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七三七 當世顯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之后

  李鄲道帶著傅奕到太醫署,只見孫真人正坐著那里,旁邊巢老頭正在跟著講著如今朝廷的防疫情措施。

  大旱必定有大疫,這是歷史規律。

  興亡百姓苦不是說著玩玩的。

  “如今陛下移民各地,最怕有瘟疫在遷徙中傳播。”巢元方道。

  孫真人正在嘗著著孟詵做的“避瘟湯”。

  這湯可以增強人體衛氣,不為邪氣所乘犯。

  就跟怕中暑喝苦涼茶一個道理。

  孟詵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年輕,拜孫真人為師是屬于帶藝投師的類型。

  這位是唐代醫家大拿,著作是《食療本草》,認為治病于未發之時,平常少吃湯藥,是藥三分毒,講究以食作藥,如此達到無病的狀態。”

  這位可是孟子31世孫,儒家的寶貝,后世太白山下孟圣堂,也是他所建立。

  還是個進士。

  如今也算是叛逆了,不在家學著詩書禮易春秋,跑來給孫真人做徒弟。

  孫真人如今的三個徒弟,一個初唐四杰盧照鄰,一個日后的孟子后裔。

  反而李鄲道之前籍籍無名,沒有資本,結果做了這兩個人的師兄。

  孟詵也擅長做飯,不過孫真人覺得他做飯的手藝可以跟李鄲道學學,李鄲道做飯在孫真人的印象中,沒有什么人比得上的。

  李鄲道做飯的手藝是四分天賦,三分來自煉丹制藥的參悟,君臣佐使,三分是食材本身的獨特。

  “瘟疫可防。”孫真人已經提出“病從口入”的概念了:“不吃生水,不吃生食,這些就能防住一半瘟疫。”

  孫真人喝完避瘟湯點評道:“你這避瘟湯也只能給給達官貴人喝。”

  孟詵不解:“為何?”

  “流民多饑,一餓生百病,元炁少了,瘦得好似干尸一般,喝這個怎么能激發自身衛氣來抵擋瘟疫呢?”

  “對!”李鄲道一進門,就聽到孫真人說這話,不由感嘆道:“還是師父您知道疾苦。”

  “貧道這一路上詢問饑民百姓收錄了三十幾種野菜,跟他們的處理方法。”

  卻是直接將稿子交給李鄲道:“你看看。”

  李鄲道看著,其中不少是常見的,比如蒲公英,婆婆丁,還有狗尾巴草。

  “師父算是功德無量了。”

  傅奕聽聞,也拿來經手一觀,感嘆道:“孫真人真是一心濟民。”

  孫真人對傅奕其實此前就已經見過,只是并無交情。

  但是現在有了。

  “忘了向師父你介紹了,這位是太史令傅奕大人,精通天文地理。”

  孫真人立馬笑了:“就是那位寫《請廢佛法表》《請除釋教書》的那位傅反佛?”

  傅奕嘆道:“正是老夫了。”

  孫真人請他上座,這是個朋友,能處。

  其實傅奕上書,李淵并沒有完全認同,也沒有完全不認同。

  他認為出家人太多了,但是真正的出家人少,大多數是“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茍避徭役,妄為剃變,托號出家,嗜欲無厭,營求不息之輩。”

  無論僧道都一樣。

  不過由于認老君為祖了,所對道門針對不明顯,對佛門針對便明顯了。

  “今日朝堂上李大夫的話,讓我感觸頗深,他說和尚如果尊崇禮義,愛國為民,不違法犯紀,又何必廢用佛法?”

  “朝廷要廢的佛,是那些橫征暴斂,兼并土地的佛,不是勸人向善的佛。”

  孫思邈笑道:“這個徒弟我也沒有教多少,他說三教合流,要將佛教歸化本土,脫胎換骨,我也不覺得他離經叛道。”

  傅奕聽得有意思:“我還以為孫真人您也這樣想。”

  孟詵作為儒家子弟,聽聞三教合流的話:“三教合流,尊誰的經呢?”

  “是尊老莊?還是論語?又或者佛門的金剛經?”

  “三家教義怎么統一?別倒是儒家喊打,道家喊打,佛家也喊打,朝廷也喊打,別搞出個四不像來。”

  孟詵說的有道理,歷史上很多邪教,都是以三教同尊,甚至五教同尊。

  將圣經,佛經,儒家經典,道家經典,甚至古蘭經,東拼西湊,搞出個洋土結合起來。

  這肯定是人人喊打的。

  李鄲道卻沒有強行想把他們扭合在一起的想法。

  不過對這個師弟的提問也放著心上。

  “他們想信什么信什么。”李鄲道笑道:“大多數百姓而言,拜佛也好,問道也好,其實就是求個心安,信什么又不是罪名。”

  “能引人向善,教人開悟就是最善。”

  “沒必要信佛的,讓他也信道,信道的強行讓他信佛。”

  李鄲道說了,但似乎沒有說。

  孟詵卻被忽悠住了。

  李鄲道接著跟著孫真人報喜:“皇帝把太白山封給您了,又打算給您封個官。”

  “您先別急著拒絕,做那些言官,或者政官,估計您也不太樂意,太醫署對您也太小,施展不開,我的意思是將太醫署自太常寺中專門分出來,搞個太醫寺。”

  巢元方當場站起來:“要是成了第十寺,那就是大善了。”

  孫真人問道:“這就是你說的讓醫學成為當世顯學的事情?”

  “上陣父子兵!”李鄲道嬉皮笑臉:“我資格不夠,還得仰仗您老人家。”

  孫真人點頭:“我先領著修藥典的事情,若是皇帝問起來,我便領著這件事情,但能不能成就不清楚了。”

  傅奕道:“老夫會幫孫真人說話的。”這是表態了。

  孫真人是個喜歡清凈的人,不過既然李鄲道開口了,他也不會不理會。

  反正如果是做什么言官,或者外放做知府之類的,或者到太學當老師什么的,孫真人肯定不會答應的。

  李鄲道當下給規劃了,太醫寺結構。

  跟其他九寺差不多。

  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正二人,從五品。丞六人,從六品,主簿二人,從七品。

  這些是主管行政的。人事調度的。

  而后有:大小方脈科、針灸科,兒科,婦產科,醫藥科,五官科,瘟疫科,咒禁科,雜病科,畜牲科。

  一共十科。

  每科設立主任一人,為正七品,副主任兩名為從七品,官醫師四名為正八品。

  而在各地,每府,州,之地設府醫院,在縣設縣醫院,縣醫院院長可和縣尉同級,為九品,各類醫師,享受流外待遇。

  府醫院院長享受七品待遇,然后還有一些名醫圣手,在內任職,可以有“從八品”的待遇。

  而太醫署專門分化出來,只管教學,將培養的大夫,輸送到各府各縣去。

  而且要行醫,就要取得行醫資格。

  不過由于協和社團許多人半路出家,這個行醫資格,又是分數個等級的。

  赤腳醫生只要考最低級的就行了。

  但是要進縣醫院,或者府醫院,就需要中級證書,甚至高級了。

  就跟后世考執業醫,和評職稱一樣。

  不過這一套要執行下來,起碼要二三十年。

  請:wap.shu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