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五十九章 素老板回來啦44/109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怎么……怎么會有這么喪心病狂的賊子?!”

  燒著蜂窩煤的閨房里面,蕭大家看著被自己剝掉外衣褲的少年,眼淚花兒順著就流了下來。

  《梁祝》在江南那邊實在是太受歡迎了,無數的富豪勛貴家里的女人們都以聽一場《梁祝》為榮。

  可是江南遍地都是有錢人,大家你請素老板一天,我請她一天,恐怕排到明年年底都演不完。

  況且蕭素琴如今對于賺錢什么的,都沒有興趣。

  之所以還來江南演出,一來原因在于戲曲九仙的慣例,京城的九仙有什么好戲都要來江南炫一番,同理江南的有好戲一定會進京。

  《梁祝》這樣名傳千古的戲曲,不來江南演出,不讓他們被震撼,蕭素琴絕對不心甘。

  二來的原因是蕭素琴想要更加打響自己的名號。

  只有她能成為戲曲九仙之中數一數二的大家,她加入裕王府之路才會通暢一些。

  別看裕王爺是她的粉絲,裕王妃也經常看她的曲目,但是如果牽涉到她嫁給他們的兒子,這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宗室子弟結婚雖然沒有那么講究,可人家柳銘淇是親王世子,而且是最受皇帝喜愛的親王世子,他的婚事自然不能馬虎。

  哪怕只是娶一位如夫人,也不可能隨便哪個女人都行。

  在大康朝,戲子不受歧視,可他們和皇室之間的差距還蠻大。

  只有蕭素琴成了數一數二的戲曲大家,她的優勢才稍微大一些。

  只要能進入裕王府的大門就好了,她知道柳銘淇從來沒有什么公子哥的紈绔氣息,也不會有什么壞習慣,是一個很好的小男人,足以讓自己下半輩子過上幸福快樂的好日子。

  所以蕭素琴在江南的演出,就是在每一個大城市舉行兩三場的演出,盡可能的擴大影響,而不是積極的賺錢。

  結果她正在演出的當兒,就聽到了飛鴿傳書傳來的消息,說裕王世子在京城被刺,險些身亡,皇帝為此大動干戈,繡衣衛、羽林衛和帝京府衙役們全軍出動,到處在追捕兇手。

  蕭素琴當即就差點昏倒過去。

  等到她清醒過來,二話不說叫上了最快的船隊,什么都不管的直接回京。

  那時候因為是枯水期,大運河已經只能走三百多里,其余的路程只能靠馬車。

  就這么顛簸了接近二十天時間,蕭素琴才回到了京城。

  回京城的第一時間,她便打聽到了柳銘淇安然無恙,現在又生龍活虎了,這才放心的先回家洗漱,然后便迫不及待的請了柳銘淇過來。

  其實柳銘淇身上的傷口還沒有完全的康復,每三天還得換一次藥,包裹起來看著是有些瘆人。

  見到蕭素琴都流淚了,柳銘淇撓撓頭,道:“素姐,其實沒有那么危險啦,你看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嗎?”

  “這也就是毫厘之差……叫我怎么不擔心嘛!”蕭素琴哭著幫他把衣褲給穿好,“殿下,你以后別管那么多閑事兒了。”

  “閑事?”

  “對啊,不就是鬼門關那個破事兒嗎?”蕭素琴道,“你除了干這個得罪人之外,還有什么其它得罪人的?”

  “外面傳聞是那些人販子……”

  “呸臭不要臉”

  蕭素琴俏臉通紅的罵道:“人販子能有這樣的力量和膽識,他們哪里用得著去欺辱那些婦女小孩兒?

  早就去干大票的了!”

  “哈哈哈!”

  柳銘淇看她柳眉倒豎的甚是可愛,便把她給抱了起來,讓她坐在自己身上,順勢還親了她一口。

  素老板很少看他這么主動,歡喜之下,也還了他一口。

  少年懷抱佳人,本來就有點蠢蠢欲動,見狀毫不示弱的再來一次。

  這次蕭素琴還特意把嘴兒湊了過來,讓他親了個正著。

  然后素老板便感覺到了他的反應。

  “咯咯……”

  蕭素琴抿嘴笑了,千嬌百媚的橫了他一眼,“現在我相信你沒事啦”

  少年有些尷尬,趕緊轉移話題:“素姐姐,你剛才說的,可不要在外面講,不好。”

  蕭素琴本來就是玲瓏心的女人,聞言輕點粉臻,“我也是在你面前提醒你,怕你傻乎乎的不知道,一天到晚為國為民累得要死,結果還被小人所害!”

  “想要做點事情,哪能沒有風險的?”柳銘淇笑了笑,“這事兒我自有分寸,那些傷害我的人,一個也跑不掉,放心吧!”

  “嚇,你可別犯糊涂!”

  蕭素琴粉臉一變,“宗室子弟如果用武力犯禁,哪怕是皇上也不會保著你的!”

  “我沒有那么傻。”柳銘淇笑了,“你等著看吧,我會讓他們上演一場好戲的。”

  少年需要提高聲望來保證自己的安危是一回事兒,報仇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論到怎么報復人,古代人拍馬都比不上現代人。

  你們以為自己背靠著太子,就可以橫行無忌了?

  陳世美了解一下?

  人家還是駙馬爺呢!

  蕭素琴不想柳銘淇再去想那些煩心事,便閑聊道,“回來的時候,我聽說京城里面下了十多二十天的大雪,結果這一次回來路上,進入京畿地區就沒有什么雪了。”

  “天氣都在升溫,雪化都有六七天了,再加上那些工人們的打掃,當然看不見。”柳銘淇笑著說,“今年我們就過一個暖洋洋的好年……對了,素姐你不走了吧?”

  “不走了。”

  蕭素琴先是喜盈盈的回答,然后又順口道:“可是我們回來的時候,安徽那邊卻是下大雪,好大好大的雪,我估摸著再晚個兩三天,恐怕道路都得被雪封住,走不動了。”

  “嗯?”

  少年訝然了起來。

  不應該啊。

  京畿地區距離安徽并不遠,我們這邊都變成了溫暖天氣,怎么安徽還下起了暴雪了?

  難道是我們這邊下完了,他們接著下?

  不過也沒關系。

  京畿地區溫度升高,應該會帶動安徽那邊天氣變好,等到過年開春了,也就春暖花開了。

  他也沒有多想,轉過頭來興致勃勃的問起了蕭素琴江南的事兒。

  “素姐,我聽說江南到處都是繁華城鎮,民眾們穿戴絲綢,生活富足快樂,杭州、蘇州和揚州這些地方,更被稱為人間天堂,這是真的嗎?”柳銘淇說起了自己在京城看到資料時的印象。

同時這也是史書中記載的江南盛  說起南方,江南富足,東南商貿發達,苦比的只能是西南。

  只有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候,才會有人想起他們。

  平日里人家說南方人,都會下意識的忽略西南三省也是南方。

  蕭素琴琢磨了一下,慢慢的回答說:“他們普遍是比較富裕一點,比如基本的溫飽還是可以保障的,哪怕只是郊區的農民,只要勤勞日子就過得不錯。

  特別是如今江南總督劉仁懷,最是積極打擊那些土地兼并的大地主大富豪們,積極的推動江南發展手工業和織造業,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矛盾,也給了底下的民眾們活路。

  不過有錢的可以天天醉生夢死,沒錢的卻還是非常困難,江南的碼頭上,朝不保夕的碼頭工人數不勝數,他們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力來換取糧食,不知道哪一天倒下去,整個家里的支柱就沒有了。”

  頓了頓,蕭素琴遲疑著道:“而且這幾年江南的糧食大量的往外面流,他們本地的糧食幾乎是沒有什么剩余的。一旦江南也發生洪澇或者干旱災害,恐怕整個大康都會亂起來。”

  柳銘淇懂了:“你是說劉仁懷太顧著救別人,導致自己也沒有存糧?”

  蕭素琴點點頭,“事實就是這樣的,江南最大的那群土地財主,手里存糧都很少。他們也是笨蛋,只想著高價賺錢,沒想到自己多存糧,以備不患!”

  少年笑了。

  在正常年份,蕭素琴這么想是對的。

  可到了明年,自己的紅薯就要從宿霧國運抵中原了。

  只要有兩三年的緩沖時間,紅薯就能在大康的土地上迅猛的發展起來。

  最多十年的時間,哪怕大康年年發生各種災難,也有紅薯這個救命稻草,總之不會崩盤。

  前世的康熙六十年統治,各種災難也是層出不窮,堪比明末了。

  結果人家的人口還不斷的進行增長,迅速的恢復到明末時期。

  原因不就是紅薯和土豆的作用嗎?

  吃多了紅薯會拉肚子。

  康熙康熙,天天拉稀,可不是吹的!

  不過回頭來一想,蕭素琴對劉仁懷的評價挺有意思。

  幾乎所有人都在說劉仁懷的好。

  別的不提,今年年初的云夢澤水災,還有之后更大的蝗災,全靠劉仁懷在江南運籌帷幄,才能有源源不斷的糧食供應四方。

  你說他是能臣干臣也好,說他是竭澤而漁也好,反正人家至少是把眼前給顧著了。

  連今天都顧不了,還管明天干什么?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劉仁懷在江南創造了稅賦和糧食的連年增加,那么他對江南的水利、道路、商貿、農業等等,有做出什么事情沒有?

  別等到他一離任,留給下一任江南總督的就是一個搖搖欲墜的爛攤子,那才是不厚道。

  如若劉仁懷真的是一個干臣,那么過兩年他調任回京的時候,正好可以幫忙柳銘淇將紅薯推行天下。

  畢竟這位一旦回了京,便一定會是文淵閣里面的副相,妥妥的大紅人吶!

  求點訂閱!

喝點稀飯  話說一放假你們就飛了,訂閱暴跌,這是啥狀況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