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1章 鍋包肉:哈爾濱膳祖傳奇(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唐人街的廚仙

  “真多虧你們四代人的堅守,我們才能吃到好吃的鍋包肉。”郝賢身邊,一個背對著他的男人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說道。這人白白胖胖的,膚色發色應該是亞洲人,郝賢覺得多半來自和之國或者高麗。

  “白老師言重了,哪怕沒有我們家的傳承,太爺爺的鍋包肉也一樣會傳遍大江南北,這樣的名菜一旦創造出來,就沒有任何人能令它失色。我重開真味居不過是為了完成我爸爸和我爺爺的夙愿罷了,想力所能及地去將一些太爺爺的菜還原出來。”鄭新文的曾孫鄭書國回答道。

  “這就是你爺爺鄭義凌整理的菜譜吧?我能摸摸看嗎?”白老師一邊問著,一邊使勁用餐巾紙擦干凈手。

  鄭書國面前的桌上,放著一本破舊到極致的老菜譜,封面上用端端正正的字跡寫著:老廚家京菜譜鄭義凌整理撰記。

  “這本菜譜是我爺爺手工刻板油印而成的,當時物資匱乏,用的都是舊紙,好不容易才將太爺爺的菜都記錄了下來。現在的哈爾濱菜里,有融合了京菜、魯菜、滿族菜,這些都是太爺爺擅長做的。其實他老人家還會做蘇菜,但在哈爾濱找不到合適材料,后來就很少做。菜譜你們可以拍照,摸就算了,已經很舊了,不小心點都可能把紙碰碎咯。”鄭書國回答道。

  白老師有些遺憾地縮回了肉嘟嘟的手,向著一旁的攝影師說了句高麗話,對方便上前小心翼翼地給菜譜拍照。

  郝賢雙目放光地看著這本菜譜,內心很想搶過來蹭蹭彭祖廚經。

  廚經只能吸收他爸的筆記,讓郝賢猜測可能只有和自身有傳承關系之人寫的菜譜才能吸收。

  而這本老廚家京菜譜,是他師兄的兒子整理出來的,里面全是他親愛的鄭師兄的菜啊!

  廚經是不是就會愿意吸收掉給他開掛了?

  不過郝賢現在不能亂來,窗外看起來在下雪,天寒地凍的,他不想被扔出去。而且這也不是他自己的身體,是白老師采訪團隊中的一名成員,不能讓對方事后替自己背鍋。

  算了,我可是也在恭親王府學藝十年,這些菜我早晚都能琢磨出來!

  等攝影師拍完,鄭書國就將老菜譜用包好收了起來。

  “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品嘗鍋包肉了,就最后再問兩個問題吧!”白老師漢語雖然不標準,但迫不及待想吃肉這部分聽起來莫名地有說服力。

  “白老師請問!”

  “舉報你父親鄭雪章先生用領袖照片包食物的那個徒弟,后來你們搞清楚他身份沒有?”白老師這問題問的,連他寬闊的背影都寫著“我想吃瓜”。

  “我爸爸其實知道,但他不肯說,一直到他去世前,他都沒有跟我們說出那個徒弟的名字,他只說:就是那個年代,誰都那樣,我不能把仇恨留給你們。”

  鄭書國回答完,在場之人都一副唏噓。

  郝賢更是默然無言,他親眼看著鄭義凌送被下放的鄭雪章遠行。

  “最后一個問題!你在重開真味居三年后,就被評選為了華國烹飪大師,并且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烹飪大師!你的父親對此有何感想,是否非常驕傲?”

  “別提了,我把證書拿回去時,我爸就一臉嚴肅地跟我說:‘文學藝術界幾十年都出不來一個大師,烹飪行業是個相對文化水平較低的行業,卻今天一個大師、明天一個大師。你才多大年紀?把菜炒好得了,整那些沒用的干啥!’”鄭書國模仿著父親的語氣,臉帶苦笑。

  白老師也笑出聲來:“令尊真嚴厲啊!”

  “可不是嘛,后來我下班回家,我爸還會拿這事開我玩笑:‘喲,大師回來了呀?’搞得我特別尷尬。所以我小時候就老覺得我肯定不是他親生的!”鄭書國假裝憤慨,語氣中卻難掩懷念。

  郝賢忍不住輕輕點頭,覺得和鄭書國充滿了共鳴。他小時候也經常這樣想來著!

  看來想讓兒子學成手藝的廚師父親都是一個樣啊……

  “感謝鄭大……感謝鄭先生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真的是非常有收獲!”白老師站起身來,和鄭書國熱情握手。

  “是我這邊要謝謝白老師才對!我們趕緊用餐吧,讓你們嘗嘗我得意弟子做的鍋包肉,他現在的手藝已經比我都好了!”鄭書國開始招呼服務員上菜。

  很快,一道道琳瑯滿目分量十足的哈爾濱料理被端上桌來,酥黃菜、洋春卷、鰉魚燒土豆、釀猴頭菇、地三鮮、木須肉、酸菜白肉、俄僑油煎包……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主角——鍋包肉!

  “我要的延吉冷面呢?”白老師期待地問道。

  “馬上就好,菜單上雖然沒有,但做起來不難,白老師特地要求的我當然不會忘記。”鄭書國笑著回答道。

  很快,用冰碗裝著的延吉冷面也被端到了每個人的面前。

  延吉冷面是華國十大面條之一,源自吉林省延吉市,并非哈爾濱料理。

  郝賢有些奇怪地看著面前湯水上飄著冰渣的冷面,白老師為什么要點這個?

  “我走遍了華國的大江南北尋找各種美食,了解到很多不為人知的吃法。”白老師臉上狡黠的神情,“這延吉冷面,是和鍋包肉最般配的料理!”

  白老師夾起一塊鍋包肉,在冷面湯里泡了泡,然后和面條一起送進嘴里,臉上露出無比陶醉的表情。

  其他人立刻都忍不住紛紛效仿。

  郝賢自然也不例外。

  “咦……這面湯里居然有涼涼的水果味道,酸酸甜甜的,和同樣酸甜口的鍋包肉相輔相成,真的很好吃啊!”郝賢情不自禁道。

  “不錯,延吉冷面的面湯里一般會加蘋果汁菠蘿汁,鍋包肉剛發明出來時是會在上面放一塊時令水果的,把鍋包肉和放了果汁的冷面一起吃,酸甜的味道更加讓人回味無窮!”

  穿越了百年的孤獨好不容易回到現代的郝賢仔細感受著嘴里的甜味,臉上終于又有了笑容。

  鄭師兄,你一定也猜不到吧?百年后居然有人能想到把你發明的鍋包肉和冷面一起吃!

  看著郝賢發自內心的喜悅,白老師也開心了起來,充滿感激地說道:“感謝鄭大師,讓我們能吃到鍋包肉!”

  “感謝鄭大師,讓我們能吃到鍋包肉!”

  “感謝鄭大師,讓我們能吃到鍋包肉!”

  其他人跟著重復道。

  聽著一聲聲感謝的話語,郝賢望向窗外的雪景。

  多少年來,哈爾濱的雪都是這般飄著。

  與百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雪夜下是燈火通明的千家萬戶,而在這萬千燈火中,有許多人家正在品嘗著同樣的料理。

  或許是鍋包肉,或許是酥黃菜,或許是任何一道能讓人銘記于靈魂的美味。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此出生。

  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此生活。

  一代又一代的人最后離開。

  他們無法帶走什么,但注定留下一些什么東西。

  比如,他們所熱愛的美食會被長久地留傳下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