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五八二 論道胸中五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之后

  “師父,五臟設五岳真形,五岳設金闕,闕中居神靈。”李鄲道詢問著地仙之道的修行之法。

  “原來你是走這個路子。”孫真人跟著李鄲道騎著獅虎二坐騎,一邊前往終南山,一便討論修行。

  李鄲道初入地仙,倒不是很懂。

  “師父是什么路子?”

  “我因施藥救人,便多有藥炁,或合五德,便有五片靈芝,各具五色。”

  “根據《太上靈芝草品》所言,竊以延命之術,本因餌藥長生。”

  “故內培寶藥,靈芝生芽,節上長節,如華蓋爾,取其九品靈芝最上一節,為之最玄,最妙,采煉生玄,摶成胸中五炁,最得養生竊命之功。”

  “而靈芝,又分五玉芝,五帝芝,五方芝,五精芝,五靈芝,種種,不下于百種。”

  “我便是尋得了五精芝,借天然藥芝之形,外服餌,內培藥,真形,假形,一同煉之。”

  孫真人道:“靈芝變作靈根,有千年樹木大,便生出芝林來,林中采藥人,便是元神。”

  “原來如此。”

  “而為師每每治病救人,德行,福蔭,便促使靈芝長大,為師之內景,便是一藥園,藥谷一般。”

  “你若修廟,便是煉神之道,自然是神仙功果,內景有廟,外景也需有廟,必然要世間人供奉你,尊敬你,贊美你。”

  “先修神仙功果,再修天仙功果,錯不了。”孫思邈道:“只是你之道,比我之道,還要麻煩些。”

  “原來外面也要廟宇供奉我。”李鄲道被點明了。

  “所以我開派,成為祖師,卻是個正確選擇。”

  “那還有別的修法嗎?”李鄲道問道。

  “自然有,還有五色龍珠法,孕育玄珠,生出五色神龍,需要尋五種靈珠修行。”

  “或者五方神獸法,需要借五種靈獸的炁修行,上等如麒麟朱雀之流,或者為青牛,赤駝也可。”

  “核心還是五炁,但因法不同,便手段不同,或者所證之果不同。”

  “比如五谷,五果,五土,五味,歷代也有人以此為立意,修出五炁。”

  “當然除去五行,也有人證“一點紫。”

  李鄲道問道:“什么叫一點紫?”

  “便是紫炁,無論是心肝脾肺腎,他不修其形,只修一點紫炁,紫炁乃是源頭之炁,可化陰陽,陰陽參差,變化無窮,乃是最上等法。”

  孫思邈開口道:“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凕涬大梵之祖,凝神結胎,名日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

  “這一點紫,指的便是混虛之炁。”

  李鄲道一聽,便覺得此法虛無縹緲,要得元氏始真王之道,不若從有處可尋處修,老老實實修五行真炁,不去追尋這一點紫。

  李鄲道卻是忘記了,此前鐘離權便說過,他傳李鄲道之法,乃是得自元始真王,元始真王傳于西王母,西王母傳于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傳于鐘離權,鐘離權又傳了李鄲道。

  當然,原本是該傳呂洞賓的。

  鐘離權傳的是內丹之道。

  李鄲道的內丹之道不如外丹之道厲害,內丹之道急不得,二十年小成。

  李鄲道雖然天才,借著煉神之道先一步突破地仙,對內丹法有所增益,卻也不可一日而成。

  “如此說來,內丹法是簡化的元始真王之法,其實只是一個開始。”

  李鄲道又詢問了孫真人如何摶煉五炁的問題,孫真人也一一回答了。

  而孫真人也有時候會問李鄲道,李鄲道所學頗多,只是不能融會貫通,但也多能給孫真人一個解答。

  二人亦師亦友,自往終南山而去。

  一路上最得好處的,其實是馱著孫真人的那只母虎,聽得李鄲道和孫真人論法,印證修行,也算一個記名弟子。

  至于小獅子,他是不怎么稀罕這個的。

  那母虎為多聽一些,故意慢了腳力,太白山離著終南山不過四百里地,按照其速度,縱然考慮平穩一些,卻也只需要一個時辰便可到達,此時卻走了兩個多時辰,還沒有到達。

  不過二人也沒有催促。

  等著到了終南山,已經是將近黃昏,南山如火,一為夕陽所染,二是綠樹不能常青者,已經葉子便黃,變紅了。

  山上可見宮觀,燈火通明。

  終南山上多隱士,所謂終南捷徑不過如此,李太白都要走終南捷徑。

  而終南捷徑繞不過樓觀道,可見此皇家宮觀之權勢。

  “武德皇帝追認老子李耳為祖,但畢竟是西涼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后裔,本欲直接追認皇帝,但還沒有編造出嚴明的譜系出來。”孫真人雖然樓觀出身,卻也直接掀樓觀的老底。

  “不過他有意推崇我道教,是一件兩合兩利的事情。”

  李鄲道可是知道,后面這里可是建了玄元皇帝廟的。

  “走吧,上山去。”

  “咱有師祖嗎?”李鄲道問向孫真人。

  “貧道師父是一位仙姑,貧道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貧道自幼體弱,一日不食湯藥,便要死要活一般,貧道家境不算富裕,父母雖然是氏族出身,卻也不足以供養貧道長大。”

  “便送到了終南山上一位仙姑處,這位仙姑慈悲,經常施藥,因此肯照顧我,教我醫藥之理。”

  “那師祖呢?”

  “飛升了。”孫思邈道。

  “那時道觀零散,還未報團,雖然以樓觀道稱之,卻注重實修,成立宗門,整合終南山諸多道統分支,還未到五十年。”孫真人回憶道能。

  “樓觀道掌門岐暉子或可證天仙,其有扶龍庭之功,以一己之力,化樓觀為天下道門魁首,對抗龍虎山。”李鄲道至今還記得那年在涇渭分明之處,岐暉子揮劍,將妙善和尚打得無招架之力。

  然而未到其半山腰,便有弟子攔路:“兩位高道,再往上便是道祖圣跡,我樓觀重地,還請下了坐騎,步行上去。”

  李鄲道和孫真人對視一眼,落下了獅子,老虎。

  能馴服此種異獸為坐騎,并非無名之輩,因此樓觀道的弟子很快就認出哦鄲道和孫真人的身份,請著李鄲道二人先到宮觀處稍微等待一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