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02章IPO申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掛的創業日常

  三月六日,未央科技正式向紐交所提交IPO申請,引發全球轟動。

  無數媒體都把目光聚焦過來,關注這一全球最大的獨角獸科技企業的上市申請。

  更有無數媒體信誓旦旦的表示,未央科技此次上市,無論是募資額還是市值,都將創造一個新的紀錄。

  沒有人覺得媒體在胡說,以未央科技展現出來的潛力、吸金能力,和強大的技術實力,這一切都極有可能。

  受此消息刺激,微信在全球的用戶再次迎來一波漲幅,連帶著開通微銀支付的用戶也迎來暴漲。

  如今,唯一影響微信用戶增長的因素,只剩下智能手機在全球的普及速度。

  智能手機越普及,微信的用戶就越多。

  可謂,真正的全球國民級軟件。

  面對這么高的熱度,無數人的矚目,林睿剛想低調一點,2014年度中國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就出來了。

  星空研究院以1081億研發投入,排名全國第一。

  華為以408億研發投入,排名第二。

  未央科技以320億研發投入,排名第三。

  相比2013年,前三甲排名并無變化,但金額卻變化極大。

  星空研究院2013年研發投入581億,2014年增長到了1081億,增幅高達五百億人民幣。

  華為2013年,研發投入330億,2014年增長到408億,增幅超過百分之二十。

  未央科技2013年,研發投入228億,2014年增長到320億,研發經費增加近百億。

  隨著中國企業研發排行榜的發布,全球企業研發經費排行榜也隨即公布。

  星空研究院以176億美元研發經費,排名全球第一。

  這條消息震撼了無數人,更登上了全球各大財經媒體頭條。

  德國大眾只能以135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排名第二。

  隨后是三星電子、英特爾和微軟,研發投入均超過百億美元。

  華為以六十六億美元的研發支出,排名全球第二十七。

  未央科技以五十二億美元的研發支出,排名全球第三十二位。

  全球研發經費排名公布,林睿以及未央科技,星空科技集團,毫無疑問,再次受到極大的關注。

  尤其是星空科技集團,這家在全球范圍內名氣并不太大的集團公司,隨著榜單發布,瞬間名滿全球。

  面對紛沓而來的各種贊譽,林睿唯有讓大家戒驕戒躁,踏實工作。

  不過,他的注意力也隨之轉移到星空研究院上。

  去年年初,林睿直接從海外賬戶,撥款一百五十億美元,注入星空研究院,讓星空研究院當時的研發儲備超過兩百億美元。

  到了今年,當初的兩百多億美元的研發儲備,僅僅剩下三十億美元。

  好在星空科技集團下屬的各大子公司發展的不錯,又回籠了三百億人民幣出頭的研發資金,總算有些彌補。

  目前,今年的研發資金儲備,只有八十億美元,仍然需要另外撥款扶持。

  不然,以現在的研發投入,可能半年都撐不了。

  林睿考慮良久,決定再次從海外賬戶撥款一百六十億美元,注入星空研究院,支持研究院在各個領域的研發工作。

  星空研究院2015年度的研發儲備,也直接達到了兩百四十億美元。可以大大展拳腳,放手施為。

  目前,星空研究院研發人員總數高達十八萬五千人,其中行業頂尖精英、大牛、科學家,就超過二萬人。

  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絕對是全球最大、最頂級的研發機構之一。

  林睿計劃,今年在此基礎上,再擴充三到四萬人,預計到年底,星空研究院全球研發人員總數,將達到驚人的二十二萬,冠絕全球。

  在全世界養如此多的科研人員,可能也就財大氣粗的林睿才能這么豪橫,這么大手筆。

  不然,即便是比爾蓋茨,幾年下來也能給他整破產。

  隨著全球研發投入排行榜發布,也產生了一個極大的好處,星空研究院招攬全球頂級人才更加順利了。

  作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高的研究院,這個名號就是個金字招牌,明晃晃的告訴全球各地的人才。

  想要資金、想要科研資金費…就到碗里來。

  不但自己大規模招聘人才,星空研究院近一年來也開始和全球各大名校合作,聯合推進一些科研項目,共同開發。

  面對一些很難招攬的全球頂級大牛,也會給他們提供研發經費,給予,共享科研成果。

  如此一番動作之下,星空研究院的研發實力越發的強悍,即便底蘊上還欠缺一點,論人才數量和質量,也絕對是全球最頂級的那一小撮了。

  隨著時間到了三月十二日,林睿再次得到一次向系統咨詢的機會。

  他考慮良久,想想目前最大的短板,決定把機會放在半導體領域。

  半導體領域,不但是星空科技集團的短板,更是國內的短板。

  即便有了中芯國際,可以制造芯片,和國際上最先進的制程差距只有一兩代。

  但,看似一兩代,想追上卻非常難。

  作為后發者,即便技術上能追上對方,專利也早被對方申請完了,利用專利就能鎖死你。

  更何況,即便有了專利和技術,最先進的光刻機你也買不來。

  在芯片及半導體領域,中國仍然任重道遠。

  這么一直被別人卡脖子也不是辦法,林睿便咨詢一下系統,看看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隨著問題的提出,系統的答案出乎林睿的意料,竟然真的有辦法。

  只是,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半導體體系,和傳統半導體制造技術完全不同。

  一套新的技術體系,代表著所有的專利都是新的,所有的設備和技術體系也是新的。

  不但任何人卡不了脖子,只要發展起來,反而能反向卡別人脖子。

  這就是“半導體納米線技術。”

  這其實并不是新技術,世界上早已有之,早在2001年,半導體納米線電子器件就被《科學》雜志評選為世界十大突破性進展。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2004年,把納米線技術列為影響未來的十大技術之一。

  《自然》雜志在2006年,也把半導體納米線研究列為物理學的十大研究熱點之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