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羅逸又是被“請”去了長安,這次是真的去看病,而且讓他看病的人來頭還不小。
是一個突厥人……
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聽起來鼎鼎大名,但不過就是亡國之君罷了。
這位頡利可汗在貞觀四年被綁來了長安,被李二封個官養著。
甚至于病重,這李二還派個太監親自請他去一趟長安。
至于頡利的病,白羽看了一下,對他而言算是能醫的病,但是在唐代還真是會死人的。
膽囊炎引發的細菌性感染,需要的是抗生素。
羅逸看了眼這病床上的頡利可汗,在長安的四年生活,這家伙的穿著都是長安人一般。但是突厥人的體貌特征還是在的。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稱為突厥人后代的家伙,在羅逸看來壓根就不像他現在看到的突厥人好吧。
都是屬于亂認祖宗的家伙。
病的問題不大,但是羅逸覺得李二的態度比較的微妙。
頡利死不死應該對于李二而言是沒有影響的,但是李二此時卻還愿意特地為頡利去請他來長安。
在羅逸看來,以他對李二的了解,李二留頡利可汗的命,除了是說大唐會善待投誠者這點,還有一點是這事算是“有肚量的報仇”。
關于這件事,自然得說起渭水之盟,畢竟李二心里覺得最恥辱的時刻就是這個時候。
至于何為有肚量的報仇,留你一命算是有肚量,但是這給你封個官嘛,在羅逸看來就是有點惡心頡利的意味了。
要知道當年的渭水之盟,是讓大唐賠了臉面,丟了尊嚴,這才是李二覺得的奇恥大辱。
公元626年,這一年八月,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這個月月初,秦王李世民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另一件事,則是在月末,突厥的首領頡利可汗,率兵20萬,與唐軍對峙在渭水河畔,一時間,長安城危矣。
頡利可汗在此時選擇大軍進攻,并非偶然,而是他聽聞唐朝內部發生了武力奪權,因此便想趁此機會,從中漁利。
此事的最終結果,是李二親率六騎,前往渭水之上的便橋與頡利可汗歃血為盟,雙方達成約定,唐朝給予突厥一定利益,而頡利可汗選擇退兵,并在當年九月,送給大唐戰馬數千、牛羊若干,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
如此看來,似乎條件不錯,頡利可汗不僅退兵,還給大唐一個大禮包,這貌似是好事,但就是這個好事,讓唐太宗李世民認為是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
為何?只因大唐在這個所謂的“渭水之盟”中,被人家打到城下,刀架在脖子上簽訂的盟約,不僅賠了臉面,并且丟了尊嚴,大唐國威蕩然無存,這讓李世民怎么能咽的下這口氣?
突厥曾經在歷史上,相當的不可一世。
公元552年,實力強橫的突厥,擊敗柔然部落,成為了草原上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游牧民族。
與此同時,野心膨脹的突厥,逐漸將觸角延伸到中原,但經過隋文帝連續二十余年的打擊,強橫的突厥,被隋軍打成兩半,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
而到了隋朝末年,正值東突厥的巔峰時期,此時中原混亂,為了達到自己能夠入主中原的愿望,不斷的暗中支持中原各方勢力,如劉武周、梁師都,還包括唐高祖李淵。
鑒于實力不如人家,李淵審時度勢之下,“當機立斷”的就向突厥當時的掌權者始畢可汗稱了臣,雙方還簽了合同,約定李淵必須“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這種不平等條約,也是無奈之舉,誰叫你打不過人家呢?就連李淵當了皇帝之后,還繼續給東突厥送去不少財寶之類的東西,畢竟當時政權初定,更重要的是,還是打不過人家。
可能是李淵送去的金銀財寶不夠數,始畢可汗十分震怒,就聯合劉武周等人,要直搗太原,教訓教訓李淵,但信心滿滿的他,卻在走到半路,突然病逝,這才是大唐免去了一場滅頂之災,若不然,還有沒有大唐都是未知數。
接替始畢可汗的,是他的二弟處羅可汗,但不幸的是,處羅可汗僅在位一年,就病逝而亡,緊接著,頡利可汗成了大王。
在他初掌權時,就與大唐發生了多次交鋒,唐高祖李淵對此也是不勝其煩,決定挑選精銳,要給這個囂張至極的頡利可汗一點顏色看看。
就在李淵信誓旦旦的要教訓突厥時,玄武門之變發生了,他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被迫成為了太上皇,秦王李世民成為了大唐最高的統治者。
玄武門事變發生的同時,向來不安分的頡利可汗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于是,經過近兩個月的整備,在玄武門之變的兩個月后,也就是公元626年8月,率大軍20萬,直奔長安而來。
此時的李世民,剛剛登基才19天,真正的是皇位還沒暖熱,面對來勢洶洶的突厥大軍,李世民也是頭皮發麻,打還是不打?是一個問題。
其實按照當時唐軍的建制,并非沒有一戰之力,當時長安地區駐扎有大約3萬部隊,而關中地區,還有十幾萬的中央軍,依照這個實力,來對付突厥的二十萬大軍,并沒有太大問題。
但若是打,同樣具有極大的風險,且不說是否能夠打得過突厥兵,單是李世民剛剛登基,立足未穩,就是最大的隱患。
要知道,長安城內,藏在暗中的各方勢力還沒有完全平息,看似有幾萬軍隊,但這些士兵,不排除有李淵,甚至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勢力在內,如果與突厥開戰,萬一中間有人使壞,臨陣倒戈,那可就糟糕了。
與此同時,如果開戰,必然是李世民率軍迎敵,看突厥的架勢,這場戰爭,一時半會結束不了,一旦這樣,李世民就不得不長期在外作戰,而長安城內,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就有可能搞一些“復辟”這樣的事情,到時候前有突厥大軍,后有“復辟”勢力,就更加無法收拾。
但如果不打,任由突厥人在外肆意搶掠,那么李世民的威信就會盡失,無論是百姓,還是各級官員,看待李世民就會有所不同,這到時候處理就會更麻煩。
更重要的是,當前的大唐,真的不是打仗的好時候,朝廷也好,百姓也罷,急需要休養生息,更何況,此戰也做不到一舉消滅突厥,還會徹底和突厥結仇,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因此,思來想去,和談是當前最為妥善的解決方式,渭水之盟就在這種情況之下展開,并非李世民不敢打,而是在多方考慮以及權衡之后,暫時的示弱,才能繼續力量,在日后謀大事。
公元626年8月28日,唐太宗李世民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人,在渭水之上的便橋,與頡利可汗達成盟約,雙方殺白馬歃血為盟,在李世民答應給突厥人一定數量的金銀財寶后,頡利可汗表示愿意撤兵,兩日后,頡利可汗在渭水河畔與大唐交接物資,率兵返回。
至于李世民究竟給突厥了多少金銀,才使突厥得以撤退,史料里始終沒有具體記載,但在部分資料中,曾提到,突厥當時是獅子大開口,為滿足其要求,李世民幾乎是將整個國庫都交了出去。
不管是否真的把國庫交了出去,總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讓李世民認為是奇恥大辱,要知道,在他還是秦王時,可是征戰四方,哪里受過這種窩囊氣?更何況,這次還是被人家打到家門口,刀架在脖子上簽訂的盟約。
這就更讓要十分要臉的唐太宗難以咽下這口惡氣。
這還是其次,損失點金銀財寶不算什么,最讓李世民難以接受的就是,不得不向突厥再次稱臣。
其實稱臣這件事,根源在李淵身上,當年是他先向突厥稱臣納貢的,如今突厥人打到城下,不僅索要財物,還舊事重提,要在精神上也羞辱一下大唐,這才是李世民認為奇恥大辱的主要原因。
但不管怎么說,這件事算是過去了,突厥暫時退兵,長安城也暫時保住了。
極度郁悶的李二,在突厥大軍撤走之后,從禁軍中挑選了幾百個精銳,天天帶著這些人,在皇宮里騎馬、射箭、練習砍人。
“居閑無事,則為汝師,突厥入寇,則為汝將。”
這個仇,是一定要報的,從來沒人敢這樣羞辱李二,他從來都不是心慈手軟的主兒,丟掉的臉面和場子,是必須一定肯定要找回來。
而在源源不斷的拉了一車又一車大唐財寶后的突厥,很快就要見識到大唐軍神的厲害以及大唐國威。
公元629年11月,大唐調集十萬大軍,兵分六路,對東突厥發動了滅國之戰。
有道是師出要有名,但話說起來,大唐這次出兵的理由,相當有意思,從某種意義來講,幾乎相當于強詞奪理。
大唐的理由是,在前不久李世民派兵剿滅梁師都時,東突厥膽敢派兵支援。
眾說周知,梁師都早就投入了東突厥的懷抱,相當于東突厥的頭號馬仔,而今大唐出兵揍他,還不準人家支援,這是不是沒天理?
沒辦法,天理向來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有實力,就是天理。
而如今的大唐,確實擁有這樣的實力,經過渭水之盟這樣的羞辱后,李世民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在不斷提升國力的同時,李世民也在等待合適的機會。
恰逢在公元626年之后,整個東突厥境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大雪足足有數尺之深,牲畜更是凍死無數。
雪災過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瘟疫,幾百萬頭牲畜在冬季被凍死后,隨著來年春天的氣溫回暖,大量的細菌就滋生,瘟疫也就橫掃整個東突厥。
在這種情況之下,東突厥的統治階級內部也發生了不和,頡利可汗與東突厥的其他貴族決裂,不用突族人反而重用胡人,造成的結果,是朝堂上每日處于你爭我奪之中。
因此,在多方考慮之后,結合自己的實力,李世民決定,征討東突厥,報當年渭水之恨。
大唐20萬大軍共分六路,每一路帶兵的,均是初唐時期響當當的人物,如李績、柴紹、李道宗等,每一位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大將。
而六路軍的總管,是大唐軍神李靖。
此戰的最大特點,是李靖一改往日中原王朝打游牧民族都選擇春天出擊的慣例,他很不“厚道”的,選擇在當年的春節出征。
在李靖親率三千命精兵冒著冰天雪地急行軍后,東突厥正熱熱鬧鬧過春節,猝不及防的頡利可汗來不及應對,就被打的落荒而逃,這一逃,再也沒有停下來。
整個滅東突厥之戰,基本上是六路唐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頡利可汗圍在其中,來回驅趕,最終將其打的支零破碎,逃竄到青藏高原,尋找吐谷渾來請求庇護。
從親戚關系來講,頡利可汗應該叫吐谷渾的首領蘇失尼為舅姥爺,但是他這個舅姥爺,在看到李道宗將自己圍的如鐵桶一般后,當機立斷的做了一個決定。
大義滅親,并就地投降。
蘇失尼將頡利可汗親手擒住,交給了唐軍,至此,征討東突厥之戰,以大唐完勝結束。
公元630年4月,逃跑小王子頡利可汗被唐軍押送到長安,李世民和父親李淵對比極為高興,為了以示慶祝,舉行了盛大的受降儀式,父子兩人親自和大臣們載歌載舞,嗨嗨皮皮鬧了一夜。
而曾經給李世民帶來羞辱的頡利可汗,并沒有被殺掉,李世民還給他在長安城找了一份工作,干起了皇宮的保安人員,直到4年后,頡利可汗在長安郁郁而終,再也沒能回到自己故土。
渭水之盟,在羅逸看來是李二執政初期,經歷的一個重要的抉擇,大唐面臨東突厥的兵臨城下,并非沒有一戰之力,但在當時各種因素的考量之下,和談是最合適的方式,但這種被迫示弱、俯首稱臣的行為,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大恥辱,因此,才會經過忍辱負重、不斷等待后,最終一舉消滅了東突厥。
因此羅逸明白了,頡利的生死對李二并不重要,但只要頡利還活著,就能夠看他的大唐不斷壯大。
對于這未來老丈人,羅逸覺得充分是詮釋了他的傲嬌性格吧。
請:m.lvse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