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五三八 我不是你的幽精魂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之后

  跟著張天師聊過之后,李鄲道便去了藏書閣。

  藏書閣內藏道經七千八百多卷,其他書籍一萬兩千多卷。

  其中老子一書,便有金文,帛書,竹簡,金頁,等數十種版本。

  其中更不乏龍虎山歷代真人真跡。

  除卻道經,還有符圖,神仙畫卷,雜類小說之流。

  因此藏書閣,龍虎山便是依靠石洞而建,以天然石洞作藏,通風防火,防潮防霉。

  這洞據說是當年祖天師結廬煉丹所留,也是福地。

  李鄲道除卻不可見《太清玄元經》,太平經原本張子祥張天師都給了李鄲道借閱的權限。

  更有祖天師的老子爾想注原本。

  古文龍虎經原冊。

  算是大開方便之門給李鄲道,并沒有藏著掖著。

  李鄲道也承情,將自己煉丹制藥的心得,協和編寫的教學冊子,以及三陰戮妖刀炁的修煉方法。都拿了出來,放進了藏書閣中。

  《正一法文經章官品》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閱箓醮儀》

  《正一出官章儀》

  《太上正一閱箓儀》

  《正一威儀經》

  《正一指教齋儀》

  李鄲道拿著張子祥天師給的書單目錄。

  隨手翻開一篇:“是以圣人立教,遷善伐惡,化惡伏善,其化用不一者,皇關人情之有淳薄,風俗之有興鄙。人淳則滋章不行,酆薄則法令競起,教以順民,化以從俗……”

  一時間竟然就被吸引進去了,這篇講的正是圣人設教的初衷,自己開府立派,或許也要以此為核心思想。

  若是尋常小說,入了藏書閣,必然有看門大爺,必然有其他人不可學成,且威力巨大之殘篇。

  但本書不搞這一套。

  李鄲道又何須那些什么秘法經文?

  他要的是“道”

  求道,修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每個人的道都不同。

  李鄲道需要好好沉淀一下,縱然一直含著口號:“大道也不遠于人也。”

  但如何施展開來,卻是個難題,太上設教,是個不錯的法門,設教的門坎低,比造反來的成本也低。

  如老子之于道教,孔丘之于儒教,釋迦摩尼之于佛教。

  李鄲道設教,就必須要著書立說。

  不然不可立也。

  因為古代的生產力,和經濟體系,都不大適合星火的變革,一昧的追求后世的狀態,不過是空想主義。

  但大夢千年給李鄲道帶來了跨越時代局限性的目光視角,李鄲道也不能裝憨,故意將其蒙蔽,假裝不知道。

  只是,推翻封建皇權,第一個就是要推倒封建神權。

  還是說堵不如疏,建立一個理想的大道社會?

  若說理想社會,儒家的設想不比后來差。

  說是改革,其實不如說,還是以傳統文化為骨,政治文化搭臺,從古至今,也沒有什么變過。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是變了一個形態存在。

  只是如何謀求時代的局限性中,展開一些有跨越時代意義的發展,還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大唐是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這不是假的,但如何維持住這個中心。

  或者說在變革皇權,臣權,乃至神權中。維持住這樣的繁榮。

  只是可以保證,百姓吃飽,穿暖,無有疾病吧。

  戰爭的話,說實話,沒有戰爭是不可能的,唯有發展兵事,才能維持繁榮。

  這些東西,是沒有前人總結的,只有靠自己悟的。

  李鄲道看的不止是這些關于授箓,的箓文,更看的是道教自五斗米教以來,到天師道,太平道的變革。

  尤其是太平經秘文,深得李鄲道之心。

  “古者神人自占是非,得與不得,其事立可觀也。不但暗昧,昭然清白。”

  “神道至眾,染習身神,正心意,得無藏匿。善者出,惡者伏,即自知吉兇之法,如照鏡之式也。”

  “於此之時,賢明自安,時不再來,物不重應。乃得獨盛,洽遠方,故事見,其應見,慎無拒逆,撰以為寶器,可謂得天地之心意矣。”

  李鄲道漸漸心湖中心蓮再次開始涅槃,心湖鏡子下諸多魔鬼蟄伏,一點性光重新包裹住李鄲道的陽神。

  墜落至淤泥深處,再次發芽,萌動,這是李鄲道心湖蓮花第二次涅槃。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黃天已死,赤天當立”

  “五行四時之氣,內可治身,外可治邪,故天用之清,地用之寧。天用之生,地用之藏,人用之興,能順時氣,忠臣孝子之謂也。此名大順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道。故道為仁賢出,不為愚者生矣。”

  “道為仁賢出,不為愚者生。”最后一句立馬將李鄲道點醒。

  只見蓮花暫放,性光大明,李鄲道元神遁出,渾身七彩毫光,好似鉆石璀璨。

  滿室生香,龍虎齊鳴,更有靈芝生于石壁,金花墜于虛空。

  “幽精,幽精,幽精何在?”

  人體三魂,胎光乃是嬰兒隨生,又名人魂。

  幽精乃是地魂。

  爽靈乃是天魂。

  李鄲道此時悟道,立地成就地仙,便覺缺失地魂。

  頓時呼喚地魂。

  只見陰冥地界,鬼神哭,天降血雨,陰風呼嘯。

  只見幽幽黃泉之上地藏王菩薩,太乙救苦天尊,酆都北陰大帝,泰山府君,乃至后土地祇,此時都為之側目。

  “幽精何在?”

  李鄲道元神之聲,響徹九天十地。

  連著龍虎山天師張子祥都驚動了:“他這樣搜尋地魂?不怕惡了陰冥古神,將他地魂拘拿而去。”

  然而一只小獅子自虛空出現,奔入陰冥。

  低伏于太乙救苦天尊座下,道:“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薅了薅小獅子的毛:“你且繼續向他引道,給他個人間閻羅之位。”

  “是。”

  小獅子說罷便自黃泉之中叼起一和李鄲道七八分像的惡鬼,吐出一口清炁:“醒來!”

  那惡鬼便不再掙扎,原來竟是李鄲道的幽精魂。

  幽精魂騎著小獅子返回陽間。

  李鄲道見小獅子馱著另一個自己上來,面露微笑。

  “鴻蒙未判初,天地分清濁。”

  “道法闡自然,教化生靈明。”

  然而幽精魂卻恍惚道:“我不是你的幽精魂,你的幽精魂不是我,你不是李鄲道的胎光命魂,你不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