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三章 首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一開始,我只想做演員

  尹鴻教授地位相當于電影圈公知,反正你能在各種報道上見到他。

  地位相當于音樂圈的矮大緊。

  這幫人吧,就是不肯老老實實混一個圈子,你說你是電影評論方面的專家,沒事總聊什么圓圓、方方,那玩意跟你有關系嗎?

  冷嘲熱諷,抓住一件小事上綱上線無限放大…

  但這個階段,他只談電影,而且旗幟鮮明鼓勵商業片,所以,他來給《石頭》做主持人,很合適…

  “聊聊劇本是怎么誕生的?”

  “最早是兩千年左右,我寫了個《大鉆石》的劇本,被中戲的一個老師,田有良老師看中,拿去拍了話劇,沈林說了要拍商業片,我就想到把這個故事改成現在這樣。”

  “是沈林促成的?”

  寧昊點了點頭:“對,我們公司囤積了好多劇本,有的是我的點子,有的是他的點子,但現在市場容量不夠,所以,先用《石頭》試試手。”

  沈林插了一句:“也是因為商業片導演不夠…”

  “確實有點少。”尹鴻:“來,我們學生們有什么想問的?”

  學生們當然很熱情,瘋了似地搶這提問,《石頭》主創也是有問必答。

  “其實《石頭》也很有人文藝術的,你們別光盯著商業片,我們之所以選擇《石頭》做第一部作品,就是因為他貼近事實,整個故事的起因其實是國企破產,掌權者徇私勾結資本家賤賣國有資產,國企職工處境窘迫還遭背叛的社會狀況…”

  沒來現場的徐爭也被Cue了一下。

  “老徐是看了劇本之后主動加盟的…”

  “他也沒辦法,聽他說沒人找他演電影,”沈林補充一句:“其實我們內地很多三十歲以上的男演員挺尷尬的,只能在電視劇里重復演過的角色,因為市場流行的電影男演員基本上都是港臺那塊,我不是說他們不好,但我總覺得應該多給我們內地演員機會…”

  首映結束,一群人都挺興奮的…

  現場反饋來看,大家對《石頭》很滿意!

  ——《無極》、《情癲大圣》、《千里走單騎》三部電影同臺競爭,居然還能給《石頭》35的排片,很可以了!

  此時,已經接近凌晨了,一群人還是很亢奮,沈林干脆提議:“走,吃點東西去!”

  寧昊:“現在吃東西,待會還怎么睡覺?”

  “別吃了吧,明天還得跑宣傳呢!”

  “那回屋睡覺…老王,咱倆聊聊!”

  “…哦!”

  王龍正跟沈林那叫相識于微識,共同成長的小伙伴,只不過沈林成長的速度太快。

  老王,其實混的也不差,戲約不斷,今年播出了《八大豪俠》、《暗算》兩部大熱劇,他都有參演,明年,還有《士兵突擊》!

  沈林手上有《滲透》、《潛伏》兩個項目,都是諜戰劇。

  其實《滲透》挺不錯的,走的時候搞笑路線,情景喜劇諜戰。

  男主角就是我黨和果黨的聯絡渠道,雙方高層都知道,只要沒人挑事兒雙方都滿意的那種。

  男主角去了軍統實話實說,就說自己是被我黨派去潛伏的。連聯系方式,接頭人都交待的清清楚楚,結果馬上就獲取了國黨沈陽軍統頭子陳明的信任。

  之后金錢人脈開道,主要搞經濟,一面把國軍這邊的物資賣給組織,讓組織不愁吃穿,一面拿錢腐蝕國黨高官,拉保護傘。

  結果雙方都很高興,東北局這邊領導認為他搞物資是個好苗子,功勞很大,允許他可以只搞物資不搞情報,國黨這邊戴笠親自發話說他是個人才,只要不損害軍統利益就隨他去,南京財政部甚至親自來搶人被拒絕。

  要不是有個努力的反派,感覺男主角甚至能潛伏到一把手的程度…

  “兩個劇本,你選一個…”

  王龍正看了看劇本大綱:“我還是選《滲透》吧,這個戲有意思!”

  沈林點頭:“…是挺有意思,那就《滲透》吧,明年三月拍攝。”

  “你拍?”

  “我拍個屁,這是時光影視的戲。”

  “你從哪搞來的劇本?”

  “我寫的大綱,然后找專門的編劇編一下…《暗算》算是為諜戰劇開了個好頭,但這個戲尺度太大,不好大規模上映,但是《潛伏》、《滲透》不一樣…”

  兩人聊了一會,沈林又去找了黃博,《滲透》的齊公子,《潛伏》的謝若琳,他都能演!

  博哥很好說話,他現在還不是金馬影帝,有戲演,角色還有的發揮,當然愿意了。

  他一個跑單幫的,也沒經紀人。

  第二天上午九點,徐爭抵達北京,然后發現機場居然有‘《瘋狂的石頭》爆笑賀歲’的海報…

  去往首映發布會的路上,也看到了很多海報張貼——《瘋狂的石頭》,陪你一起賀歲…

  《石頭》的宣發砸了1200萬!

  公司在八大票房重鎮投放海報,每個城市鋪設200塊路牌,宣傳嘛,就得拼命營造話題,爭奪曝光率!

  當然,海報設計有點不公平——沈林的頭像最大,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絕對主角…

  誰讓他現在最紅呢?

  連俞妃鴻的頭像都很大…

  當然,演員表,沈林前綴是‘特別出演’,沒把他放在一番。

  徐爭很驚訝《石頭》宣傳的大手筆…

  抵達發布會現場,然后又驚訝了——至少來了上百家媒體!

  昨晚的中戲首映,已經提前帶了波節奏,一堆影評人包括中戲的老師、教授紛紛在自己的專欄夸贊《石頭》。

  如果說最開始記者、媒體是沖著沈林來的,那現在,起碼有一半是沖著《瘋狂的石頭》來的!

  《北京青年報》、《北京晨報》、《京華時報》都刊登了對《瘋狂的石頭》的評論:

  “節奏超級緊湊,一環扣一環,搞笑、幽默,很佩服沈林,他就認定了寧昊,確實如他所說,寧昊差不多是年輕一代最有才華的導演!”

  “近幾年國內電影人光注重“博大”了,“精深”卻鮮少關注。在我看來,好的電影起碼要會講故事,畢竟大多數群體還沒那么充滿哲思,你非要把一個挺簡單的事兒扯出一大堆深刻的理論和內涵,有的人能做到,更多的人做不到。”

  “一部真正的國產喜劇,寧昊以幽默為幌子巧妙調侃了時下社會的弊端,無論是下崗問題,還是綜合執法、抑或是行騙招數,都被他以極為睿智的手法調侃和批判。”

  “當下的中國電影需要的就是《瘋狂的石頭》,大投資無法決定票房與口碑,決定影片成敗的終歸還是其自身的可看性。別總扯什么藝術性,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國內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有什么藝術性?”

  徐爭算是《石頭》劇組第二出名的演員,豬八戒誒,誰不知道?

  他的到來,自然有很多記者現場采訪。

  “這個戲我演的很過癮,成片之后,我看了一遍,即使在國際上也很少有國家的電影能夠實現這種水平的幽默,只有南美和歐洲的極少數影片曾經有過。他認為,影片的劇情組織技巧好而又嚴密,人物非常個性化,中國從來沒有過類似的故事。”

  “聽說您是免費加盟的?”

  “對,我看了劇本之后特喜歡…”

  當然,采訪更多的還是沈林。

  “我們現在對市場情況充滿信心,剛剛收到消息,上午場,好幾家院線爆滿。”

  “票房預測?當然是破億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