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十二章 大莫界的資源探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異世界征服手冊

  就在趙錢舉申請加入培訓班的時候。

  生命實驗基地四十余公里外。

  魔都地質研究所副所長雷文俊正帶著一隊人馬,在一處地面上忙碌著。

  在靈石礦脈正式開采并且整體運轉正常后。

  應組織上的要求。

  雷文俊將礦脈方面的事宜交給了非酋...費裘,本人則被派遣執行起了另外一項關鍵任務:

  尋找煤礦!

  如今火電廠那邊還在加班加點的建設中,按照指揮部的估計。

  最快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有一臺480MW的機組可以投入使用。

  通常來說。

  一臺600MW等級的發電機組,國內的建設周期約為18個月。

  但這種建設周期的承接主體是國華或者國電,工人數量大約在200400之間。

  在特定條件下,整個環節其實是可以進行大規模壓縮的。

  如今大莫界的火電廠建設不但人手增加了不少,就連流程方面也比本土建設要簡易的多。

  其中主廠房澆筑、封頂、臺板機器就位到扣蓋之類的施工項目,完全可以在工期上進行加速,甚至直接刪減。

  同時由于已經有完整的前序設備。

  鍋爐動力場試驗、鍋爐酸洗、鍋爐水壓試驗甚至只需要進行終環驗證就行了——而這三項任務在正常的十八個月的工期里,足足占據了十個月左右的時間。

  畢竟按照這套電力設備在運送到大莫界之前的定位,那可是滅絕型災害時期三至五天內完成150MW、半個月內恢復成規模供電的最高位應急預案設施。

  換句話說。

  一旦魔都出了什么事,這套設備所屬的完整供電模塊,是整個魔都兩千萬多人救命的后手之一。

  所以早在這些設備被放進戰備倉庫之前,它們就已經進行過無數次的實驗了。

  理論上隨時可以組裝投入實戰。

  其實不僅是魔都。

  霓虹、鷹醬那邊的超大型城市也一樣,幾乎都有類似的技術儲備。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影響火電廠投入的就兩個問題:

  一些必要建筑的墻體搭建,以及供電線路的架設。

  如今軍事基地方面有著一個近兩千人的工程兵團。(本來想寫四千的,但查了一下東戰常駐的就五千人)

  所以想要在一個月內完成這項任務并不算很難。

  去年那場變故中,江城建造祝融山醫院的時候。

  兔子們一共動用了建設人員7500名,最終在十天的時間里搭建成了五萬平米的祝融山醫院主體。

  這7500名建設人員中一線員工大約有6800人,隸屬于中建三局的大約有4000人左右,其他都是由中鐵十一集團招納或者自愿趕來的民工兄弟。

  所以以祝融山醫院作為先例,在執行力更高的工程兵的協助下。

  一個月內搭建起發電廠和輸電設備并非天方夜譚。

  而一旦火電廠建成,那么燃料便將是一個大問題。

  雖然魔都那邊每天供應2000噸煤炭問題不大,但總不能一直靠著本土供應不是?

  一個異世界的前沿陣地,具備自我供應能力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況且如今營地正處于備戰期,各種物資每天幾乎滿載,并且以戰備資源優先。

  有些并非第一序列但同樣重要的設備,都只能無奈排到幾天后了。

  例如包辛所在的醫療小組需要的一臺高精度血樣分析儀器,按照大本營的規劃,足足六天后才能運送到貨。

  期間雖然一些科研任務也能進行,但精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與包辛他們類似的項目組有很多,都屬于那種有了儀器會更方便,但缺了儀器也不至于出現極大偏差的情況。

  所以在這種形式下。

  找到大莫界本土的燃料資源從而騰出一部分運量的事宜,已然是迫在眉睫。

  此時此刻。

  雷文俊正拿著一份手札,與國土部地質水文勘察中心的專家喻守直交談著。

  由于喻守直同樣是水木地理專業的教授,所以雷文俊便對他以教授尊稱了:

  “喻教授,按照我們此前其他同志的勘探,這塊區域便是一塊非常標準的沉積盆地。”

  眾所周知。

  所謂煤炭。

  指的是千百萬年來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由于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底。

  此后長期與空氣隔絕并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最終形成的黑色可燃化石。

  由于大莫界存在有碳元素,所以大莫界理論上也應該是可以形成煤炭的。

  而在地球上還有個很常見的現象。

  那就是水流通過運移,雨水、河流將地球表面沖洗,會把地面的含碳有機物運移匯聚。

  最后停留在湖盆、低洼地帶。

  所以盆地、沖積平原就具備了儲存含碳有機物的條件——這也是為什么煤田大多表現為盆地形態的原因。

  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呢.JPG。

  咳咳...

  故而在這次的探索中。

  雷文俊團隊通過對魏思明遺留下的手札進行了對比,同時通過派遣直升機勘察。

  最終選定了九處疑似具備煤炭資源的標點,最遠與最近的兩個標點跨副達到了120公里。

  當然了。

  這些標點中是否存在煤炭,還需要對地質層進行分析。

  畢竟煤炭由于形成年代久遠的緣故,地質層是比較特殊的。

  在之前的四個標點中,雷文俊團隊很遺憾的全部空軍了。

  此時他們所處的位置是第五個標點,在所有九個標點礦概率排在第三位。

  “喻教授,架立人工震源和檢波器,用折射法進行地質填圖。”

  喻守直抹了把額頭細密的汗珠,此時他的襯衫早已濕透了大半,聞言點點頭:“好,我這就去辦。”

  這次雷文俊團隊采用的是地震勘探,也就是利用地下介質彈性和密度的差異,通過分析地底對人工激發地震波的響應,推斷地下巖層的性質和形態的一種物理勘探方法。

  這種勘探方法比鉆探法要簡單一些,不過對人工震源的設備要求很高。

  二十分鐘后,多個電能震源和幾臺檢波器被架設完成。

  喻守直走到雷文俊身邊:

  “雷所長,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為了保證結果準確,咱們這次使用了共反射點多次覆蓋法,一共設立了三個R點,共計十五臺自己。”

  雷文俊點點頭,黝黑的臉龐上滿是鄭重,他下令道:

  “全體人員退至安全距離,倒計時三百分鐘!”

  五分鐘后,人工震源啟動。

  很快,聲波從多點發出,同時傳入地下。

  片刻后。

  三點十五道反射波自核心R點反射回地面,被檢波器逐一收集。

  技術員迅速收攏數據,并且就地開展了巖性判別。

  “實部折射率1.64,虛部折射率0,巖性可以確定為黏土!”

  “實部1.923、虛部1.968,這是礫巖巖層!”

  “發現未知反射率巖層,從波段折射率來看......似乎有些類似頁巖!”

  一項項數據報出。

  忽然,有一位技術員大聲叫了起來:

  “報告!實部折射率1.73,虛部折射率....0.35!!!!”(我算了半個小時應該是1.732,引力按91.4,有沒有大佬幫忙驗證一下)

  情緒激動之下,這位技術員猛的站起身,繃直的耳機線將他的耳機往后重重一扯。

  技術員卻仿佛沒感覺到被勒緊的疼痛一般,他激動的對雷文俊喊道:

  “煤炭,我們發現煤礦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