.....鐵離子?”

  張慕繼續笑著點點頭,糾正道:

  “準確的說,應該是亞鐵離子,雖然目前我們本土還無法制備出氦化鐵,但亞鐵離子也是能形成晶胞結構的。

  而氦化鐵微型晶體組成的氣體墻,阻隔我們的能量則來自固體表面能。”

  固體表面能,是量化固體表面反應性的參數。

  這個概念最簡單的解釋就是:

  固體的周期性晶格結構是自發形成的能量最低的狀態,而表面相當于一個二維缺陷——也就是破壞了平移對稱性。

  因此晶體形成必然造成系統總能量上升,這個上升的能量就是表面能。

  表面能的計算方法也很簡潔,用IGC就可以測出來。

  原理是已知相經過固定相,FID檢測探針分子,再通過數學模型計算得多次探針濃度實驗后,色散分量或路易斯酸堿分量分別與表面覆蓋率之間的關系就行了。

  一鍵傻瓜式操作,簡單的飛起。

  怎么說呢,張慕不愧是頂尖到不能再頂尖的大佬,目前對氣體墻的推論基本上可以說是最符合邏輯的。

  而就在張慕說話間,最后一位化學專家陳越忽然插了句話:

  “張院士,我贊同您對氣體墻機制的分析,但促使亞鐵離子和氦化合的能量又是來自哪里呢?

  氦化鈉的制備壓力需要300萬個標準強度的大氣壓.....縱使大莫界有這種條件的區域,也不應該出現在這里吧,否則我們早就被壓成肉餅了。”

  張慕點了點頭,很痛快的承認道:

  “這確實是個難解釋的問題,咱們這會兒做不到解析冰棺內部情況,這恐怕是個一時半會兒難解決的問題了。”

  “滴滴滴——”

  就在張慕說完這番話后,陸朝陽身上的通訊器忽然響了起來。

  陸朝陽歉意的朝幾人笑了笑,打開通訊器一看:

  “是潘院士的通話,各位稍等一下,或許是傳態實驗室那邊有什么情況。”

  隨后陸朝陽拿著通訊器走到一遍:

  “潘老師,嗯,是我...嗯....什么...嗯嗯......我明白了。”

  幾分鐘后,陸朝陽神色復雜的回到了幾人身邊。

  他斟酌了一番,對張慕等人說道:

  “張院士,咱們密室內的情況是實時傳送到指揮部那邊的,所以指揮部也了解我們眼下的進度。

  剛才潘院士找我就是說的這事兒...他對形成氦化亞鐵的能量有個猜測。”

  張慕聞言一怔,旋即大喜。

  他可沒有什么被打臉的尷尬感,如果潘建偉院士能給出一個合適的解釋那可謂再好不過了:

  “潘院士的猜測是什么?”

  陸朝陽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三百萬個標準強度的大氣壓,這是金星表面壓強的三萬倍。

  這種壓強已經屬于地核內高壓位的壓強范圍了,普通核彈核爆中心區域的瞬時風壓級別也就這個數字。

  這種壓強別說元嬰境界的修行者了,哪怕是化神境界擁有一些特殊手段,最多最多也就抵御個幾秒鐘。

  如果冰棺之內有這種壓強存在,那么冰棺中小女孩要么修為已經超過化神,要么就是冰棺是超過已知一切抗壓強度的魔幻級別材料,再或者就是......內部并不存在這種壓強。

  潘院士認為第三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所以他覺得這種能量會不會來自.....

  真空零點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