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26 這里多有意思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貞觀三百年

  《》來源:

  又接著燒了一支煙,老者們都是樂得清閑,索性也跟王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南海北,什么都能說一些。

  本地的風物,外間的人情,老者畢竟是當過兵的,說的頭頭是道。

  “王委員要招‘義勇’,肯定去河東要好嘍。”

  “噢?這里頭,還有什么講究?”

  “一條永樂江,二分天元山。東邊名云陽,西邊叫青云。我們這兒,就是青云山嘍。”咧嘴一笑,帶著點滑稽的自嘲,老者翹著個二郎腿,手指抖著煙灰,很是驕傲地說道,“我就住在這兒,哪有什么義勇嘍。”

  很有說服力!

  “都是做工拿餉銀,怎么這里就不能做義勇呢?”

  “還有長官嘍。”

  老者雙手一攤,然后掰扯著手指頭,“王委員你要曉得喃,一個上有老下有小,都在青云山;二個戶頭還在鎮上,冒得長官蓋章……”

  啪,老者雙手一拍,“不得行嘍。”

  “八古集”的情況,就像是個滾動的漩渦,一環套著一環。

  王角一開始覺得這有點像傳說中的“軍戶”,然而實際上又并不是如此。安仁鎮的情況,更加的復雜一些,管理、運營安仁鎮的人,也更加的聰明一些。

  給長官做工比給外地人做工要劃算,于是給長官做工;出去可能會發跡,但一家老小還是吃住在“八古集”,背靠的,還是永樂江、獅子巖、鴨子沖……

  真要是離開,也是能離開的,但是至少還要過蓋章的那一關,這一關,并不難,給錢的事情,就不算難。

  難的是在后頭,給了錢之后,一盤算,去外地謀生,或許只比留在本地高上一點點,于是咬了咬牙,動搖的心思,就收斂了起來。

  而類似這些老兵,糊弄完他們的青年時代,最大的不安定,也就過去了。

  老兵的后代們,并不缺少那一口吃的,但是想要吃得好,就欠缺了那么一點點意思。

  青云山招不來“義勇”的本質,就是這里不是合格的兵源地。

  有恒產者有恒心,他們不達標;窮的一無所有,又不至于。

  不上不下,不著不落。

  “云陽山嘛,馬子集、大灣、王泥頭、荷花塘、螞蟥狴、石頭垅、吳家山、龍王廟……”

  老者一口氣報了許多個地名出來,“王委員要招‘義勇’,去這里嘍。”

  “老人家,有什么說法沒有?”

  “爛命一條。”

  很好,很有說服力!

  隨后,就聽得老者在那里絮叨著,講解為什么說“爛命一條”。

  原來這一片地方,基本都是茶園、山莊,即便有耕地,也多是一些大姓的,剛才老者報出來的地方,不僅僅是小門小戶,還基本沒有中田,更遑論什么上田。

  青陽山普遍畝產一百斤左右的地,或者畝產幾十斤的,都是這些人家在種。

  一年到頭,頂天就是個餓不死,吃飽是很難的事情。

  為了求生,大多都是要給茶園做工,一年到頭忙起來,腳不沾地也是剛剛好維持一個餓不死。

  “我老家南海,要是運氣好,給大戶人家做保安,也能有五塊錢一個月。我在廣州,看普遍都能有十塊八塊,廟里的和尚,還能出來教書,可見是比南海好的。”

  “王委員說的對倒是對……”

  “老人家,還請指點指點。”

  王角笑了笑,又燒了一支煙,給老頭兒接了上去,這光景,旁邊早就架起了爐子,直接燒水泡茶。

  “茶南四哥”王國,更是板著一張臉給熊孩子們發糖。

  整個大香樟樹的樹蔭里,倒是難得地歡快。

  這光景,前來圍觀的人也多,都是看王角在那里跟老人家說說笑笑。

  “王委員那里買米,都是現成的吧?”

  “南海的地不好,產量不高,多是從交州進。”

  “我們這里呢,舂米也是要出錢的,永樂江不作妖,一般五百斤還是有的。就是收得多,也就賣不上價。青陽山那里,你想要賣到外地去,不靠安陵的大戶,只怕出了青陽山,都不知道路怎么走。”

  “原來如此,那小門小戶的日子,可就不好過嘍。”

  “肯定的喃。”

  老者歪了歪頭,夾著煙的手點了點,“賣不上價倒也不是最難的,難的就是突然永樂江作妖,那就是……哦豁”

  雙手一攤,老者沖王角點了點頭,給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眼神。

  “唔……”

  王角也是點了點頭,頓時明白了老者的意思,賣不上價的糧食,想想辦法存起來,對付一年兩年,還是可以的。

  陳化糧不好吃,但變著法地做成米粉,也還能對付一年。

  可第三年第四年突然來一下發大水,這就不行了,如果之前辦了大事的,比如說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子女讀書,這可能就是滅頂之災的破產。

  永樂江可不會因為你艱難困苦就網開一面,生出憐憫之心。

  河流如此的公平,貧富皆是芻狗。

  只不過,貧者抗一下就完了;富者毀個三五萬斤乃至三五十萬斤糧食,又算得了什么?

  甚至他們連米粉都不用吃,窮山坳中多得是野味。

  “難怪老人家說招‘義勇’要去云陽山。”

  “爛命一條嘍。”

  “嗯。”

  跟老者聊了聊,云陽山那里,幾十個村的情況都是大同小異,某個大姓幾乎就是土皇帝,有錢有人有槍有茶園,茶陵縣的“選人”,也基本上都是從大姓中選出來的。

  那些個小門小戶,不是不想選個“青天”上去,奈何一到進奏院開門,茶園的大老板就直截了當發話,選了他們要的,一個人一匹土布或者一壺油加半斤鹽。

  此時,王角也終于明白了老者為什么會說他買米都是現成的。

  因為殺龍港是個交通要道,根基就是“交易”,用錢買還是以物易物,本質沒什么區別。

  而這里,哪怕真的給你六塊八塊甚至十塊錢一個月的工資,結果你買什么東西都是掌控大門大戶手中,那么六塊八塊是不是真的比殺龍港的五塊錢要多,完全不好說。

  至于那些薄地在手的苦哈哈,他們要把成品糧拿出去交易,僅僅是碾米這個流程,就要假托他人,那就更加的微妙。

  他們咬咬牙,自己舂米,可不可以呢?可以。

  但這時候開碾米廠的人,完全可能就是收糧商人的另外一個面,一句“米不夠白”,便是讓小門小戶好不容易舂出來的米,就成了“下等米”。

  沒什么道理,就是“不夠白”。

  而評價這一句“不夠白”,或許還不會是在他們下定決心自己搞之前,是要等他們努力了,奮斗了,辛辛苦苦做出來了,再來否定。

  看懂了其中的微妙之后,王角頓時樂了,不去京城,果然是對的。

  這里多有意思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