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七十章 造車計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會展帝國

  吃完飯,兩人本來是約好去看電影的,但唐林妍做生意心切,要馬上開始收集資料了解市場,劉威就送她回訓練基地。

  兩人來到總經理辦公室,排排坐在一起,打開電腦在網上搜索資料,一邊看一邊討論。

  今天是周六,唐林妍的老爸不在辦公室,所以兩人隨心所欲,行動自由。

  不過就算她老爸在,恐怕也會找個理由就獨自離開了,因為他對劉威挺滿意的。

  這年輕人不僅是自己的大客戶,還把事業做得這么大,最近又帶著自己的女兒賺了700多萬,女兒又這么喜歡跟他在一起,這樣的女婿去哪里找?

  唯一不太滿意的地方是這小子似乎身邊的女人挺多,遲遲不肯跟自己的女兒確定關系。

  不過想想也沒辦法,他還不到24歲啊,這個年齡的小男生誰能定下心來?

  再說吧……

  劉威和唐林妍討論到黃昏,一個大致的行動路徑已經出來:

  唐林妍先租辦公場地,把公司注冊好,再考察市場上現有的做高端攝像頭的公司,找到它們的供應商,然后跟供應商談,讓它成為自己的代工廠……

  同時注冊商標,招聘人員,組建公司的銷售團隊、售后團隊和研發團隊……

  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唐林妍和劉威各出750萬元,唐林妍占51股權,劉威占49的股權。

  很明顯,按照這個行動路徑唐林妍要承擔絕大部分的事情,劉威基本充當幕后投資者的角色,類似于天使基金。

  但要知道,唐林妍的背后是一個大型安保公司,她其實只是負責決策,旁邊有大把的人可以供她差遣。

  劉威如果也參與決策,兩人勢必會因為某些事情產生分歧,進而產生爭吵,影響兩人的感情。

  這就很沒必要了。

  劉威有自己的事業,有大把的事情要決策,何必要插手紅顏知己的事業呢?還不如退出決策圈,兩人始終保持美好的關系。

  還是那句話,因為他知道唐林妍這妹紙的能力不錯,只要她肯做,結果就差不到哪里去,所以才放心當甩手掌柜。

  如果換做是能力不行或者人品不好的合作伙伴,劉威連一分錢都不會投,更不用談如何合作了。

  晚上,劉威開車回家。

  在路上,他默默地在心里計算自己到底有多少資產,給了唐林妍750萬之后,他手里的現金很剩多少。

  在公司資產方面。

  威牛幣價值5個億。

  到8月1號為止,公司從威牛汽車大賣場和威牛名牌折扣大賣場這兩個品牌展會上大約賺了1.5個億。

  同時,買下三間辦公室花了2000萬,跟協會買下名牌折扣展花了500萬,投資《沖刺吧哥們》花了1200萬,投資《七經八脈》花了2000萬,總共花出去的資金是5700萬。

  所以公司目前的現金大約是1.5個億5700萬接近一個億。

  而《沖刺吧哥們》第一季從目前的播出效果看,威牛控股至少能收回5000萬現金。

  《七經八脈》按照上輩子的效果來估算,大約能收回一個億。

  三間辦公室就按照買入的成本價算2000萬。

威牛控股的凈資產大約是:5億威牛幣1億流動資金2000萬辦公室5000萬新綜藝分成1億《七經八脈》分成7.7個億  按照股權比例,屬于劉威的是7億,屬于陸偉的是1億、

  這是公賬上的資產。

  在劉威的個人資產方面,他原來炒股賺了1200萬,從2007年一月份起每月給自己開工資100萬,他的總資金應該是2000萬。

  扣除買房的180萬,分期付款買車的60萬,送葉小潼豪車的160萬,送出禮物的70萬,跟堂弟劉文富辦快遞公司的100萬。

  他應該還剩1400萬,足夠拿出750萬給唐林妍了。

  因為他的工資是直接從財務打進卡里的,他的消費也是直接刷卡,所以他并不知道確切的余額,只能如此估算。

  不過這樣一算他就放心了,幸虧錢是夠的,不然他得讓公司來一次提前分紅。

  算完這些,劉威自己也暗暗驚訝,沒想到走出校園才一年,他的資產已經高達7億了,雖然其中的大頭是威牛幣,真正拋出去會有一定的縮水,但這個戰績也很讓人驕傲了。

  不說別的,他如果把威牛展覽的一半股權賣給杜奇峰,這一筆就能拿到五十億,那就更加炫目了,只是他為了長遠的考慮,放棄了這個短期誘惑。

  不過,這樣一盤點,他發現自己有兩件事是接下來要重點去做的:

  第一,公司賬上的近一個億現金要找項目投出去,不能老是閑著不用。

  展覽公司是輕資產公司,不需要持續的基礎投入,但只要展覽正常舉辦,每個月就有2000多萬盈利進賬,所以現金很容易累積。

  第二,要著手把威牛控股打包上市。

  像威牛控股這樣,每年就算只有5個億的盈利,市盈率按30倍算,市值也能達到150億以上。

  如果按照互聯網高科技公司的市盈率來估值,上市以后被炒到300億的市值也不是不可能。

  300億和7.7億,這差別就很大了。

  他正想著,這時手機鈴響,他拿起一看,是猛南電池的少東家曾俊打來的,兩人幾個月前在杜莎莎的家里見過一面,互留了聯系方式。

  “劉威,你最近混得風生水起啊,我在雜志上經常看到你和你的威牛幣消息。”曾俊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自己的羨慕。

  他和劉威以朋友身份交往,所以直呼其名。

  “一般啦,都是記者們瞎找新聞,見到一個新鮮的東西就撲上來到處報道……”

  劉威跟曾俊寒暄一番,話題轉到對方身上:“對了,我上次說的動力電池你有嘗試么?”

  “有啊,我已經弄出來了,而且改裝了一輛車試了試,動力還行,最高時速80公里,一次充滿電最大續航100公里……”名校理工碩士報出一連串的參數。

  劉威在上輩子雖然沒買電動車,但了解過它們的性能,他重生前的電動車已經做到最大時速220公里,最大續航600公里,不過凡事都有個開始。

  “我覺得剛開始有這種性能已經不錯了,把電池組增加一倍,續航也能增加一倍。”劉威開始憑借上輩子的記憶跟曾俊這個專業人士胡侃。

  “那肯定,但是這樣一來電池的成本就會增加一倍。”

  “隨著電池技術的提升,同樣的電容量,電池的價格也會下降。”

  “嗯。”

  “還有,電池的控制技術也很重要,你要確保電池組中某個電池壞了,不影響整個電池組的工作。”

  “劉威,這是汽車廠的事吧,我只管提供電池給他們,他們如何使用,那是他們的事。”

  兩人對動力電池展開討論,這時劉威已經到了家的樓下,他意猶未盡,繼續跟曾俊暢聊,兩人都情緒亢奮。

  等技術方面的事情聊完,話題轉入到眼下的市場應用,曾俊語氣一暗,道:“技術上的事對我都不是問題,我弄這些就像玩游戲一樣有趣,只是沒人用它們啊。”

  “不會的,你要堅信,再過幾年,私家電動車的理念就會深入人心,那時整個市場會出現爆發性機會,所有整車廠家都在搶動力電池,像你這樣早就在做技術儲備的,定能一炮走紅,你會成為巨富的。”

  劉威為好友打氣,雖然兩人只是短暫地見過一次,但因為氣場相投,兩人很聊得來,劉威已經把曾俊視為好友。

  “我是相信你說的前景,可我爸不這樣想啊,他覺得我是不務正業,放著手機電池這么好的市場不做,偏偏浪費時間去搞看不見影的東西。”

  曾俊語氣落寞。

  劉威在電話這邊不由自主地點點頭,他很明白曾俊現在的處境。

  可以試想這樣的場景:成功中年企業家在自己的廠區里面揮汗忙碌,指揮一車車手機電池裝車發貨,忙得不可開交,一轉頭,發現自己的高材生兒子正蹲在地上擺弄一輛玩具般的電動車……

  這時老爸多少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恨不得上前一巴掌將電動車拍爛。

  卓越者總是孤獨的,因為他們正在探索尋常人眼界之外的路……

  劉威在心里嘆口氣,用打趣的口吻道:“那你有空也去幫幫你爸的忙,就當做是休閑,工作休閑兩不誤嘛,呵呵。”

  “是啊,我也只能如此了……”

  周一。上午。

  劉威叫財務部經理把報表拿到總經理室來,他瀏覽了一遍,發現上面的數據跟自己推測的大致吻合,就交待財務經理一番,讓他回自己的辦公室。

  財務經理起身走到門口,欲言又止,神情有點奇怪。

  劉威注意到了,就問他:“有什么事就說吧,沒關系的。”

  財務經理道:“劉總,肇城汽車廠那邊的冠名費,對方到現在還沒付,我都催過對方的財物兩次,您要不要親自過問一下?”

  劉威隨口問道:“她們為什么不付?”

  按照春節期間劉威跟肇城汽車廠談好的條件,灰馬汽車的冠名費每場2萬,半年結算一次,也就是說7月份結清上半年的,現在已經是八月,對方相當于拖延了兩個月。

  不過,因為這事與大伯劉勇揚的仕途有關,所以劉威其實對這筆錢不是很在意,對方晚一點付,甚至不付,他其實都無所謂,不就是在車展的招牌上寫一個名字嘛。

  威牛展覽也不差這一百萬。

  當初他之所以非要收錢,是因為如果不收錢,肇城汽車廠說不定抓住這層親戚關系還要做別的推廣,如果索求無止境,那就麻煩了。

  所以這筆冠名費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財務部經理也知道這層關系,所以他也沒在第一時間把這事告訴劉威,而是拖到現在,事情似乎有失控的可能,他才說了出來。

  “她們說,她們公司現在資金很困難,給不出這筆錢。”財務經理道。

  劉威微微皺眉,這答復有點怪。

  據他所知,灰馬汽車這段時間因為威牛車展給它冠名,又表示接受威牛幣買車,所以知名度上升挺快,銷量比原來增加不少。

  劉威前些時候還聽堂哥劉振羽高興地說對前景很有信心,按理說肇城汽車廠的經營至少比原來好吧,怎么連10萬的冠名費都付不出呢?

  要知道100萬對于這么大的國企來說,就相當于普通人的100塊錢,如果現實生活中哪個人連100元的賬單都付不了,那他真的就很拮據了。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其實肇城汽車廠有錢,只是不想付給威牛展覽。

  不過這種情況就有點奇怪了,因為劉威的大伯劉勇揚在那里當副廠長,也就是副總經理,財務部的人難道連他的面子都不給?

  抑或是這本身就是劉勇揚的授意?那就更怪了。

  這事本來就是劉勇揚父子求劉威做的,難道過河拆橋,連親人間的面子都不講了?

  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么肇城汽車廠一定發生了什么事,現在連100萬都付不出……劉威推測。

  可大伯和堂哥為何不跟我說呢?

  劉威想了想,讓財務經理回去,自己拿起手機打給堂哥劉振羽。

  “喂,阿威。”劉振羽的聲音有點低沉,沒了以往的興奮。

  “我聽財務說你們那邊現在有困難,連100萬的冠名費都沒法拿出來?”

  劉威直言不諱,跟堂哥講公司對公司的事,沒必要含蓄。

  “是的,我們廠準備拍賣了。”

  “為什么?你們灰馬汽車不是賣得還可以嗎,怎么突然間落到要拍賣的境地了?”

  “主要是有筆5000萬的還舊借新貸款,銀行不肯再貸款了,我們也挪不出這筆錢,就只能拍賣股權。”

  劉威上輩子在叉車公司干過七年,對國企和銀行的這套操作很熟悉。

  很多國企其實已經喪失了還款能力,如果銀行硬逼它還債,它只能破產,員工大量失業,影響社會穩定。

  所以上級有關部門會從大局出發,跟銀行協商,借新錢還舊賬。

  比如企業下個月要還5000萬,但沒錢,銀行就先貸款給企業5000萬,把舊的債先還上,新的這筆貸款到時再說。

  形象點說,其實就是銀行在為企業續命。

  但這種續命企業的狀況通常是越來越糟,一兩年之后它可能要借6000萬才能還5000萬,并用多出來的1000活下去,那時銀行就尷尬了。

  如果繼續借給企業,銀行的風險越來越大。

  如果不借,企業立刻就會破產,銀行就會出現壞賬損失。

  有時候看這種關系,真有點相互要挾,相互博弈的意思。

  很明顯,跟肇城汽車廠合作的這家銀行想要止損了,寧愿接受5000萬的壞賬暴露出來,也不愿再給肇城汽車廠輸血。

  所以肇城汽車廠馬上就陷入了被動。

  而這種事往往會有傳染性,一家銀行選擇止損,其他銀行也會紛紛跟進,頃刻之間所有銀行都不再給這個企業貸款,而是開始上門要債。

  一旦這種群毆之勢形成,要么上級主管部門出面調解,要么企業只要破產拍賣一條路可走。

  “你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呢?”劉威問堂哥。

  “早點告訴你有用么?難道你貸款給我們?我跟你說這事,不是讓你為難么?”劉振羽苦笑道。

  “.…..”劉威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在上一世,肇城汽車廠被外地一家車企收購后,大伯劉勇揚提前退休,堂哥劉振羽去外地發展,輾轉幾處,后來的境況并不如意,讓人噓唏不已。

  在這一世,劉威自己先發起來了,他心里很不愿見到這種情況再度發生。

  但他能做什么呢?

  真的拿出5000萬幫肇城汽車廠渡過難關?

  可是,今年這樣做了,明年呢?

  這個公司陸偉也有股權,他不會同意劉威把這么多錢拿去做慈善,除非這筆錢能盈利。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讓這筆錢盈利,肇城汽車廠又能擺脫被拍賣的命運呢?

  劉威想起肇城汽車廠的產品系列中有一款七座小面包車,曾經賣得很火,但后來因為別的廠家推出了新品更好,現在這款車已經很少聽說了。

  如果利用現成的生產線,把外形讓劉振羽重新設計一下,裝上曾俊的動力電池,改成純電動面包車來賣,會不會有市場呢?

  或許可以賭一把。

  劉威頓時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堂哥,你們那款小面包車現在銷量如何?”

  “不咋地,一個月就賣一兩百輛,每況愈下,估計很快就要停產了。”

  “如果我出5000萬,承包這條生產線五年,你們廠就不用被拍賣了,你覺得廠長會同意嗎?”

  劉振羽想了想道:“我覺得會同意,但你承包它干什么,生產這種面包車不賺錢啊。”

  “堂哥,你設想一下,假如我們生產的這種面包車不用加油,免油錢,那些搞營運的人會搶著買么?”劉威開始開導堂哥。

  “那當然會搶著買,營運車輛最大的成本就是油錢,問題是,哪有不用加油的車?”

  “我想請你改造一下它的動力系統,讓它使用電池,車主晚上從家里拉根電線出來充電,第二天就能繼續干活了,你能辦到嗎?”

  曾俊現在搞出來的動力電池能到達續航100公里,最高時速80公里,在城郊已經夠用了,而且電池技術進步得很快。

  “你想造電動車?”劉振羽覺得不可思議。

  以前他也聽過電動車的概念,但印象中類似于大型玩具,在公園景區拉拉游客而已,他是第一次直面造市場化的電動車。

  “對。”

  “改造它的動力系統其實不難,可你從哪里找到動力電池?”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有個朋友能造出來。”

  “現在大家都住樓房,拉電線充電不太容易吧?”

  “我們先往城郊賣,那里的居民幾乎都住自建的院子,充電不是問題,而且城郊的人買這種七座面包車代步,偶爾運運東西,十分合用,你想想,這個市場多大啊。”

  劉威說著,自己都興奮起來,劉振羽被他描繪的前景感染,情緒也由最初的低沉變得高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