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代號“夜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局一座城鎮中心

  譚綸說的最后一個問題是糧食問題。

  延安府是高原丘陵地帶,千溝萬壑,又易旱少雨,不僅可耕作的土地面積少,而且產量還都很低。

  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小米和糜子,也有少量的小麥。

  小米和糜子作為雜糧還可以,但是作為主糧的話產量太低,而且口感也不行。

  但是小麥的話對于地形和雨水的要求又比較高,所以想要在這種自然環境下提高糧食產量,要么就是擴大耕地面積,培育更好的小麥種子,以及堆積各種肥料來增加地力從而提高畝產量。

  但是這兩點目前來說都不可能。

  那就剩下第二種辦法,就是換一種更適合延安府氣候環境的主糧作物。

  玉米比起小麥來就合適多了。

  玉米比起小麥來沒有那么嬌貴,具有很強的耐寒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境適應性,營養價值也很高,畝產量也遠比小麥要高。

  玉米作為主食,可以蒸饅頭,可以做面條,還可以用來熬粥以及制作其他各種吃食,口感也很不錯。

  玉米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和小麥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甚至就連玉米外面的那層玉米須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有著“一根玉米須,堪稱二兩金”的說法。

  玉米的秸稈可以用來當做燃料,也能用來飼養牲口。

  至于說玉米還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藥原料,那自然現在是不用提的。

  沒那個基礎。

  不過作為糧食能有上面這么多的優點已經足夠逆天了,所以玉米又有“玉蜀黍”的美稱。

  玉米的播種時間一般是在四五月份,收獲時間是九月底十月左右。

  甚至晚一點的話在五六月份收完小麥之后可以回茬在小麥地里播種玉米,不使地力浪費。

  所以李旭打算在延安府改種玉米,當然肯定是先要在所有勞改農場里面試種。

  要想讓那些對玉米一無所知的普通百姓一開始就接受玉米這種新作物是很困難的,所以李旭打算讓勞改農場里的俘虜們先種出來讓百姓們看看。

  到時候看到玉米這么好,又好侍弄,產量又高,口感也不錯,以后肯定就會自發主動的要求種植了。

  還有土豆,更適合在這種山地丘陵地帶種了。

  山溝溝里隨便找塊土地都能種,產量大又耐寒,吃法多樣,作為主糧的補充還是很不錯的。

  玉米和土豆結合起來,用上數年時間,絕對會讓延安府的糧食產量翻上好幾倍,到時候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有了更多的人口,也自然可以編練更多的軍隊了。

  可以說,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糧食才是真正決定國家實力的關鍵所在。

  得糧食者得天下啊。

  說完了主要的一些安排和布置,譚綸又提到了同樣當了俘虜的那個魏國特使,問李旭如何處置。

  李旭想了想,說殺了這個人很簡單,看看有沒有利用的價值。

  譚綸說這個家伙骨頭很硬,雖然被打的很慘,但是目前為止有價值的情報基本沒吐口一點。

  李旭說這人是魏國殿前司的千戶,本來就是特務組織,肯定受過相應的被俘訓練。

  再加上此人能被選出來秦國當這個特使,除了能力之外,肯定也是個硬骨頭。

  再說,這種人一般他們的家眷都肯定在魏國朝廷手中控制著,如果真的敢背叛,全家老小肯定都活不了。

  甚至還會牽連到其他的親族。

  本身的骨頭硬,背叛的成本又高,所以一般的審訊辦法肯定很難奏效。

  譚綸點頭表示贊同李旭的判斷,說若是有辦法能撬開這家伙的嘴巴,同時又能打消他的顧慮,就可以借助此人將情報網絡鋪到魏國去。

  至于說撬開自己的嘴巴,李旭想了一會,建議譚綸給這廝試試關小黑屋。

  小黑屋的威力并不是讓人肉體痛苦,更主要的是讓人在那種逼仄黑暗封閉的環境中一步步地陷入精神崩潰,最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譚綸聞言雖然有點不太相信小黑屋的威力有這么大,但是還是點頭說下去試試。

  至于說打消魏國特使的顧慮,李旭笑道:“子理,你莫非忘了此人潛入秦國的使命了,嗎?”

  譚綸一愣,也是恍然大悟,笑了起來:“主公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其余諸將都有些不明所以,譚綸看在眼中便解釋道:

  “此人來秦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慫恿閃動高胡子叛亂來吸引秦國朝堂注意力,從而達到牽制邊關秦軍的目的。

  但是高胡子現在被我們給滅了,他的使命自然是失敗了。

  但是我們現在等于是取代了高胡子,而且明顯比高胡子實力更加強大,將來打出旗號昭告天下之后肯定更能吸引秦國朝堂的注意力,所以我們比起高胡子這些烏合之眾來更適合跟他合作。

  當然了,魏國人之前是把高胡子當炮灰的。

  他們要跟我們合作的話,那就必須要按照我們同意的方式來合作。

  到時候我們手中抓著他的把柄,又給他提供了能繼續完成使命的機會,他豈能不愿意跟我們好好配合?”

  諸將一聽一下子明白了,齊呼主公英明。

  李旭笑著接受了下屬們的馬屁。

  對他來說,這只是一件小事,動動嘴皮子就行。

  具體的事情還是要譚綸他們來操心的。

  說到情報網絡,李旭建議在參謀部下面再設一個軍情處,在延州總管府下面也設一個情報結構。

  前者相當于軍中的情報機構,主要是負責搜集篩選分析識別判斷各類軍事情報,提供給將領們作為排兵布陣的參考。

  而延州總管府下面的這個情報機構的業務范圍要更加的廣泛全面,規模也會更加的龐大。

  譚綸深表贊同,并請李旭給這個情報機構賜名。

  李旭想了想,官方名稱就叫咨議司,代號“夜梟”。

  到時候對外宣稱這就是一個延州總管府下面的幕僚機構,顧名思義就知道了。

  李旭表示會派一些職業間諜過來先充任骨干,將“夜梟”的架子先給搭起來,剩下的事情慢慢完善。

  而撬開魏國特使的嘴巴以及爭取他的合作這件事就成了夜梟成立后的第一個任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