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06 民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瘋王

  朱器圾怎么突然間想到要來改進織布機,做成蒸汽織機呢?

  他主要是想通過蒸汽織機的應用和推廣來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改善民生。

  小冰河天災不斷,災民怎么活?

  這個問題,他一直在考慮。

  以他的能力,或許能養活一些,幾十萬、上百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他或許都能想辦法養活。

  但是,隨著小冰河天災的影響不斷加深,災民數量遠遠不止這些,而且,經過戰亂之后,饑民數量更是多到驚人。

  整個大明幾千萬甚至上億的人口,到時候恐怕大半都要淪為饑民,他一統天下之后,怎么養活這么多饑民呢?

  紅薯和土豆的種植和推廣,或許能解燃眉之急,但是,紅薯和土豆并不是萬能的,鬧饑荒的時候,人都要餓死了,紅薯和土豆是可以用來保命,但也不能天天吃。

  紅薯吃多了會燒心、反胃、腹脹、打嗝、放屁等等,土豆吃多了也會惡心、反胃,甚至中毒。

  所以,這兩樣東西用來保命可以,但不能當做主食來吃。

  這點,幾百年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后世任何一個國家載種紅薯和土豆肯定都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從沒有哪個國家把這兩樣東西當做主食。

  這點,朱器圾自然想過了,他一統天下之后總不能讓災民天天吃紅薯和土豆,吃得惡心、反胃、肚子痛,吃得人人打嗝、放屁,搞得臭氣熏天。

  沒人這么治國的!

  他還得想辦法來增加災民的收入,讓災民能自力更生,熬過這場天災。

  發展紡織行業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正是紡織行業的發展吹響了工業革命的號角,歐陸所謂的列強正是利用蒸汽動力大力發展紡織行業,生產出廉價的布匹衣物,迅速占領世界市場,積累了數不清的財富,也帶動了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

  紡織行業可不是單獨存才的,無論其行業本身和相關行業,那都是一條長長的產業鏈,能養活不知道多少人。

  比如,其行業本身,從種植棉花,到紡紗,到織布,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給海量的人口帶來收益。

  又比如,相關行業,從各種衣服到床上用品等各種相關產品的制造,到運輸,到銷售,也能給海量的人口帶來收益。

  更重要的,發展紡織行業還能變相遏制歐陸列強的發展,因為世界上的人口是有限的,對于紡織品的需求也是有限的,而這個時候,所謂的歐陸列強還沒有研發出蒸汽機,自然也造不出廉價的紡織品來。

  大明如果能先一步用廉價的紡織品占領市場,所謂的歐陸列強就會失去最重要的一個利益點,沒有了利益蒸汽機的發展就會失去動力。

  畢竟,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沒多少人會傻乎乎的去做。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發明織布機,生產出廉價的紡織品,就能使得歐陸列強對于蒸汽機的研發失去最根本的動力。

  沒了動力,他們蒸汽機的發展就會受限,而蒸汽機發展受限,火藥武器的發展也會隨之受限,一步落后就會步步落后,到時候,這個世界就是大明的天下了。

  當然,織布機也不是這么容易做出來的。

  很多東西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就好比朱器圾說的,織布總共就三個循環往復的動作,踩踏板,穿梭子,推篦子,聽起來好像簡簡單單,沒有一點難度,用三個蒸汽機來替代這三個動作好像也不難,貌似只要把小型蒸汽活塞做出來,裝上去就行了。

  但是,真正做起來就沒這么簡單了,一個全新的東西,在研發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踩踏板,穿梭子,推篦子,這三個動作的行程就不一樣。

  踩腳踏板,行程很短,大致踩下去一兩寸就行了。

  穿梭子,行程很長,布有多寬,行程就有多長,而布匹的寬度最少都在三尺左右。

  也就是說,穿梭子的行程最少也在三尺以上。

  而且,為了做出用途更為廣泛的布匹,這個行程往往還不止三尺。

  就好比被子,寬度就不止三尺,如果是手工編織出來的布匹,基本上都需要縫接幾下,畢竟人手的長度是有限的,兩只手操作的話,梭子根本就不可能穿過被子那么寬的布匹。

  當然,這個寬度對于蒸汽機來說是沒有限制的,三尺、四尺、五尺、六尺等等,都只是個行程問題。

  至于推篦子,這個行程,大致在半尺到一尺左右就足夠了。

  三個動作行程差距如此之大,做個多長的蒸汽活塞合適呢?

  難道,做一個兩寸長的,再做一個一尺長的,再做一個五尺甚至六尺長的,來代替這三個動作?

  這樣做顯然是不現實的,兩寸長和一尺長的蒸汽活塞還好說,以他們現有的技術水平做出來完全沒有問題,五尺甚至六尺長的蒸汽活塞做出來就費勁了,畢竟,他們連五尺和六尺長的炮管做出來都費勁,如果做個簡單的織布機都這么費勁,那就真有點得不償失了。

  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其實,并不難,只要動腦筋就行。

  行程并不一定要全靠蒸汽活塞的長度,還可以通過推動不同的轉盤來解決。

  比如,做一個兩寸左右的蒸汽活塞,力度是完全足夠了,不管是踩踏板,穿梭子,推篦子,力度都完全夠了。

  這種蒸汽活塞可以直接裝在踏板位置,用來踩踏板,也可以通過曲柄來推動兩個外徑在一尺又或者五六尺的轉盤,用來牽動梭子,推動篦子。

  這個完全是經驗問題,朱器圾隨便一提點,王徵等人便懂了。

  不過,還有很多其他問題,并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

  比如材質問題。

  蒸汽動力畢竟不是人力,他出力是固定的,并不會根據需求自動改變力度。

  這個力度對于材質就有一定的要求了,有很多部件,如果是木制的,根本就不能承受這種力度。

  比如說腳踏板。

  木制的腳踏板用腳踩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人都知道腳踏板的承受能力,不可能一直用大力去使勁踩,而蒸汽活塞就不知道這木制腳踏板的承受能力,它的出力都是固定的,試驗的時候,“踩”個幾下可能還沒問題。

  如果正式生產了,不斷用蒸汽活塞高速推動腳踏板,木制的腳踏板就無法承受了,可能,“踩”著“踩”著,腳踏板就斷了。

  所以,如果用蒸汽動力代替人力,腳踏板必須用金屬來代替木材。

  這或許就是后世的腳踏板全是金屬材質的原因。

  又比如支架。

  如果是人力織布,速度很慢,用木制支架自然沒問題。

  如果是蒸汽動力織布,速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快,木制支架就算能承受,那肯定也是搖搖晃晃的,這個也必須用金屬來替代。

  總之,設計和制造蒸汽織機并沒有這么簡單,耗費的時間那也不是一天兩天。

  好在這會兒朱器圾有的是時間,如果按歷史的進程,歐陸好像還要百余年后才有這個東西,他根本無需著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