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19章 夢想風險投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無限升級科技

  姜大鄴帶領眾人回到京都,結束了這一次瓊海省之行。

  在這些天里,他深思熟慮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把生物實驗室放在鵬城。

  就放在化學實驗室所在位置的不遠處的地下。

  因為那里保衛手段足夠多,旁邊又駐扎了一個營的部隊,完全夠安全。

  按照最低功能區來規劃,這個地下實驗室占地十畝,并不算很大,但其深入土地至少要20米。

  這就相當于挖一個地道,從里面深挖出一個大型空曠區。

  按照上任指揮官的交代,整個實驗室周圍至少要有1.5米厚的鋼筋混泥土層,50毫米厚的鉛隔板。

  主要是因為實驗室設置了很多滅殺菌群或者病毒的各種輻射裝置和化學噴灑設備。

  這么做的目的就是以防萬一。

  萬一將來不小心泄露病毒和細菌,也可以采取措施完全封閉整個實驗室。

  為了省去以后長途奔襲,也為了以后安置菲菲這樣的人工智能。

  姜大鄴決定在京都義順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也建造一個這樣的地下實驗室。

  就安裝在物理實驗室的附近,這樣對他以后的研究也更加方便快捷。

  他不打算讓更多人參與這樣的實驗,除非他信得過的核心人物。

  現在離奧運會還有20多天,還可以靜心等待一段時間。

  但華夏軍方卻已經沒有這樣的耐心等下去了。

  聽說他們現在已經在朱雀一號的基礎上設計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以及戰略型轟炸機。

  姜大鄴在這一方面插不上手,但也希望他們能夠一帆風順。

  整個90年代,也就今后這幾年是華夏網絡時代的開啟之年。

  像是三大門戶網站,QQ,阿里巴巴等等都是這幾年開始創建的。

  其他網站他并不在乎,但是類似QQ和阿里巴巴這種類型的網站,他沒準備放任其發展。

  他必須親自抓到手中才有把握改變其歷史軌跡。

  想起這些未來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

  他趕緊的把自己的小記事本拿出來,翻到1996年的那一頁,他慢慢的看著。

  因為用特殊的符號或字母代替,所以要特別用心去看。

  在倒數后面的幾行中,他發現自己差點錯失了一個重大的商機——ICQ。

  這是個很嚴重失誤。

  1996年,三個以色列人維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決定開發一種使人與人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直接交流的軟件。

  他們為新軟件取名ICQ。

  距離ICQ發布還差幾個月的時間。

  ICQ制作并不難,仿制也比較簡單。

  現在自己也可以在ICQ發布之前,打造一個QQ,讓那些后來者仿制QQ。

  不過,身為一個穿越者,立志要在全球市場打造生態圈的強人,眼界要廣,立足要高,格局要大。

  多語言版QQ以后勢在必行。

  前世的QQ因為名字侵權和股東結構的問題,在國外的互聯網市場受到很多的阻撓和打壓,不得已之下,只能盤縮在國內發展。

  這也是國內眾多網友心中的痛。

  他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不會讓自己的員工受到各種不合理的待遇。

  他決定反其道而行,以牙還牙。

  等ICQ在美國上市后,姜大鄴會在各種雜志,報刊公開抹黑它。

  若有必要,更需要組織律師團隊去起訴他們侵權。

  這樣做不僅僅維護了QQ的尊嚴,打壓了對手,更是在歐美市場打開了知名度,省去了大量的推廣費用。

  “出名要趁早,賺錢正當時。”

  這他么的就是至理名言啊!

  這就是占據先手的好處。

  第二天,姜大鄴打電話給郭林,讓他把最近一段時間夢想天使投資的業務賬本拿過來看一下。

  郭林是京都大學留學生學院的院系主任。

  他是最早接觸姜大鄴的京大管理層之一。

  此人非常活泛,在管理上很有天賦,在人際關系方面處理的也是非常好。

  姜大鄴有意讓他出來創業,呆在學校里,完全是浪費了他的天賦和才華。

  郭林其實早就有想法下海創業的,不過一直沒有找到“伯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曾經的同事們發達起來。

  其中就有他的好友周建國,于敏洪,曾愛國等等。

  這些人出來后要么有了自己的事業,要么就在大型企業當高管。

  平常的工資和收入非常令人羨慕,這在人人向往新生活的年代,是非常令人神往的。

  郭林也曾經和姜大鄴一起共事過,知道他的壕無人性。

  在此之后,姜大鄴也只是稍稍表露出了對他的欣賞。

  而這家伙第二天就跟楊校長提出了停薪留職的決定。

  他這是耍無賴了,人家都還沒有答應或者允諾。

  由此可見,這家伙確實對創業饑渴難耐了,一有機會就果斷抓住機遇,毫不拖拉。

  姜大鄴在港島注冊了一個離岸公司—夢想天使投資公司,注冊資金10億美元。

  這個公司暫時由郭林打理。

  這個公司主要針對國內新興的網絡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或者挖掘一些潛在新人進行天使投資。

  這就要求公司領導人必須具備卓越的眼光,超前的理念,來看待這些新興事物。

  畢竟,網絡這個東西,在國內外也是剛興起不久,很多人都未必能夠理解其中的運營模式,或者說是盈利模式。

  郭林雖然也快40歲了,但新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強,也因為職業的關系,對網絡接觸的時間也比較長,試試這行也可以。

  簡單的來說,姜大鄴就是過來撿漏的,什么風險都是扯淡。

  成立這個公司無非就是套個馬甲,免得以后別人說三道四。

  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靠這個公司挖掘和培養一些新人。

  反正這些崗位,不需要太多管理,以后要是有些潛在的實力經理人,放在這里也可以磨礪一下。

  郭林來到姜大鄴的四合院里,郭林把最近幾個月的投資項目書,全部擺放在他面前。

  姜大鄴也沒有跟他客氣,讓他坐在一邊,自己開始逐條的慢慢審核。

  也就是一盞茶功夫,他剛看完前面幾個項目,就讓他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有潛力的項目。

  天才一秒:m.biqu50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