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京城徹底褪去了寒意,春風裹著草木的清香拂過璀璨娛樂總部大樓前的廣場,草坪上的新綠被吹得層層起伏,像是鋪開了一張柔軟的綠毯。
頂層辦公室里,落地窗外的陽光毫無遮攔地涌進來,在譚越的黑檀木辦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咚咚咚——”三聲輕緩的敲門聲響起,門外傳來林清野略帶拘謹的聲音:“譚總,方便進來嗎?”
“進來吧。”譚越抬手揉了揉眉心,將目光從電腦屏幕上移開。
只見林清野抱著一個厚厚的深棕色文件夾站在門口,深色休閑西裝的袖口沾了些細碎的紙屑,眼下帶著淡淡的青黑,顯然是熬夜打磨劇本留下的痕跡,可他的眼睛里卻亮著對創作的熱切光芒,像是藏著一簇小火苗。
自從三月在辦公室確定轉型電影后,林清野幾乎把編劇室當成了家,《時光滴答》的腳本改了五版,每版都比前一版更細膩,可他總說“還差最后一口氣,沒把‘傳承’的勁兒擰到最緊”。
“譚總,這是最新修改的第六版劇本。”林清野將文件夾輕輕放在桌上,指尖在有些磨損的封面上反復摩挲。
封面是他特意選的牛皮紙,上面用鋼筆寫著“《時光滴答》第六版”,字跡工整卻帶著幾分倉促,能看出他這段時間反復翻閱、修改的痕跡。
“我昨天把前幾版都打印出來對比,還是覺得結尾差了點意思,想請您幫我看看,給點啟發。”
譚越拿起文件夾,抽出里面的劇本。
紙張邊緣有些卷邊,每頁都用不同顏色的筆做了批注:紅色標注鏡頭角度,藍色修改臺詞,黑色補充細節。
他翻到第二十三頁,目光落在新增的“舊工具”段落上。
老鐘表匠趙師傅在整理店鋪閣樓時,發現了父親遺留的紅木工具箱,打開時里面的銅制工具泛著舊光,工具柄上刻著的“趙氏”二字被特意加粗,旁邊還用小字標注了“鏡頭特寫:工具柄上的木紋與刻字,光線從閣樓天窗斜射進來,灰塵在光里浮動,突出歲月沉淀感”。
再往后翻,少年林曉宇幫趙師傅拍短視頻的段落里,多了一句細節描寫:“手機鏡頭從懷表的表盤慢慢拉遠,穿過鐘表店的玻璃門,映出街道上的共享單車與霓虹燈牌,老店鋪的木質招牌在現代街景里,像一塊溫潤的舊玉”。
“這個細節加得好。”譚越指著“舊工具”的段落,語氣里滿是贊賞,手指輕輕點了點紙上的批注,“通過工具上的‘趙氏’刻字,既悄悄交代了趙家鐘表店三代傳承的背景,又埋下了趙師傅與父親矛盾的伏筆......”
聽到肯定,林清野緊繃的肩膀明顯放松了些,他下意識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皺巴巴的筆記本,卻沒有翻開,只是捏著筆記本邊緣,眉頭依舊皺著:“可我總覺得結尾不夠有力。現在的結尾是‘老鐘表店的線上訂單慢慢多了起來,少年周末會來幫忙,趙師傅坐在柜臺后修表,陽光落在兩人身上’,雖然溫馨,但太‘平’了,沒有能讓觀眾看完后記得住的‘鉤子’。”
“我試了三種修改方向:第一種加了趙師傅收到海外訂單的情節,覺得太商業化;第二種讓少年在全國鐘表修復比賽中獲獎,又太刻意煽情;第三種就按現在這樣,又覺得沒把‘傳承’的主題頂上去。”
譚越點點頭,翻到劇本最后幾頁,手指在紙上輕輕敲擊,發出規律的“嗒嗒”聲:“你之所以覺得‘平’,是因為結尾只交代了‘事件結果’,卻沒把‘情感落點’扎深。你想想,這部電影的核心是‘雙向傳承’。”
他頓了頓,看著林清野湊過來的認真神情,繼續說道:“比如,可以在結尾加一個‘跨時空呼應’的細節。趙師傅整理父親的舊工具箱時,在夾層里發現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
譚越解釋道:“照片上是年輕時的父親和爺爺,兩人站在鐘表店前,爺爺手里拿著一塊剛修好的懷表,父親的肩膀挨著爺爺的胳膊,笑得很靦腆;與此同時,少年在整理爺爺的遺物時,也從舊皮箱里翻出一張彩色照片。兩張照片隔著幾十年,卻都定格在鐘表店,都有‘懷表’這個信物,既呼應了‘傳承’的主題,又能讓觀眾心里‘咯噔’一下,想起自己家里的老物件、老照片,產生情感共鳴。”
林清野眼睛瞬間亮了,像是被人撥開了迷霧,他連忙翻開皺巴巴的筆記本,拿出筆飛快地記錄,筆尖在紙上劃過的聲音格外清晰:“您說得對!我之前一直盯著‘事’,卻忘了‘情’。用照片做載體,既不刻意,又能把‘傳承’做透”
“就是這個思路。”譚越笑著點頭,把劇本翻到最后一頁,“好的結尾不是‘故事結束了’,而是‘故事還在繼續’,讓觀眾看完后能琢磨一會兒,想起自己的生活......”
兩人又針對劇本的節奏、鏡頭語言聊了近一個小時。
從趙師傅給懷表上油時的鏡頭時長,到少年第一次修表時打翻工具盒的音效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反復推敲。
林清野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偶爾停下來提出疑問:“譚總,您覺得趙師傅和解的那場戲,用‘修完父親留下的舊懷表’作為節點,會不會太直白?”
譚越則耐心解答:“不直白,因為懷表是‘情感信物’,修表的過程就是他與父親和解的過程,觀眾能看懂這份含蓄。”
聊著聊著,林清野眼底的迷茫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堅定的光芒,連聲音都比來時更有底氣。
“謝謝您譚總!現在我思路完全打開了,回去就能修改。”林清野合上筆記本,小心翼翼地放進公文包,語氣里滿是干勁,“我打算這周末加個班,把結尾的細節打磨好,下周一給您看修改稿。如果順利的話,五月初就能拿出最終版劇本,隨后就能開始選角。”
“好,我等著你的修改稿。”譚越送他到辦公室門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別太著急,打磨好劇本是關鍵,選角和勘景可以讓團隊先做前期準備,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劇本上。有問題隨時找我,或者找鄭通。”
看著林清野匆匆離去的背影。
他走得很快,手里緊緊攥著公文包,像是怕耽誤一秒鐘修改劇本的時間。
譚越回到辦公桌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龍井的清香在口中散開,他想起剛才林清野眼中的光芒。
剛放下茶杯,敲門聲再次響起,這次的節奏比剛才更急促些。
門被推開,音樂部門總監魏宇走了進來。
他穿著一身熨帖的黑色西裝,領帶系得一絲不茍,手里抱著一份厚厚的藍色報表,臉上卻沒了往日匯報時的輕松,眉頭擰成一個“川”字,連步伐都比平時沉重。
“譚總,這是音樂部門第一季度的工作報告。”魏宇將報表輕輕放在桌上,手指在“營收數據”那一頁反復滑動,語氣有些沉重,“整體情況不算差,但也不好——一季度推出了三首單曲,《晚風告白》和《星河來信》兩首進入音樂平臺榜單前二十,最高沖到了第十四名,可沒一首能穩住前十,更別說成爆款;簽約的兩位新人歌手,蘇曉和林辰,曝光度不夠......”
譚越拿起報表,仔細翻閱著。
數據表格里,紅色的下降箭頭格外顯眼:音樂部門一季度營收同比持平,但環比下降了12,主要原因是缺乏爆款作品帶動數字專輯、周邊衍生品的銷售;新人歌手的商演報價僅為行業平均水平的60,蘇曉的單曲播放量雖然破了億,但付費轉化率只有8,遠低于行業 15的平均水平。
這些情況,他其實通過每月的部門簡報已經有所了解,可此刻聽魏宇當面匯報,看著他眼底的焦慮,更能感受到音樂部門的困境。
“我知道情況。”譚越放下報表,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平靜卻帶著安撫的力量,“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關注音樂部門的動態,也跟幾個音樂平臺的負責人聊過。你們推出的幾首單曲,旋律和歌詞質量都不錯,比如《晚風告白》的吉他前奏很抓耳,《星河來信》的歌詞有畫面感,可問題在于‘缺乏差異化’。”
魏宇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一支筆,在報表上畫了個圈,臉上露出認同的神色:“您說得對,我們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前段時間我帶隊去韓國談制作人,想合作一首舞曲風格的單曲,可對方報價太高,一首單曲的制作費要八百萬,超出了我們的預算。”
“后來想跟節目部門合作,在《新生代唱將》里給蘇曉和林辰留個嘉賓席位,又擔心節目資源太集中在選手身上,他們露臉時間短,反而沒效果。現在卡在中間,往前沖怕預算超支,往后退又怕被市場落下,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突破。”
“別著急,現在不是焦慮的時候,要找到突破口。”譚越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
“音樂部門是公司的重要板塊,不能掉隊。璀璨要做世界一流的娛樂公司,缺了音樂這塊拼圖不行。”
“我已經在想辦法了。一方面,我會協調財務部門,給音樂部門增加 20的制作預算,支持你們與優質制作人合作,但不用局限于海外,國內有很多有才華但沒被發掘的獨立制作人。另一方面,我會跟許諾溝通,讓音樂部門與節目部門深度聯動,不只是簡單的‘嘉賓露臉’。”
魏宇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身體不自覺地往前湊了湊:“真的嗎?如果能增加預算,再跟節目部門深度聯動,我們就能放手嘗試新方向了!”
“當然是真的。”譚越轉過身,語氣肯定,“不過你們也要調整策略——先聚焦蘇曉一個人,明確她‘抒情故事感歌手’的定位,把資源集中在她身上,等她先出圈,再帶動林辰;單曲創作要跳出‘抒情電子’的框架,結合公司的影視項目。”
“好!我們回去就開部門會,調整策略。”魏宇的語氣終于輕松起來,眉頭也舒展開了,他拿起報表,小心翼翼地放進公文包。
“不用謝,這是公司整體發展的需要。”譚越送他到門口,叮囑道,“方案里多加一塊‘用戶調研’——看看蘇曉的現有粉絲喜歡什么類型的歌曲,再結合市場趨勢,別閉門造車。有不清楚的地方,隨時跟我或者子瑜溝通。”
魏宇離開后,辦公室里恢復了安靜。
譚越靠在真皮椅上,端起茶杯慢慢喝著,溫熱的茶水讓緊繃的神經放松了些,思緒卻漸漸飄遠。
璀璨娛樂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娛樂公司,不能只靠電影部門一枝獨秀。
電影、電視劇、節目、音樂、藝人經紀、新媒體,六個部門就像人的六根手指,只有攥在一起,才能形成拳頭,有力量與國際娛樂公司競爭。
現在電影部門有《時光滴答》《天路》等項目支撐,電視劇部門剛簽下一位知名編劇,準備打造一部年代劇,節目部門的《新生代唱將》已經進入選手招募階段,唯獨音樂部門陷入了瓶頸,藝人經紀部門也有隱患,必須盡快解決。
他拿出手機,點開與陳子瑜的微信對話框,快速輸入:“下午有空嗎?想跟你聊聊音樂部門的預算調整和跨部門聯動的事,順便看看藝人經紀部門的新人計劃。”
消息發出去不到一分鐘,陳子瑜就回復了:“有空,下午三點我到你辦公室。藝人經紀部門剛把新人計劃發我郵箱,里面提到了合約快到期的張曼,還有幾個潛力新人的資料,正好一起聊聊怎么留張曼,怎么推新人。”
放下手機,譚越從抽屜里拿出公司的組織架構圖,用紅色馬克筆在音樂部門、藝人經紀部門的名字上畫了圈。
他起身走到書架前,拿出一本藍色封面的《全球娛樂產業發展報告》,翻到“跨部門協同”章節。
上面是譚越為公司所做的發展規劃。
璀璨娛樂公司的發展一刻不能停息。
請:m.lvsc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