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章入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異世界征服手冊

  四公里的路不算長。

  于連用了半個小時左右,便來到了城門口。

  抵達城門后,他沒有急著進城,而是沿著泥黃色的城墻緩緩步行,在城池外繞了小半圈。

  衣領上的微型軍用攝像頭,清晰的將城墻樣貌錄制了下來。

  并且在定向信號發射器的幫助下,借助著城外高頻基站的中轉,將畫面實時傳輸到了十八公里外的薪火營地。

  ‘薪火’小隊指揮部里。

  一批新抵達營地的專家學者們,正圍繞在一塊56寸的LED屏幕前,不斷對畫面中有用的信息進行分析與探討。

  此前的無人機雖然也拍攝過城墻外沿,但畢竟是自上而下的鳥瞰視角。

  哪怕軍用無人機的攝制精度再高,焦距可以拉的再近,終究還是比不上面對面的拍攝質量。

  在于連傳輸回來的畫面中,一些無人機無法展現的細節,此刻全都顯露的一清二楚。

  例如,原本一直懸而未決的異界語言,現在已經可以確定與地球語系完全不同。

  此外,異世界人類的身高、外貌方面,薪火營地也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說來也巧,這些異界人類與華夏人在外貌上類似,黑發黑瞳,面容較為婉約,不似西方人那樣立體。

  不過相較于華夏人,異界人的身形要略微矮小一點,但極限個體卻很高——在于連傳回的畫面中,眾人發現了一位身高在2.4米左右的壯漢,這在地球上甚至有機會競爭吉尼斯紀錄了。

  當于連將城墻拍攝完畢。

  一位帶著眼鏡的中年學者忽然眉頭皺起,面露不解:“不對啊......城墻的高度大約在十五米左右,比明朝的金陵還要高了,這高度不正常,唐朝那會兒長安的城墻也才六米出頭呢。

  按理來說,這種規模的城池,城墻一般能有個七米都算高了。”

  林立問道:“會不會是他們的基礎生產力水平比較高?有比較多的人力物力修筑城墻?”

  中年學者搖搖頭,說道:

  “林隊,于排長在城門口拍攝的畫面你注意到了嗎?

  來往人群中,有相當部分穿著打過補丁的衣服,臉色與身形明顯營養不良,流民甚至占了入城人群數量的一半。

  上層階級有沒有超凡力量暫且不論,至少這座城具備的基礎生產力,不可能盈余到可以隨意修筑這種城墻的地步。”

  見林立有些疑惑,另一位較年長的學者補充道:

  “在社會形態學中,基礎生產力盈余的最低標準,是出現大批量的中農階級——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只有吃飽穿暖了,人們才會有心力去揮霍盈余的生產力嘛。

  換句話說,這座城的城墻修這么高,那么一定有它的用處,我個人提個看法啊......會不會是用來防御外敵的?”

  “錢老師,我贊同您的看法,”中年學者扶了扶眼鏡,指向屏幕:“大家可以看這里.....對,就是這兒。”

  中年學者所指的畫面,位于城門入口上方幾米處,那里有著一片顯著的紅色印記:“這有沒有可能是血跡?”

  接著他又指出了幾個地方:

  “那里...這里....還有這兒,上述幾處位置的顏色深淺不一,結合疑似血跡的印記,這些有沒有可能.......是城墻在戰斗損壞后填補留下的痕跡?”

  聽完中年學者的判斷,眾人沉默不已。

  林立不由摸了摸下巴。

  如果真如這位學者所說。

  能讓一座城池在民生與城防中選擇后者。

  那么這個世界,恐怕不是很太平啊.....

  .............

  另一邊。

  于連在收集完足夠的城墻信息后,重新回到了城門口,跟在人群之后排起了隊。

  或許是由于流民數量太多,守城的士兵只是粗劣檢查了一番,就放于連入了城。

  “吁,第一關算是過了。”

  入城后,于連迅速靠到街角。

  見四周無人,假借整理頭巾的機會用手指摸到耳機:“抹茶抹茶,這里是布丁,我已入城,將制作第二道甜點。”

  “布丁布丁,我是抹茶,第一道甜點已經收到,味道極佳,請繼續調制。”

  掛斷通訊,于連輕輕呼出一口氣。

  同時集中精神,在腦海中回想著無人機拍攝的城市結構圖。

  很快,于連定位出了全城最大的一條街道,指揮部為其標注的代號是大寫字母‘A’。

  接著他佝僂起身子,就像尋常流民那樣,畏畏縮縮的沿著街邊閑逛。

  這條代號為‘A’的城市主干道寬度大約在二十米左右,長度五六百米,橫穿城區中心。

  街上的人流量勉強還算可以入眼,沿街開設著各式各樣的店鋪,各種聲音交織其中,是整座城的經濟中心地帶。

  而在于連眼里,這條街上躍動的不是人影,而是一個個活生生、會走路的情報:

  飯館與菜市中,可以收集到異界的食物種類;

  街道上往來的載具,可以了解異界代步工具的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判斷這座城池的工業水平。

  一些畜力載具還能收集異界的生物信息——例如剛剛,于連就見到了一只長相似牛,卻有六只腳的生物拖著一輛貨車走過;

  流動的小攤能夠識別出異界貨幣的最小值,結合其他一些中大型店鋪的交易畫面,借助超級計算機稍加分析,就能搞清楚異世界的貨幣體系;

  加上錄音設備采集的各式各樣的聲音,語言學家至少能解析出一些異界常用語,而一種語系的常用語,往往都是非常關鍵的基礎母本。

  以上種種,就是發現大型生物聚集點的好處。

  只要能混入其中,情報只是時間問題。

  哪怕語言不通,也能硬生生敲出一個口子。

  就像地球。

  誰知道某個城市里,有沒有類似于連這樣來自異域文明的偵察兵,正在暗戳戳的收集著情報呢?

  咳咳......

  言歸正傳。

  A街道的長度只有幾百米,并不算長,以于連這種精英偵察兵的腳力,幾分鐘就能走完一趟。

  但為了保證采樣充足,往往沒走幾步他就會停住腳,蹲在一家店鋪門外收集資料。

  像幾家生意比較好的店鋪門前,于連一蹲就是一個小時。

  于連不怕累,就擔心自己搜集的對話資料少了,指揮部那邊不好做樣本分析。、

  所以一番忙活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天。

  一路走來,于連總覺得有些別扭——這條街的氛圍有些不對勁。

  街上有大量的流民徘徊,路上的行人神色匆忙。

  就連那些在做生意的店鋪里,顧客與掌柜也都是心不在焉的完成交易。

  看起來像是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一般。

  就在于連打算再逛一遍A大街,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線索時,指揮部傳來了新通訊:

  “布丁布丁,我是抹茶,第二道甜品已品嘗完畢,物料豐富,口感充實。請開始制作第三道甜品,重復一遍,請開始制作第三道甜品。”

  于連立刻閃身到角落,雖然內心渴望搞清楚城內發生了什么事,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所以他當即回復:“布丁收到,布丁收到,現開始調制第三道甜品,調制流程可能較長,請耐心等候。”

  掛斷通訊后,于連隨意找了個交叉路口,不聲不響的離開了A大街。

  他接下來的目標,是城中最大的府邸:此前無人機拍攝的畫面中,那座八進八出的大莊園。

  也是全城中最豪華的建筑——整座城除了這座莊園,最大的院落也不過四進格局,相差了整整一倍。

  如果說A大街是這座城的經濟中心。

  那么那座府邸代表的,無疑是這做城市的權力中樞。

  同時,也是最有可能具備超凡力量的建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