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八八九 白衣大士論法盡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之后

  劉長生正冥冥修證,腦海之中忽然傳來要訣:“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糾盤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

  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

  同時那玄黑龜殼之中,一道先天龜靈精魄顯露,化作紋身貼合于劉長生腿上。

  而李鄲道則在雪山童子所化大雪山上,尋著了當年釋迦摩尼穴居的洞穴。

  達摩面壁,都能留影,

  何況釋迦牟尼。

  此時一白衣大士坐于洞窟之中。

  李鄲道進入洞穴之中,

  那白衣大士便雙手合十。。

  “今見如來。”李鄲道笑笑,

  卻也盤坐下來。

  白衣大士卻道:“我非如來。”

  白衣大士面容并無中原特色,不過雍容華貴,頗有凈飯國王子的味道。

  “無念為宗,無作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夫真如無念,非想念而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而能見。”李鄲道的佛法修為也不差。

  白衣大士點點頭:“我今見青龍尊者,倒是像見著如來了。”

  “如來見如來?”李鄲道笑了。

  此時雪山呼吸,洞中有風火灼燒,正是雪山童子煉形所致。

  而雪山大士便是要被驅除除去的那個。

  不過此時雪山大士絲毫不慌張。

  雪山大士就是雪山童子心中的“大佛”,如果要煉形,

  便需要“佛擋殺佛”,因此白衣大士化出實相。

  因為從小聆聽佛法,所以佛在雪山童子面前便是最大的,

  最宏偉的。

  且雪山童子出世也是由于白衣大士在雪山悟道,

  所以才能從一個先天靈魄之中誕生出具體靈智。

  “青龍尊者若能解救世人脫離苦海,

  自然也是如來。

  “我已經寂滅多年,雖然佛教盛大,有諸佛,諸菩薩,諸尊者,羅漢,甚至劃分大小乘教義,其實非我之智慧,乃是他人之智慧,假借我名罷了。”

  “青龍尊者倒是踏出這一步,不借我名了。”白衣大士道。

  “這本就是自然,我的便是我的,何須假借他名?”李鄲道向來拿來主義。

  “既然如此,貧僧便為青龍尊者說法一段吧。”

  “別,我聽不起。”

  “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我也沒有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

  “哈哈哈。”白衣大士笑道:“傳你真經,便是傳你真金,你既然說:修行勿取真經,那貧僧便傳你假經一部。”

  “既是假經,那我倒要聽聽,有多假。”李鄲道反而正襟危坐。

  “吾涅槃后,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

  “眾魔比丘命終之后,精神當墮無擇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經歷恒河沙劫,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

  白衣大士說的卻是《法滅盡經》。

  李鄲道聽著,便覺魔蘊滓泛,白衣大士說此咒,與其說在預言末法,不如說像是一個“詛咒”。

  一個禮崩樂壞的詛咒。

  仿佛念的不是佛經,而是魔經。

  念完經咒之后,白衣大士身上風火焚盡,虛影散空,只留下一顆舍利子。

  舍利子半黑半白,上面還有著寒氣。

  一個青年和尚便從李鄲道身后走出,對著舍利子一拜。

  隨后將舍利子放入手中所持蓮燈之中。

  隨后又回到了李鄲道身后和李鄲道合為一體。

  而雪山童子的真形也開始漸漸凝煉,完全脫去了佛法桎梏。

  一枚混元神胎開始孕育,李鄲道也不去干擾他。

  只是走出洞去。

  不顧兩只巨獸打斗,只是渾然放出當年煉化寒氣魔王所得本源,將其化作一道“真武玄冥符箓”,貼著雪山之上,隨后便離開了此處。

  此道符箓能保劉長生成功活下來,也能讓雪山童子煉形不為外物所擾。

  劉長生此劫算是過去,不過如何面對巨熊和冷龍并將其收伏就看他的本事了,李鄲道并不會干預過多。

  不過李鄲道并不知道,此時一道極深魔性已經被白衣大士自他化自在天中勾引下來。

  因李鄲道心境圓融,難以入侵,雪山童子重新煉形,反而心思純凈,為先天之神祇,魔念更難入侵,因此反而鉆入了劉長生體內,化作一道魔劫。

  而李鄲道南飛,回到麻姑山玄真道山門,將跟著自己的小精靈安放在此。

  此時麻姑山上香火不錯。

  李鄲道將周身二十四景諸神都在此立廟造像,此時便多有感應。

  憑借十二因緣,以香火為媒介,自有靈應萬千,分像信徒,觀人道萬千。

  只是此時山門反而沒有什么本門道人在,倒是在這里掛單的,上山游玩的游客,暫住讀書的書生,學醫論道的清客,有許多。

  山門下也形成了廟會,山下百姓大多也被帶動,除了種植糧食桑麻,也有種藥材的,種甜瓜的,種菜頭的,賣粉面小吃的。

  李鄲道當初向財神爺要過一份祝福,因此麻姑山下百姓過得并不算差,況且,這里是李鄲道內景福地,勾結外景所在,自然風調雨順。

  進入仙壇福地,李鄲道又見著了那幾畝福田,上面的仙糧俱已經成熟,這還是開府立派之時,百谷仙子所種。

  李鄲道花費了些時間將其收割,又花費時間將其再種下去,又開拓七八畝地,將自昆侖蟠桃園中的桃核種了進去。

  此前種的那顆葫蘆子,此時也長成了藤蔓,結出了七朵花。

  “難道還真的是葫蘆娃?”

  將天地靈根自肚臍處連接福地,內景與外景元炁交換。

  李鄲道如今已經是陽神,此處道場自然要受益。

  卻見大量元炁自武夷山龍脈涌入麻姑山。

  同時整個撫州大地的氣運為麻姑山所鎮壓,正是為李鄲道陽神道行所攝。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李鄲道自上次地仙在麻姑山交換了一次元炁,后來卻一直在外奔波,不過如今倒是得空。

  正好自西王母那得了元始真王之法,可以刻錄到鎮山玉書之上,留下一道傳承。

  此時李鄲道的內景不斷和麻姑山外景重合,便是日月星辰之華光,也為之傾瀉。

  在外界百姓看來,便是麻姑山出現了奇觀。

  當下許多文人騷客在此作下游記。

  天才一秒:m.dddbiquge.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