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六章 詩會揚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紅樓開始拯救名著

第一百六十六章詩會揚名  “好詩!”

  “真是好詩!”

  聽到這詩,周圍的人紛紛擊掌叫好,就連趙佶也是點了點頭,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做出這樣一首意境幽美的杏花詩,可見這蔡鞗還是頗有些才氣。

  趙佶本就是文學皇帝,詩詞字畫,那是樣樣精通,這詩好不好,他還是能鑒賞出來的。

  這詩也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趙佶低吟了幾句,然后便笑道:“果然不愧是蔡學士之子,頗有幾分才氣,好!”

  在場的人在聽到蔡鞗的來歷之后,有的雖然吃驚,但不屑之人倒是沒有幾個。

  蔡京在官場上雖然名氣不好,但是蔡鞗在汴梁城的名聲倒是不壞,不光不壞,還有著才子之名。

  而且此時的蔡京雖然名聲不好,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支持蔡京的政治主張,此時還沒有六賊之首的名聲。

  聽到周圍的稱贊聲,蔡鞗神色淡淡,嘴角卻帶著一抹笑意。

  為了準備這杏花詩會,他從半年前就開始琢磨各類詩詞,還和自家父親和兄長探討過多次,為的就是能夠在這杏花詩會上拿下魁首。

  這杏花詩也是他和父兄多次修改之后才有的,現在看來,這詩果然不錯,連官家都贊不絕口,那茂德帝姬應當也會拜在自己的文才之下吧?

  想到此,他一展玉扇,目光放至遠處,想要看看趙福金的癡迷神色。

  西門慶見狀,連忙站出來說道:“陛下,草民也想出來了,還請陛下鑒賞!”

  也幸好現在是在宋朝,而不是動不動就下跪的清朝,不然光是下跪,就夠讓人惡心的了。

  要是真到了清朝,那沒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反。

  誰tm還去官場上當官啊,那不是找虐嗎。

  看到有人作好了,趙佶也是好奇的說道:“哦?說出來聽聽。”

  大官人諾了一聲,然后便環視了一圈四周在眾人的視線中走了兩部,然后才吟道: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全場寂靜,目瞪口呆!

  這首詩的意境可以說比之蔡鞗的杏花詩高了不止一層,這首七言絕句,簡直絕了!

  想一想,此時正是杏花花開之時,云淡風輕、陽光明媚,詩人一時來了游興,想去一個朋友家的園子賞春敘舊,尋點詩情畫意。可是,當他興沖沖地來到朋友家門前時,迎接他的,卻是柴門緊閉,怎么敲門就是沒人開。詩人本是多愁善感的動物,柴門久叩不開,他還在設身處地地替主人著想,“應憐屐齒印蒼苔”,大概是朋友害怕園子里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才閉門謝客的。

  這個春天最無奈的事,莫過于趁興而來,掃興而歸。但是,心事細膩的詩人,卻于緊閉的柴扉之外,獲得了意外驚喜:“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因為園里的春色太盛,柴門短墻是關不住它們的,這不,眼前正有一枝紅杏探出頭來,向詩人傳遞著春的消息——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好!”

  “好詩!”

  趙佶沉吟了幾句之后,瞬間叫好:“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寫的卻是十分的曲折又有層次,先寫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后看到一枝紅杏伸出墻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諸位以為呢?”

  李邦彥連忙笑著說道:“陛下說的不錯,此詩乃是一首好詩,此詩一出,杏花詩可就難寫了。”

  “李小娘子以為此詩如何?”趙佶看向李清照。

  對于李清照這個大名鼎鼎的才女,趙佶也是頗為動心的,只是無奈李小娘子已經出嫁,他總不能奪人之妻吧,要是真這么做了,那滿朝官員能夠直接將他噴死。

  李清照在聽到宋徽宗的問話之后,笑著說道:“回陛下,此詩當有流傳千古之兆,整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是卻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也寫出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乃是不可多得的好詩!”

  西門慶站在那里聽著眾人的夸獎,也是與有榮焉。

  廢話,這詩當然是好詩,后世能夠上語文課本的詩,還能差了?

  沒錯,大官人念的這首詩,就是后世在小學語文課本上出現的一首詩,也就是葉紹翁的《游園不值》。

  在中國詩歌史上,葉紹翁充其量只是個二流詩人,但是,他卻憑借著一首《游園不值》而躋身群星璀璨華夏的詩壇,而《游園不值》中的“一枝紅杏出墻來”更是成為萬千讀者長久引用的佳句,所以,換種說法就是,“一枝紅杏出墻來”成就了葉紹翁的詩名。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令葉紹翁得以傳世揚名的佳句,卻并非葉詩人的原創,它的版權應該歸于宋代的另一位詩人,有著南寧“中興四大詩人”之譽的陸游。

  陸游一聲寫了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

  在陸游海量詩作中,有一首名叫《馬上作》的短詩,就被淹沒在他創作的詩歌海洋中。其詩曰: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葉紹翁只是對陸游的“一枝紅杏出墻頭”來個一字之改,就成就了一首千古名篇。

  趙佶贊賞道:“李小娘子說的不錯,此詩當是一首名傳千古的好詩。”

  看著站在下面的大官人,趙佶好奇的問道:“你是哪里人?”

  西門慶道:“草民西門慶,東平府陽谷縣人。”

  “可有功名?”

  “還未有功名。”

  聽到沒有功名,趙佶也沒有在意,笑著說道:“你有如此才華,不進朝堂可惜了。”

  西門慶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時候不說,要比說話要強。

  看到西門慶淡然的神色,趙佶點了點頭,說道:“其他人還有沒有新作,若是有的話,不妨念出來讓朕聽一聽,若是沒有的話,那這題的魁首就是西門慶了。”

  在場的人誰也不傻子,在這樣一首杏花詩在前,作再多的詩也是無用,除非能夠作出超過這一首的杏花詩,不然都是枉然。

  沒有人出去,不過一群人卻是議論了起來。

  “這人是誰?是哪家的才子?”

  “西門慶?沒聽說過啊”

  “這首杏花詩還真是好,連李小娘子都說有名傳千古之意,真是厲害!”

  趙佶見狀,咳嗽了一聲,說道:“這一題便算過了,繼續下一題吧!”

  李邦彥連忙揮手讓人將箱子拿了過來,趙佶隨意的抓了一個,交給了李邦彥。

  李邦彥接過之后,打開看了看,然后大聲說道:“這一題的題目是:浣溪沙。”

  “什么?”

  “要以浣溪沙為詞牌名嗎?”

  “哎,劉兄,這浣溪沙如何做啊?”

  “是啊,有晏大家的一曲新詞酒一杯在,浣溪沙還如何做啊。”

  晏大家,也就是晏殊。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乃是浣溪沙的巔峰之作,晏殊寫過浣溪沙之后,浣溪沙就再也沒有了超越之作。

  如今想要再以這個為詞牌名重新作詞,想要超越實屬不可能,只要水準不那么低貽笑大方就可以了。

晏殊此人,最是喜歡令詞,有專攻令詞第一人之稱。第一百六十六章  “好詩!”

  “真是好詩!”

  聽到這詩,周圍的人紛紛擊掌叫好,就連趙佶也是點了點頭,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做出這樣一首意境幽美的杏花詩,可見這蔡鞗還是頗有些才氣。

  趙佶本就是文學皇帝,詩詞字畫,那是樣樣精通,這詩好不好,他還是能鑒賞出來的。

  這詩也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趙佶低吟了幾句,然后便笑道:“果然不愧是蔡學士之子,頗有幾分才氣,好!”

  在場的人在聽到蔡鞗的來歷之后,有的雖然吃驚,但不屑之人倒是沒有幾個。

  蔡京在官場上雖然名氣不好,但是蔡鞗在汴梁城的名聲倒是不壞,不光不壞,還有著才子之名。

  而且此時的蔡京雖然名聲不好,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支持蔡京的政治主張,此時還沒有六賊之首的名聲。

  聽到周圍的稱贊聲,蔡鞗神色淡淡,嘴角卻帶著一抹笑意。

  為了準備這杏花詩會,他從半年前就開始琢磨各類詩詞,還和自家父親和兄長探討過多次,為的就是能夠在這杏花詩會上拿下魁首。

  這杏花詩也是他和父兄多次修改之后才有的,現在看來,這詩果然不錯,連官家都贊不絕口,那茂德帝姬應當也會拜在自己的文才之下吧?

  想到此,他一展玉扇,目光放至遠處,想要看看趙福金的癡迷神色。

  西門慶見狀,連忙站出來說道:“陛下,草民也想出來了,還請陛下鑒賞!”

  也幸好現在是在宋朝,而不是動不動就下跪的清朝,不然光是下跪,就夠讓人惡心的了。

  要是真到了清朝,那沒說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反。

  誰tm還去官場上當官啊,那不是找虐嗎。

  看到有人作好了,趙佶也是好奇的說道:“哦?說出來聽聽。”

  大官人諾了一聲,然后便環視了一圈四周在眾人的視線中走了兩部,然后才吟道: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全場寂靜,目瞪口呆!

  這首詩的意境可以說比之蔡鞗的杏花詩高了不止一層,這首七言絕句,簡直絕了!

  想一想,此時正是杏花花開之時,云淡風輕、陽光明媚,詩人一時來了游興,想去一個朋友家的園子賞春敘舊,尋點詩情畫意。可是,當他興沖沖地來到朋友家門前時,迎接他的,卻是柴門緊閉,怎么敲門就是沒人開。詩人本是多愁善感的動物,柴門久叩不開,他還在設身處地地替主人著想,“應憐屐齒印蒼苔”,大概是朋友害怕園子里的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才閉門謝客的。

  這個春天最無奈的事,莫過于趁興而來,掃興而歸。但是,心事細膩的詩人,卻于緊閉的柴扉之外,獲得了意外驚喜:“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因為園里的春色太盛,柴門短墻是關不住它們的,這不,眼前正有一枝紅杏探出頭來,向詩人傳遞著春的消息——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

  “好!”

  “好詩!”

  趙佶沉吟了幾句之后,瞬間叫好:“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寫的卻是十分的曲折又有層次,先寫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后看到一枝紅杏伸出墻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尤其第三、四兩句,既渲染了濃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諸位以為呢?”

  李邦彥連忙笑著說道:“陛下說的不錯,此詩乃是一首好詩,此詩一出,杏花詩可就難寫了。”

  “李小娘子以為此詩如何?”趙佶看向李清照。

  對于李清照這個大名鼎鼎的才女,趙佶也是頗為動心的,只是無奈李小娘子已經出嫁,他總不能奪人之妻吧,要是真這么做了,那滿朝官員能夠直接將他噴死。

  李清照在聽到宋徽宗的問話之后,笑著說道:“回陛下,此詩當有流傳千古之兆,整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是卻從冷寂中寫出繁華,這就使人感到一種意外的喜悅。也寫出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乃是不可多得的好詩!”

  西門慶站在那里聽著眾人的夸獎,也是與有榮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