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一九八 性情大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成為了道醫之后

  “你別管我怎么進去的,好兄弟,若是你有一個進入洞天福地的單獨入口,你會怎么做?”

  “偷偷發大財!”李鄲道眼睛亮起來:“看來哥哥你是發現了地肺洞天所在啊!”

  “地肺洞天,說是在終南山,那也是樓觀道的地盤,你是怎么進去了,沒有被發現?”李鄲道問道。

  “是地肺洞天,在地震中,由于地理風水改變,偷偷生出了個葫蘆口來,別人不知道,就我曉得入口。”

  “哥哥怎么告訴我了?”

  “我是散修,自然要尋求合作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就跟弟弟你比較相熟,也信得過,別人就不一定了。”

  劉富道:“唉!咱們兄弟二人的交情,若是再有問題,我也就認了。”

  李鄲道聽了,立馬道:“絕對無事,此事絕對不傳六耳,不過我也不曉得洞天到底有什么好的,哥哥應該已經體驗過了,可以講講嗎?”

  “洞天之內,其實大致和外界沒有什么區別,不過別致幽靜,我所見之,有溪流東源,亂石參差,外界已經是秋冬,內里山花爛漫開,最主要的是,有一地乳石,如同大盆,盆中有地乳,地乳上有氤氳之息,好似仙氣,聞一口,就覺得精神亢奮。”

  “運行真炁,更是比外面快上三四倍不止,可惜那些地乳,舀起來就汽化了,根本帶不出來。”

  李鄲道思考不得,覺得可能劉富是碰到干冰了,畢竟仙氣就是干冰。

  再看那塊如拳頭大的石頭,并不覺得是什么寶貝,更覺得是劉富在試探自己,拿了塊試金石。

  李鄲道連仙丹的下落都隱隱猜到了在哪,再者地肺洞天,在外人看來很是了不得,但李鄲道若是正兒八經的拜山,認宗,若提出想要進去,還真能進去。

  果然劉富看李鄲道不為所動,當下就道:“小兄弟怎么不為所動啊?”

  “不瞞著兄長,弟弟我拜師孫思邈孫真人,也是樓觀一脈的,終南山算是自己家的東西,哥哥能進去就進去,不要聲張,不然只怕小命難保。”

  李鄲道說完,劉富臉色就僵住了:“兄弟不早說,倒顯得我小氣吧啦的。”

  李鄲道直接道:“想來哥哥一路上風雨奔波,受盡冷眼,已經不大相信人心了,對我有些提防也是正常的。”

  “唉,真是羞死我了!”劉富把石頭一扔:“這只我在路邊撿著防身的罷了。”

  劉富道:“還請到里面說吧。”

  “我確實是被卷到了戈壁去了,只不過不是靠我自己走出來的,我是被帶出來的,不是什么商隊駱駝,而是一個胡人,那人金毛金須,說著我聽不懂的話。”

  “而后,就有一個人做的譯者,說此人是大食國來客。”

  “然后呢?”李鄲道對外國人倒是很感興趣,大食國,就是阿拉伯。

  “他要我做隨從,但是路上我發現他們在記錄山河圖與,我就覺得不妙,逃了出來。”

  “這也不是什么事啊!你去報官啊!”李鄲道說道。

  “是金礦!戈壁上有金礦。”劉富激動道:“在陽光下,都是金光閃閃的!”

  這下子李鄲道就來精神了:“這可是殺頭的買賣,難道我們還能私自開礦不成?”

  劉富拿出一塊原始金礦石來:“我只拿了一小塊回來,做東山再起之本,但是那邊更多。”

  “你別激動!”李鄲道說道:“好好說話,再大的金山,也輪不到我們啊!”

  “但是不能被別人占了啊!那里是大食和吐蕃和大唐的邊境交界之處,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啊!”

  “別急,讓我掐指算算。”現在才什么時候,這仗要打還得幾十年后了。

  “怎么樣?我們組只商隊,從絲路西去?”

  “去不了!哥哥!”李鄲道給劉富潑冷水:“戈壁危險!而且你也說了,那邊是大食,吐蕃了,三不管的地帶!”

  李鄲道再算算,西域諸國后世幾本沒有一個存下來的,都變成沙漠了,萬一去的還是什么類似于羅布泊禁區的地方,那不得死在哪?

  還是那句話,自己不熟悉的賺錢方式,不要盲目跟風。

  劉富道:“那個大食人怎么說,我們不去采,也不能叫他得了便宜去!”

  李鄲道摸摸自己的下巴:“有緣遇到他再說吧,反而是哥哥你,以后怎么說?還是去做貨郎嗎?”

  “我是算了,我打算看看跟著大商隊,走兩年。”

  看來劉富對金礦還是不死心,也對,誰對金礦會無動于衷呢?

  李鄲道也不多問:“今天的事情,全當弟弟我沒聽過!這些錢,哥哥先對付幾天。”

  “我之前還有積蓄放著,現在去取出來,不用弟弟的了。”劉富道:“就此別過吧!”

  劉富一走,李鄲道就嘆了口氣:“性情大變啊!”

  將賬目盤著算了幾遍,收了心,定了神。

  將店鋪門關了。

  李鄲道就回去了,估摸著木椿子也該打探完畢了,是該去問問了。

  回去路上,又看到了八戒和尚:“今日不是叫你來吃飯嗎?怎么不來?”

  “回師父,我自己討得了一些素凈齋飯。”

  李鄲道頓時板起臉:“為什么去討食?自己沒有能力賺取嗎?你掃了街,我給你飯吃,這是應得的,為什么非要討食?”

  “你要修廟,也是要自己去賺的,人家主動愿意給,那是例外,你去討做什么?”

  “這個……”這又給八戒整不會了。

  “不要隨意去討要百姓的東西,你干了這一天活,賺多少?他們賺得比你還少!憑什么你去討一討就能拿到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財富?”

  “這是布施功德,布施有大功德!”八戒道:“這是發散善心,鼓勵眾生得出善念,為菩薩乘。”

  怪不得叫心地善良的人叫菩薩。

  李鄲道卻不同意:“你需要同情嗎?你值得他們發散善念嗎?將自己那點吃不飽的東西,還給你吃?這種善念你受得起嗎?”

  “為什么不是你布施他們?你得菩薩乘?你用你僅僅賺來的那幾個錢,去救濟那些人。”

  “這!”八戒陷入深思:“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是他常常聽的話,如今想來,確實有些不妥。

  李鄲道又問:“你知道迦葉乞食最窮苦之老婦人的故事吧?”

  “阿彌陀佛,此乃佛諺。”

  李鄲道說道:“三觀不正,你好好想想吧!人的窮苦是生來注定的,還是被剝削造成的,是要考布施和尚得天人道,還是靠自己勤勞,能在人間衣食無憂?”

  “自食其力,一日不勞作,一日不食,莫要去討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