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95章維護北美和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澳洲風云1876

  卞春松中將不但擁有迄今為止最豐富的裝甲兵指揮經驗,而且理論功底深厚,是裝甲兵高機動大縱深戰術理論的首創者,代表著大洋帝國陸軍裝甲理論一派,簡稱“裝甲致勝派”,是國際裝甲理論界兩個主流派別之一。

  另一派就是歐洲英、法、德等強國堅持的“步兵附庸派”,其坦克裝甲車的設計理念也服從了戰術理論,不追求高速度和高機動性,而追求大火力和重裝甲,能夠伴隨步兵進攻就可以。

  這些歐洲坦克普遍臃腫龐大,速度緩慢,可靠性差,大型巡洋坦克乘員動輒810人,最大的能塞進去14名坦克乘員,速度普遍只有每小時101公里。

  這些體積龐大,運動速度緩慢的歐洲坦克,偏偏要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參與正面戰場進攻,等于就是活靶子,怎么可能不損失慘重?

  坦克的正面裝甲再厚,充其量也就是0毫米頂天了,哪里能禁得住中口徑火炮的猛烈轟擊?

  高傲的歐洲人非常固執,非但沒有反思坦克作戰理論的利弊,反而從大規模使用裝甲坦克立場退縮了。

  很多德軍將領寧愿多增加幾個師的兵力,也不愿意使用這種的鐵罐子,頑固保守的理念,讓他們很難接受坦克裝甲車這種新生事物。

  如此昂貴的裝備,一炮下去照樣完蛋。

  德國裝備了大量的大洋帝國制式坦克,但由于不合理的應用,在戰斗中大量損毀,這不是武器裝備的問題,而是戰術思想的問題。

  弄清楚這其中的分別,有益于抽絲剝繭的分析出德國第一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將軍的真實意圖,避免誤判。

  以T獵豹中型坦克為例;

  “T”坦克全重6.5噸,采用大功率8缸9.4升柴油機驅動,功率6千瓦,乘員5人。

  主武器為一門60毫米4倍口徑短管加榴炮,一挺7.6毫米航向機槍,一挺1.7毫米車頂重機槍,創新性扭桿懸掛設計,每小時最大行駛速度達8公里,最大行程80公里。

  這樣的一款高機動性坦克性能優良,適宜執行大縱然、高機動穿插任務,充分發揮其速度快,火力猛,突擊能力強的優點,撕扯開敵人重兵集團的防御,予以沉重打擊。

反過來看  T坦克正面傾斜裝甲角度76度,厚達米毫米高硬度防彈裝甲,這相當于55毫米垂直防彈裝甲板的防御能力,在800米距離以上能夠抵御7毫米戰防炮的正面攻擊,側面裝甲具有防御0毫米炮彈攻擊的能力。

  但是在火炮密集的歐洲戰場上,60毫米和76毫米火炮裝備到法國步兵營,這些大威力火炮只要一發命中,那么伴隨步兵緩慢進攻的T坦克就是車毀人亡的結局,沒有第種可能。

  T坦克一旦高速運動起來,這些笨重的陸軍火炮根本就打不中,反而會被機動靈活的坦克一一摧毀。

  再看看德國進口的野狼輕型坦克,這家伙完全就是薄皮,最多只能擋一擋步兵子彈,遠距離上也能擋一擋重機槍子彈,在法制哈乞開斯0毫米速射炮口下,分分鐘被打成篩子。

  所以不是坦克不行,而是德軍指揮官陳舊的觀念跟不上發展,非要讓輕騎兵干重步兵的活兒,怎么可能不遭遇失敗?

  分析了德國高級軍官的作戰思想,再看看現實裝備。

  德國第一集團軍作為沖殺在前的先鋒,共計配備了0臺套各型坦克,其中T坦克約百余輛,野狼輕型坦克約00余輛,全都是一水的進口裝備,沒有德國生產的雜牌,可以說頂級配備。

從8月號戰爭爆發后  經歷一個多月的連番苦戰,第1集團軍坦克裝甲部隊損失慘重,平均減員/,也就是說各型坦克加在一起還有百余輛,其中作為主力的T坦克約40臺左右,不可能再多了。

  這清楚的說明,德國克拉克將軍是一個思想頑固保守的老派容克軍事貴族,在具有深厚軍事素養的同時,無法接受新事物,無法很好地運用裝甲部隊力量,只不過把坦克裝甲車當成沖鋒的重步兵使用。

  轉過來再看法國第六集團軍,總兵力約57000人,因為防御首都巴黎的因素裝備了各種重型,中型和輕型火炮,數量高達1.17萬余門,火力非常強悍,這也是他們敢于打算側擊德國第一集團軍的底氣。

  法軍火炮不缺,炮彈不缺,40多臺T坦克能起什么作用?

  即便高速穿插,那也是建立在強大的裝甲兵團實力基礎上,小刀子再鋒利,也不可能把大石柱子切斷了,雙方實力差了好幾個層級呢!

  因為裝甲兵團所謂的大縱深穿插迂回,分割切斷的戰術動作,根據作戰任務,還要保持一定的力量防止敵人反撲,而不是打完了就跑。

  所以,大洋帝國陸軍會在裝甲師編制內,裝備炮兵營,機械化步兵團等兵種,配合裝甲力量防御時抵擋住敵人的反撲,攻擊時擴大戰果。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切斷法國第六集團軍歸途的戰役目的,包圍而殲滅之。

  德國第1集團軍就沒有機械化步兵團的編制,步兵也不可能伴隨坦克裝甲車高機動突擊,僅憑兩個腿跑能累死都有。

綜上所述  吳佩孚少將提出的假設不成立,在上述三種情況中,只有第1種情況符合德軍當前的舉動;

  即德國第1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將軍壓根也沒有注意到側翼暴露在法軍面前,留給了法國人翻盤制勝的良機。

  雖然說德國軍官素質普遍較高,但是自1871年普法戰爭之后,時隔4年,德軍高級指揮官都沒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人數上萬的戰爭都沒有,更別說指揮數十萬人的戰爭經驗了。

在這方面  以大洋帝國和日俄美三國的經驗最豐富,在10年以內,都有大兵團作戰的指揮經驗,甭管勝負,最起碼指揮和組織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是有的。

  俄國人輸給扶桑人,扶桑人輸給米國人,米國人輸給大洋帝國,這形成了一個有趣的連環套。

  所以,用不著神話德國高級指揮官,他們也有犯錯誤的時候。

  現在的問題就在于,法國人能不能夠抓住戰機了?

  大洋帝國在歐洲前線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能夠第一時間傳回較為準確的戰場信息,但是相比較實際戰況,肯定有天的延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實際情況是法國人沒有抓住這次戰機,任由他從面前白白的溜走,而這就是下一步《戰役指揮學》要教導的內容了。

  如何從紛亂的戰場中找出重點,抓住關鍵?

  如何從看似無解的戰局中通過合理指揮調動敵人,創造出戰機?

  如何合理的調配手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

  如何正確解讀戰局,以宏觀層面來看待并引導戰爭的走向?

  如何提前布局,以達到最終的戰役目的?

  如何利用空中力量,裝甲力量,炮兵與步兵形成合力,創新戰法,這都是將軍學員們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新觀念,新理論。

  將軍班的學員還將接觸到最新無線電科技,乘坐小型運輸飛機實際體驗,隨著T5重型坦克在演習場上奔馳,觀看戰斗機和轟炸機的聯合演練,深刻感受新科技改變戰爭面貌的威力。

  戰爭經驗豐富的陸軍參謀總部高官,軍方大佬和陸軍元帥李栓柱公爵大人,都將抽空為將軍學員們講課,傳授自己戰爭中的心得和經驗,為他們的成長貢獻一份心力。

  這一切,都是皇帝李福壽親手布置的課程,目的就是為了讓掌握第一線部隊的將軍們摒棄舊觀念,引入新的戰略性思維,這一批年紀在4050歲之間的將軍學員們,是帝國璀璨的希望之星。

  若能冒出1個帥才,他的牙都能笑得合不攏,賺大發了。

  就在年前,陸軍元帥李栓柱公爵結束了坐鎮北方聯邦的重任,返回本土擔任陸軍部大臣。

  原陸軍部大臣莫如峰上將晉升元帥,受命前往北美坐鎮一方,繼續實力威懾米國,防止其出現任何異動。

  在軍隊部署方面,北美地區就地新征8.6萬名新兵,屬于總計4萬人士兵的增兵計劃一部分,目前正處在緊鑼密鼓的軍事訓練中,將會于明年初陸續成軍,填充到乙級師和丙級師中。

這樣一來  北美6萬人的駐軍加上這8.6萬名新兵,還有本土陸續會輸送的部分兵力,將會形成總計40萬人的重兵集團,以維護北美地區的安定團結和平環境。

  無論在何時,遏制米國都是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優先考慮的戰略選項。

  不管歐洲怎么打,怎么鬧,優先保證北美地區在掌控中,是李福壽作出一切決定的前置條件。

  沒有他的允許,美日兩國誰都不許亂動。

  原本在歐洲戰火爆發之后,米國達文波特政府就出現了蠢蠢欲動的跡象,限定10萬人以內的陸軍兵力陸續調往新墨西哥州(第一次美日戰爭后成立,后文不再贅述)近9萬人,米國各州又出現民兵師動員的跡象,這可不是好苗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