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二章 九歌前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考研在秦時

  “終于寫完了。”陸言吹了吹墨,把筆放下,伸了個懶腰。

  “公子,這又是什么震驚天下的文章啊?看你為了這一篇,前前后后忙了快有……一年了吧。”具霜接過陸言手中的書簡,把紛亂的其他資料收拾整齊。

  “這是,跨越千年的思想碰撞。”陸言看著這篇成稿,有恍如隔世之感。

  論人生在世,一套討論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的論述,分為兩個層次、三個發展階段。

  兩個層次:

  一是“天人合一”,人與世界相通相融。這也是當世最最主流的思想。二是主客二分,即將人與世界分離對立,以人為主體,世界為客體,人通過認識世界,達成天人合一。

  三個發展階段:

  一,“前主客關系的天人合一”。不重視區分主客體,也就認識不到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和支配作用,不重視認識論和方法論,這不利于科學的發展。我國古代科學(科學,不是技術)不甚發達在于經濟、政治諸多影響,但是這種思想主流,也是有重大關系。這種思想也是這個時候百家的主流思想。

  二,“主客二分”。明確地將主體與客體分離對立,發揮人的主體性,主動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客觀規律,以達到主客體的統一。這是近代哲學之于古代的一大進步。大大有利于科學的發展。

  三,“后主客關系的天人合一”。不拋棄主客關系,同時卻又重視人與世界融合為一的感悟,比之第二種又有所超越。

  這對當前的天人合一思想進行了兩大步的超越,這個超越原本要用幾千年的時間來完成。

  這可以說的上是陸言在這個世界,嘔心瀝血之作,因為其中許多來自西方的哲學理論,根本無法言說。陸言必須一點一點在這篇文章中詳細講述,這篇文章也由開始的一篇,逐漸發展成一套學說論述。

  這是幾千年里無數哲人先輩的思想結晶,陸言即使做文抄公,也抄得自己精疲力盡。

  沒有荀子的教誨,沒有無名的身死道消對陸言的觸動,沒有儒家浩如煙海的典籍支撐,陸言根本不敢動筆。

  所以才說,這是千年思想的碰撞,是東西方哲學的碰撞。時逢道家天人之爭臨近,吸引了諸子百家的注意力,陸言蹭熱度把這套論著發出去,已經可以預見將會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如果說三字經是在天下打出自己的名聲,收割百家好感度;那么論人生在世將成為推動陸言成為“陸子”的巨大動力。

  “具霜姐,給老師送過去,算了,我還是親自送過去好一點。”陸言把這套系統的論著,收拾整齊,準備去給荀子過目。

  行走在回廊里,兩邊亭柳裊娜,碧水揚波,讓一直醉心寫書的陸言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師弟?這是又有大作送給老師?”

  一個灰白布衣的青年,身上背著行囊,面容略有些沉重,撞見陸言,開口詢問。

  “李斯師兄,你這是,要出遠門?”陸言看到李斯這副打扮,疑惑著。

  “比不得師弟天資神異,李斯已經學無所進,準備去天下碰碰運氣。”李斯說話似乎永遠都這么謙虛,但卻總有一股戾氣讓陸言難受。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啊~”陸言看到李斯這么說,知道他是要出師去秦國入仕,同樣,韓非也該回韓國了。

  “師弟曾言,紙上得來終覺淺,李斯也想找個地方實踐心中所學。”

  “秦國?”

  “果然瞞不過,天下最強大的國家,那樣的屋檐下,或許有我扎根的土壤。”

  “你一定會成功的。去秦國旅途遙遠,注意安全。”

  “謝師弟吉言,李斯告辭。”李斯行禮告別,邁開步子走出小圣賢莊,那里,韓非正在等他。

  陸言跟李斯、韓非,身為師兄弟,低頭不見抬頭見,系統當然也有發布任務,但是陸言卻選擇了拒絕。

  一是由于這些年,他忙著學習,忙著著書;二是,無論是功法修煉卷軸、一萬小時訓練、易筋丹,每次自己遇到生死之關,系統的道具總是來的恰恰好,他不知道自己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這個系統。三是,陸言內功已經恢復到之前的水準,劍術更有進步,已經不怎么需要依賴系統了。

  陸言看著李斯遠去的背影,搖了搖頭,去往荀子的住處。

  “嗯~你這是要構建一個體系,我能看到,它還有很多的空白,需要你用一生去填補。”荀子看著手中的書簡,一邊點頭,一點對陸言說。

  “老師說的是,弟子早有心理準備。”

  人生在世作為幾千年的研究話題,自然不可能這么簡單的結束,與此相關聯的人的精神發展、境界文化等等,需要陸言不斷地去填充,陸言這是在以一己之力,妄圖在這個時代建立起完備的理論體系。

  “這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即使是孔孟、老莊,也不過在你所說的第一階段,你承受的,將遠遠超出你所獲得的。”

  荀子的話沒有喜怒,沒有褒貶,卻實在地指出來陸言將面對的困難。

  孔孟之道,老莊之道也不過是這套體系的第一層,你什么人物敢這樣評論先人前輩,陸言將遭受諸子百家的各種詰難,儒家也不例外。

  不過這個時候是百花齊放的時代,沒有哪一家學說可以統治天下。真正的名士會吸收他人的優秀成果,不斷進步。那些老頑固嘛,反正早晚淘汰。如果換作是以后的朝代,陸言絕對被所有人噴死。

  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能說錯誤,但這套思想成為主流以后,天理壓制人性將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前世我們用了幾千年才打破這種異化的閉塞思想,而在科學的道路上已經遠遠落后于西方。

  陸言要做的,就是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然后,依托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用法治使其規范富強,用教育讓人們逐漸認識科學,用科學指明前進的方向,讓天下人真正地從亂世中解脫。

  當他徜徉過典籍的海洋,經受過無數先輩的熏陶,在東西方的思想中踽踽獨行,聯想起前世這片大地的民族經歷的種種磨礪,那一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才真正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老師,上下求索,雖九死其尤未悔。”陸言朝著荀子拜禮。

  “你,也是來告別的。”

  “弟子已經找到了,實踐理想的那個契機。”

  “唉~老夫這個年紀,看到你,看到韓非,不知是福是禍~”

  “韓非……”

  “你走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