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府。
孟云蘿輕輕敲了敲門,沒人應,又敲了幾聲。
門里傳來一個暴怒的聲音:“滾!”
孟云蘿抽了抽嘴角,耐著性子說道:“五弟,是我。”
半晌,門里再次傳出李昌的聲音:“我現在不想見人,也不想說話。三嫂就別管我了。”
孟云蘿瞪著厚實的門板,又不能硬闖,一肚子悶氣地轉身離去。這都半個月了,李昌一直悶在屋子里養傷,誰也不肯見。
她是嫡親的嫂子,袖手不管吧,顯得不近人情。腆著臉過問,奈何李昌半點不領情。每次都碰一鼻子灰,想想真是可氣可惱。
孟云蘿憋了一肚子悶氣,等晚上李昊回來的時候,忍不住絮叨了幾句:“……五弟總這么悶在屋子里,也不是辦法。我問過太醫,太醫說了,他身上的傷不重,可心氣郁結,不肯喝藥,傷勢遲遲不見好轉。這樣下去,可怎么得了。”
李昊皺了皺眉,很快平復:“我知道了。待會兒我去勸一勸他。”
又溫聲道:“你每日要打理內宅,照顧珍姐兒。哪里還有精力過問五弟。以后他的事,由我來管,你別理會。”
孟云蘿撇撇嘴:“你當我愿意管他。他住在我們府里,我又是做嫂子的,不聞不問的,傳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我一片好心,你們兄弟都不領情,真是自作多情。”
李昊輕笑一聲,伸手將她摟入懷中,耳鬢廝磨悄聲低語:“你對他好,便是對我好。我心里都記著呢!”
孟云蘿心頭一熱,俏臉浮起了紅云,將頭依偎進李昊的胸膛:“有你這句話,我再辛苦操心也值得了。”
李昊伸手摸索,直摸得孟云蘿全身火熱發軟,然后低聲笑道:“明日休沐,我陪你和珍姐兒一同去孟府待一日。”
孟云蘿既驚又喜:“你真的陪我們回去?”
李昊柔聲道:“以前我閉府靜養,一直沒出府走動。以后我得了空閑,常陪你回去探望岳父岳母。”
這樣的柔情,這樣的體貼,令孟云蘿心醉神迷,伸手緊緊摟住了李昊的脖子。
李昊低頭吻了她片刻,然后笑道:“我去五弟那兒,一會兒就回來。你先去沐浴,在床榻上等我。”
孟云蘿紅著臉滿心甜意地去了。
孟云蘿一走,李昊臉上的笑意一斂,目中飛快地閃過一絲厭色。很快隱沒眼底,邁步去了李昌的屋子。
不知李昊和李昌說了什么,隔日一早,李昌終于肯露面了。面色黯淡,一雙細長的小眼沒精打采。
孟云蘿氣色紅潤,笑意盈盈:“五弟的身體可好些了?”
李昌低聲答道:“謝三嫂關心。我已經好多了,今天就去書房讀書。”
其實,李昌好不好的,孟云蘿根本不關心。不過是做做樣子給李昊看罷了。
孟云蘿裝模作樣地關切了幾句,然后領著女兒,在李昊的陪伴下坐上馬車,回了廣平侯府。
廣平侯今日也在府中,見女兒女婿一同回來,頗為欣慰。當日正午,孟家設了家宴,老少齊聚一堂,十分熱鬧。
家宴后,廣平侯夫人和女兒獨處,說起了私房話。
“你近來和殿下相處得如何?”廣平侯夫人細細打量幾眼,輕聲問道。
其實,日子過得好不好,看一看面色就知道了。
孟云蘿氣色紅潤,臉頰嬌艷如花,眼里的笑意和幸福遮也遮不住:“殿下待我好的很。之前半年,一直在府中靜養,陪伴我和珍姐兒。如今上朝聽政,忙完正事就早早回府。從不在外過夜。”
說著,咬了咬嘴唇,悄聲笑道:“前一段時日,有人在宴上贈了一個舞姬給殿下。殿下當時就拒絕了,連手指都沒碰一下。”
廣平侯夫人眼中有了笑意:“好好好,總算熬到苦盡甘來了。”
孟云蘿嬌嗔不依:“哪里是苦盡甘來。我嫁給殿下之后,從沒過過苦日子,一直都是甘甜的好日子。”
廣平侯夫人被逗得笑了起來:“是是是,你以前訴的苦落的淚,都是裝出來的。”
孟云蘿哪里還記得以前說過什么,笑著說道:“總之,能嫁給他,定是我上輩子積德,修來的福氣。”
真是個傻丫頭。
被幾句甜言蜜語和溫存體貼哄昏了頭。
廣平侯夫人心里暗暗嘆口氣,口中卻順著女兒的話音笑道:“你們夫妻恩愛和睦,自是一樁好事。我也為你高興。珍姐兒也快三歲了,這個時候,再懷一個,生個兒子才好。”
孟云蘿微紅著臉,低聲道:“殿下之前為蘇妃守孝一年,如今出了孝期,我也盼著早些有喜。”
母女兩個說著私房話,孟云蘿冷不丁地問了一句:“母親近來和父親如何了?”
廣平侯夫人抽了抽嘴角,表情像吞了只蒼蠅似的:“還好。”
廣平侯抽過一回瘋,之后時不時地就要來她屋子里留宿。她越是不情愿,他越是要來。她再氣再惱也沒辦法。
還能怎么樣?
只當是被狗咬了一口又一口。
孟云蘿疑惑地看了廣平侯夫人一眼:“母親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和父親吵架了?”
廣平侯夫人不樂意說這些,隨口道:“我和你父親老夫老妻的,哪里還吵得起來。你好生過你的日子,不必為我操心。”
很快將話題扯了開去。
另一邊,廣平侯正和李昊在書房里說話。
自大皇子右腿廢了之后,廣平侯對李昊這個女婿便格外上心。攻打楚國京城一戰,廣平侯將手中親兵都給了李昊,在李昊打了勝仗后,又大肆在軍中為李昊揚名。
這半年多來,李昊足不出府,實則私下和廣平侯時有書信來往。翁婿兩個也愈發親近。
李昌求親一事,李昊早就私下告訴廣平侯了。翁婿兩個到一處,很自然地說起了此事:“五皇子的親事,殿下到底有何打算?”
李昊目光一閃:“吏部余尚書有一個嫡出的孫女,頗有才名。”
廣平侯一聽便懂,點了點頭:“五皇子和余家結親,倒也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