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七章 地煞火的本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異世界征服手冊

  得知實驗室有了新發現,林立馬上放棄了與吳凡曹毅客套幾句的想法。

  草草與二人分別,他火急火燎的找到了閆少新,乘坐部隊的越野車趕回了薪火營地。

  薪火-生命實驗室,是以原先的植生研究小組為班底,二次擴充后組成的全新實驗室。

  目前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有兩個:

  一是原本就在進行的妖獸、大莫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還增加了一個病毒分籌小組。

  二則是重新組建了新藥實驗小組,主要針對大莫界的靈植、靈田土壤的化學性結構進行解析。

  整個實驗室由多位資深院士帶隊,科研實力雄厚。

  在大本營定制的二階段規劃中。

  生命實驗室很快將擴建為生命實驗基地,新藥實驗小組會則會獨立成新藥研究所。

  在一系列除菌、驗證流程完成后。

  林立穿著特制的實驗衣,走進了代號‘神農’的新藥研究項目組。

  剛一進組,林立便是一呆。

  他對著某個正背靠自己、但渾身上下透著濃烈逗比氣息的身影問道:

  “小王,你怎么在這兒?”

  “呀,林隊。”

  王薔轉過身,朝林立揮了揮手:“這次劉老有問題需要我們做分析,所以我就過來幫忙了呀。”

  “......好吧。”

  林立這才記起來,自己這逆徒其實還是個中科大少年班出生的科研天才來著。

  同時下意識的用余光瞥了眼實驗桌,見到一把圓珠筆后頓時心情大定。

  接著他表情一正,快步朝另一位白大褂走去:

  “劉老,聽說您的團隊有了重大發現?”

  林立口中的劉老全名劉向前,是個滿頭白發、身材高大的小老頭兒,臉上兩道法令紋極為明顯。

  劉向前今年七十四歲,是中科院學部委員改名為院士后第二批次的增選人員,醫藥學和藥物化學方面的頂尖大拿。

  擱玄幻小說里,劉向前當不得一句‘鳳毛麟角般的存在’的描述。

  聽到林立的問話,劉向前點點頭,指著身邊封閉器皿中的一簇火焰道:

  “林院士,這團火你還有印象吧?”

  林立看著火焰思索了幾秒:

  “我記得這是魏府交給我們的...地脈火?”

  說完,林立腦袋中自動的浮現出了地脈火有關的信息:

  地脈火,又叫地煞火,是雙方本次交換的物資之一。

  按照魏府那邊提供的情報。

  地脈火是經由筑基期修士耗費大量精力,從地底深處巖脈中接引出的特殊火種。

  這種地脈火溫度極高,內中更是蘊含著陰冷的地脈煞氣,非常適合凝練藥材。

  是煉丹師煉丹的必備火種。

  劉向前朝林立遞過來一份表格:

  “在曾谷成院士的協助下,我們測出了地脈火的溫度大約是3800度左右。

  而咱們現實中最高的火焰溫度——我是說燃燒現象哈,記錄是乙炔二氰的4990攝氏度。

  如果不考慮燃燒現象本質,單說溫度的話。

  咱們利用球形匯聚爆轟壓縮球心的氬氣小球,瞬間溫度甚至能達到三十萬度。

  核聚變反應堆啥的就更別說了,幾億度都能達到。

  所以在一定條件下,我們是完全有能力模擬出地脈火的溫度環境。”

  林立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劉老,溫度能解決固然是好事。

  但這地脈火似乎不僅僅是溫度那么簡單吧?

  按照魏家那邊所說,這種火焰中含著某種陰煞之力......”

  劉向前爽朗一笑,指著王薔道:

  “這就要多謝你的這位愛徒了。

  在小王同志她們的協助下,我們在地脈火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微生物。

  具體就由小王同志和你匯報吧。”

  王薔撓了撓頭發,臉上露出一絲被夸贊的羞澀:

  “嘿嘿......

  其實都是大家的功勞啦。

  曾院士他們團隊在測定溫度的時候,順便測量了這簇地脈火的質量,發現扣除承載物后火焰的質量似乎有些不對——它太‘重’了。

  眾所周知。

  火焰其實就是固體小顆粒、氣體的分子和氧分子發生氧化反應所產生的一種現象。

  火焰在燃燒時,其中的原子先吸收能量,電子躍遷到高能級軌道上,隨后又通過回遷將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這便是焰的由來。

  所以焰的本質上一種固氣混合物,由真真實實的原子組成,因此焰有質量。

  在本土中,地球對其有引力,所以焰有重量——同理,在大莫界,焰也是有重量的。

  但這簇地脈焰的質量有些異常,它遠遠超過了尋常‘焰’應該歸屬的質量區間。

  也就是說,這簇地脈焰里含有某些其他東西。

  所以我們對其做了EUAN沉積實驗,并且通過空量級分選型流式細胞儀進行了分離。(別問火焰怎么做EUAN沉積實驗,14年6月13號清華核研院就在甘肅實驗成功了)

  最后發現了一種游離狀態的未知微生物。

  這種未知微生物能夠在超級高溫中存活,卻無法脫離火焰焰心。

  性狀類似固氮微生物,可以將空氣中游離態的氮素直接轉變為含氮化合物。

  但很奇怪的是。

  那些含氮化合物在生成后立刻就被焚毀了,不知有何意義。”

  林立并沒有急著發表看法,他知道王薔一定還有其他信息沒說出來。

  果然,王薔繼續道:

  “除此以外,這些微生物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特性,它們會釋放出大量的冷凝粒子——您沒聽錯,在3000多度的高溫下釋放冷凝粒子。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這些冷凝粒子的冰凍效果堪比博人....咳咳。

  總而言之。

  這種冷凝粒子溫度極低。

  接著在物理小組的協助下,我們嘗試了一次粒子束導實驗。

  我們賦予了十余萬個冷凝粒子無秩序的逸散初動能。

  脫離地脈焰后后,有些粒子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而有些粒子....

  則直接穿透進了二階巨獸的靶細胞內,并且破壞了靶細胞的細胞結構!”

  林立這下是真的長嘶一聲,倒吸了一口冷氣。

  盡管自身專業是生物學,但他對物理和化學并非一竅不通——二者的很多實驗和生物學其實是相輔相通的。

  這個實驗足以表明,那些未知粒子具備極強的穿透性與破壞性。

  然而還沒等他蹦出個恐怖如斯出來,劉老就接話了:

  “不僅如此,后來我們又進行了一個實驗:

  我們將這些微生物從地脈焰中暫時分離了出來,并且請到了魏府派來協助我們的煉丹師。

  結果....

  他無法使用分離后的地脈焰煉制任何丹藥,哪怕最簡單的也不行。

  隨后我們模擬了地脈焰的焰心環境,將這批微生物轉移到了二氰乙炔產生的火焰中。

  發現新焰又具備了煉制丹藥的特性,也就是能破壞藥材的各類質壁,使其完全融合。

  結合此前發現的粒子性狀.....

  我們團隊最終確認,這批微生物散發的粒子在一定條件下聚散形成的便是——

  陰煞之力,也就是煞氣!”

  接著劉向前取出幾份略顯老舊的檔案,遞給林立:

  “其實早在三十多年前,本土那邊就啟動過對煞氣的研究。

  畢竟自古以來...煞氣這種概念在華夏就始終存在,不是單純用封建迷信就能蓋過去的。

  當時有位年輕人就提出過一個猜測:

  煞氣會不會就是某種微生物聚集形成的?

  舉個例子。

  有些人身體一直沒什么問題。

  但換了新的環境,認識了新的人,身體就慢慢開始出現各種無法查明病因的小病小災。

  在玄學范疇,那些風水師往往會把這種情況,歸結到新人新環境帶來的“煞氣”上。

  但在生物學角度。

  是不是有可能是別人的菌群微生物群和你不合,而你又正好處于弱勢,這才導致了‘煞氣’的出現?

  有些菌落的感染性強,所以‘煞氣’的影響持續不斷,這就是‘惡煞’。

  而有些菌落較弱,人體內很快出現了抗體,所以感染者很快便從‘煞氣’中恢復過來了——但卻被歸結成了做法有效。

  一些所謂的‘煞地’也是同理,可能是某些微生物產生的特殊物質聚集形成的。

  畢竟在地球上,目前真正被發現的微生物才不到全部數量的十分之一。

  所以這種猜測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聽到這,王薔不由自主的問道:“那后來呢?”

  “后來?”

  劉向前臉上露出一絲追憶,搖著頭:

  “后來由于找不到真正的‘煞氣’樣本,再加上八十年代氣功騙局的揭露。

  風向驟變之下,這項研究便被廢止了,那個年輕人只能無奈放棄。”

  接著他看向不遠處的那簇地脈焰,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慨:

  “可誰能想到。

  這個猜測竟然在異世界被證實了,嘖嘖,真是命運如戲吶。”

  說完,劉向前緩緩踱步到操作臺邊。

  隔著密閉設施,他就這樣靜靜看著那縷地脈焰。

  在地脈焰微微搖曳的火光中。

  他仿佛看到了一個年輕女孩笑靨如花,胸前環抱著一疊文件,元氣滿滿的對自己說道:

  “師兄,我一定會證明煞氣是由微生物形成的!”

  緊接著畫面一轉。

  依舊是那個女孩。

  但此時的她早已不復先前的意氣風發,整個人無助而又絕望,站在自己面淚如雨下:

  “師兄,上面說氣功和煞氣都是假的,文件已經下來了,項目....被叫停了....”

  劉向前喃喃道:

  “你終究是沒能親眼看到自己猜想被證實的這一刻啊.....

  你...走的太早了。”

  他緩緩摘下眼鏡。

  揉了揉眼角。

  輕嘆一聲。

  隨后實在繃不住了。

  噗嗤一聲,嘴角揚起一絲孩童般的笑意:

  “誰讓你一個人偷偷跑去嶺南看孫子了呢,糟老婆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