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535 有類曾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貞觀三百年

  袁州萍鄉縣城東鄧家大宅,牌匾也只有“鄧宅”兩個字,按照規定,鄧璠的葬禮規格,是可以參照凌煙閣功臣的。

  所以鄧璠的死訊,長子鄧子霖很快就讓人發往了京城,洛陽收到消息之后,基本上一天之內,就會有一個閣老前來慰問、吊唁。

  就算不是閣老,最起碼也是候補閣老,在中央也是部堂大員。

  比如教育部、兵部這樣的特殊部門首腦,品級上跟其余部堂高官一樣,但實權就是高半級甚至一級,從他們外派時候的差遣來看,就知道其中的區別。

  “老太公……就、就這么去了?”

  因為鄧璠高壽一百零八歲,所以哪怕是孫子輩,也有年至花甲的,鄧子霖因為是長子,性格上又比較懦弱,所以一直以來就是被當做傳宗接代工具人來培養。

  任何成就、建樹,鄧璠都沒有特別給這個兒子壓力。

  別家的“小兒子、大孫子”現象,在鄧璠這里,是沒有的。

  大曾孫鄧盤今年已經不惑之年,剛好四十歲整,身材長大,臂膀粗壯,一臉的絡腮胡子在麻衣的襯托下,顯得極為兇猛。

  此時,他還有些不能接受,因為自幼健壯,所以也被祖父鄧子霖夸贊“有類曾祖”,如今也在袁州做事,是袁州教育局的一個實權主任,分管宜春縣教育局。

  去年“靖難軍”勢頭很猛,贛南跑路的人太多,宜春這里也收了不少人,其中很多學生都是被調劑在了兩所中學中。

  宜春縣教育局因為安排不當,導致沖突不斷,還發生了互相地域攻擊引發的群毆,本地和外地的學生,分別死了一個,于是去年十月份袁州就決定,由袁州代管宜春縣教育局,鄧盤為代局長。

  鄧盤因此非常忙,若非曾祖父喪禮,他大概是不回回來的。

  宜春縣原本只有兩個中學,鄧盤接管之后,直接將一所小學的舊址改造成宜春縣第三中學,所有外來逃難的學生,都在這里就讀。

  其中涉及到種種事情,所以這所名為宜春縣第三中學的普通中學,本質上卻是個檔次更高的中學。

  生源非常的好,能夠從贛南逃難至此,還能供養子女讀書的家庭,就不存在是普通家庭的可能。

  同時逃難的很多家庭,實際上都是贛南中下層官吏,官吏的子女,鄧盤在宜春把這件事情做好,等于就是官場上打開了半個省的局面。

  將來是升遷也好,還是平調,他都不可能混得太慘。

  事業起飛,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聽說鄧璠的去世消息,趕回去之后,即便站在葬禮之中,他也還是有些不能接受。

  并非他不尊敬曾祖父,而是“袁州鄧氏”這一下,只怕會沉寂許久。

  鄧璠的存在,在“袁州鄧氏”內部,是鄧老太公德高望重;然而,在整個袁州,甚至整個江西,何嘗不是德高望重?

  只要活得久,就算是一條狗,也能德高望重,甚至能成為無能的權威。

  更何況,鄧璠在江西,算得上是官場傳說,受他恩惠的人極多,“袁州鄧氏”能夠發揮出來的能量,如果本身只有一百,有了鄧璠,鄧家就是兩百的氣勢,甚至三百、五百。

  這就是德高望重,坐鎮家中,誰也不怕。

  “子棋,磕過頭,上過香了?”

  “嗯。”

  身材高大的鄧盤非常的郁悶、傷感,人到中年,心中的偶像突然這么去了,多多少少會有失衡。

  跟他搭話的人靠近了小聲道,“子棋,爺爺一向欣賞你,認為你像他,你說說,咱們鄧家,以后……會如何?”

  “十三叔,是不是有什么說法?”

  眉頭微皺,鄧盤瞥了一眼年紀比他大不了多少的鄧十三。

  “有幾個堂叔,之前就回來了,肯定是有什么要事商量。”

  鄧十三就是個混子,斗雞遛狗他就最在行,其余屁本事沒有。

  但鼠有鼠道,鄧十三在袁州、潭州混的很開,算是跨省的老油條,在醴陵縣還專門有個獵犬場,除了給警察局提供一些警用工作犬,也辦斗狗比賽。

  和江北更喜歡看球賽不一樣,因為交通的緣故,江西、湖南兩地,除了長沙、南昌這樣的大城市,大抵上,都是冷僻的地方樂子才是主流。

  整個江西的所有州屬縣,總有一個縣的招牌小吃是“狗肉”,且多以“脆皮狗肉”為賣點。

  只是狗肉不上臺面,所以鮮有以此行走江湖,多是瓦罐湯、筍干、醬菜等等能走入千萬人家的特色,才會廣為流傳。

  也因為如此,玩狗的群體,本身就是跟主流相悖,多是小眾。

  于是消息還是比較特殊的,且略顯封閉,不是內部人,還真不一定有他們的消息靈通。

  畢竟,哪個高門大戶……還沒幾個敗家子啊。

  “十三叔,不用打啞謎,有話直說。”

  皺著眉頭的鄧盤很是不爽,直截了當地盯著鄧十三,如是說道。

  “要不說你‘有類曾祖’呢!”

  鄧璠年紀大了之后,的確是口不能言、目不能視,但是年輕時候起家,是以“剛直”聞名。

  后來官聲絕佳,號稱“XX的良心”,也是因為鄧璠剛得不行,且有因為過于剛直,還能在“江西房氏”的眼皮子底下全身而退,這就更加讓人佩服。

  傳奇之所以是傳奇,自然是有原因的。

  “我聽說,洪州好些地方,都在招兵買馬。江西房氏‘建昌房’的人,聽說準備了七千萬……”

  看了看左右,鄧十三側著身子小聲道,“子棋,房氏用人之際,現在都在四處招賢納士。我在醴陵的狗場,有個訓狗的好手,也被收了去,一年一萬二,當場就給了六千的簽約費,全是現銀。”

  “現銀?”

  “真的,我親眼所見。”

  “十三叔,你也想投靠房氏?”

  “爺爺的名聲那么大,我們投靠房氏,肯定讓房氏氣勢大增,同樣的,也能撈著更多的好處。”

  “二叔公比我更像老太公。”

  實際上鄧霽并不像鄧璠,他更英俊一些,且風度絕佳,而年輕時候的鄧璠,純粹就是個彪形大漢,而且常年健身,膀大腰圓,做官時等閑人近不了他的身。

  只是很顯然,鄧霽此時說的,是性格。

  “二叔……”

  聽鄧盤提到了鄧霽,鄧十三也是眼皮抖了一下,整個家族之中,最狠的,就是這位鄧二老爺。

  大老爺鄧子霖,是從來不拿主意的,整個江西都知道。

  外面也多是知道“光嵐公”,不知道“光瑞公”,誰叫鄧光瑞在福建還做著大官呢。

  “子棋,今時不同往日,我們總得要個靠山啊。”

  “十三叔,你說的對,鄧家在江西,的的確確需要靠山。不然,很難繼續下去。去年朝廷又印了多少紙,沒人知道,或許幾十億,或許幾個億。飲鴆止渴,還只能繼續下去。再不解決危機,自爆就在眼前。”

  嘆了口氣,鄧盤對鄧十三道,“宜春的那個案子,外面只知道本地、外地各死了兩個學生。卻不知道傷了兩千多……”

  “哇擦!!!”

  聽到這個數字,鄧十三差點嚇尿,這是什么鬼故事!!

  “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

  鄧盤自己也是感慨了一聲,“但這就是真的。”

  “怎、怎么回事?!”

  在宜春,鄧十三還有個茶葉鋪子呢,還捎帶賣一些糖煙酒,都是官營拿貨,絕對的一本萬利。

  “游擊隊。”

  瞥了一樣鄧十三,鄧盤直接說了事實,“城市游擊隊,而且是宜春縣本地的學生組織的,目標就是外來的官吏家庭。學生內部還有一個‘紅黑榜單’,上紅榜的,沒有事;上黑榜的,說明這個官吏在老家,是貪官污吏。”

  “所以,十三叔,你還想投靠江西房氏嗎?”

  “是江西房氏‘建昌房’!”

  強調了一遍,鄧十三唯恐說錯,“是‘建昌房’,不是整個江西房氏。”

  “都一樣的,十三叔。”

  語氣意味深長,鄧盤回頭看著簡樸的靈堂,心中突然有了想法:二叔祖回來,肯定是有原因的,說不定,就是爺爺專門喊二叔祖回來拿主意。

  粗獷的外貌并不顯襯智慧,旁人見他,只當是個粗鄙莽夫,然而鄧盤此時卻突然頗有靈感,因為十三叔的一番話,他便想著,如果他是老太公,此時此刻,整個帝國都在風雨飄搖的時候,該做出什么樣的選擇?

  鄧盤心中暗道:我若是老太公,便帶人去投靠王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