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彈幕在已經把發布會視頻糊掉了。
  在之前的擔憂過后,所有人似乎陷入了狂歡。
  一些老年人也沒有被遺忘,他們同樣有看中的智能形象。
  比如白發白須的老者,或者是可愛的“孫子孫女”都行。
  當然,對于直播視頻下面的投票,老年人似乎更滿意國寶形象。
  圓滾滾的黑白熊貓形象,似乎能給人一種安全感。
  殷琢圣看不到觀眾的彈幕,但是他也有自信,沒人能拒絕得了這樣的人工智能。
  蘇城某大平層。
  崔婉正陪著母親一塊看電視。
  他們家只有母女兩人,在她小學時,父親就因為發了瘋的想要兒子,和外面的女人好上了。
  等那個女人平安生下兒子后,父親回到家和母親離了婚。
  曾經對母親很好的爺爺奶奶,很多次說過家里只認母親一個兒媳婦。
  卻也在看到那個襁褓里的男嬰,最終默許了父母分離。
  自此,崔婉一直跟著母親生活。
  她始終憋著一口氣,女兒哪里比兒子差。
  二十年過去了,崔婉不僅考上了大學,而且成績特別優秀,畢業后就進入了一家大企業上班,如今已經做到了公司高管位置,并且在幾年前買下了這套大平層。
  當然是貸款買的。
  “媽,等產品上市,我給你買一個回來,陪著你。”
  崔媽媽的確有些心動了。
  女兒工作忙,在家的時間很少。
  晚上回來,也會忙著工作到半夜,根本沒有多少時間陪她聊天。
  老太太也覺得寂寞。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機器人陪著,可能日子會熱鬧些。
  “貴不貴啊?”
  “應該不便宜。”崔婉道:“不過沒關系,作用很大,相當于請了一位保潔、陪聊、家庭醫生等等,分開算還是可以接受的。”
  “要不……”崔媽媽咬咬牙,“咱們就買只大熊貓?”
  那黑白色彩的大熊貓樣子,圓滾滾的,真的,特別好看。
  “行。”崔婉含笑應了下來。
  母親辛苦了一輩子,早就該享福了。
  費城。
  一位身材高大的肌肉大漢夾著公文包回到家里。
  “小高!”進門換鞋,看到愛人正在看電視,“看好哪一款呢?”
  沙發里的纖細男子眼含愛意的看著他,“你覺得呢?”
  “我看你,你喜歡哪一款咱們就買哪一款。有了這款機器人,咱們就不領養孩子了。”肌肉大漢走過來坐下,將愛人摟在懷里,“這種小家伙,不比孩子差,關鍵日后不用擔心他不孝順,生氣有損壽命。”
  纖細男子之前糾結的心,總算是平復下來。
  在知道自己只對同性有感覺的時候,他就知道這輩子不可能有孩子了。
  之前愛人和他提起過領養一個孩子的想法,他也是答應的。
  糾結的是不知道該領養男孩還是女孩。
  女孩的話,說實話,家里兩個大男人并不方便。
  男孩子似乎也不太好,他怕自己和愛人的相處方式,會影響到那個孩子未來的擇偶觀念。
  畢竟同性之間的愛情,總是要面對更多的不理解。
  現在這個難題解決了。
  “不如就買個貓耳少女回來吧。”
  肌肉大漢不反對,“買一對回來,免得白天咱們上班,一個人在家里孤單。”
  纖細男子笑的眉目舒展,“好,買一對。”
  “貓耳還是垂耳兔?”肌肉大漢覺得垂耳兔似乎也很好,有這樣一對兒女,想想就激動。
  得空去給一對“兒女”買很多衣服回來。
  兩人其實想領養個女兒的,畢竟看到外面那些漂亮的小裙子,父愛近乎泛濫成災。
  “還不知道價格呢,等上市后看看價格,貴的話先買一個。接受得了就買一對。”
  “百萬一個的話,咱們可以買四個呢。”肌肉大漢環視著近八百平的大平層,“家里足夠住了。”
  他是一家安保公司的老板,愛人則是牙科醫生,兩人的薪水都不低。
  當初肌肉大漢智齒鉆心的疼,去愛人的牙科診所拔牙,對他一見鐘情。
  如今兩人已經相處了快五年了,兩家的父母不贊同卻也沒反對,逢年過節去探望雙方的父母,也不會給他們臉色看,更不會在背地里說什么。
  算是相當的寬容了。
  很快,殷琢圣公布了家庭型的人工智能價格。
  每一位人工智能的價格是六十萬,支持最高十年的分期付款,僅支持四大行。
  這個價格你要說貴,但是和人工智能本身的科技水準和服務范圍來說,算是良心價了。
  可要說便宜,仍舊有很多人買不起。
  但是,分期付款,首付款最低六萬,這個價格,咬咬牙仍舊能買下來。
  關鍵現在有些地方的彩禮,都不止這個價了。
  當然,六十萬彩禮的地方風俗,真的不多。
  看看如今網上動輒就是幾十萬的彩禮,總能引起男女大戰。
  可你真的到各地去打聽打聽,很多地方普遍不高于二十萬。
  更甚至連十萬塊的彩禮都不到。
  房子的話,這個肯定是要有的。
  這套房子,看似是買來結婚的,實際上都是為了未來的兒女考慮。
  地段決定教育水平,這是不爭的事實。
  多少人削尖了腦袋往一線城市鉆,他們難道不知道一線城市落戶有多困難嗎?
  但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再苦再累,也得撐著忍著甚至拼著命。
  帝都八大中學,只要帝都戶口的學生。
  外地戶籍的學生只能去其他的公立或私立學校,一張帝都戶籍,就能夠把你徹底隔絕在八大中學之外。
  帝都近百所公私立中學,這八所可是將其他的幾十所中學,壓的毫無喘息之力。
  網上那些嚷嚷著“讀書無用論”的人,他們真的能讓自己的孩子不讀書嗎?
  不會,他們甚至還會希望子女能考上重本。
  鄉鎮學校總好過村子里的,城市學校會好過鄉鎮的,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注定會力壓其他的省份。
  有人會說某年的高考狀元并不是出自帝都等等。
  但是,成績只代表一個時期,卻不能保證畢業后依舊力壓群雄。
  這里的“資源”,不僅僅是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