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讓它蹭蹭熱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選秀回鍋肉開始

  如果此刻還有誰比葉青頭疼的話,那肯定就有金曲獎的評審班子。因為有一說一:

  這個獎確實早就大不如前了。

  當年那可是一眾大咖云集,各種追捧,大咖到場都不一定拿獎。

  而且還有比較強的地域保護問題,評選規則問題,以及組委會也很強硬,遇到一些歌手表達不滿,可能直接還會冷凍處理。

  但風水輪流轉,現在么?

  仍然是有幾分傲慢,仍是地域保護主義,也肯定沒有當年那樣支棱了。而除開這些,它多數時候確實也在按照一套標準在評選。

  所以算國內不多的,還尚有含金量的獎項。

  國內其他多數獎項,葉青也就出道第一年去,后續就沒有去參加了。

  金曲獎么,還是值得關注的。

  因為話說回來,葉青現在的爭議,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

  獎項,且是有含金量的獎。

  所以公司這次才會三張全報名,就是為了能夠拿獎,或者說,拿更多的獎。

  但對于評委會來說,悲劇的是,怎么評?

  他們就不僅要問了,一個人在同一屆三張這種程度的專輯,就問怎么評?

  而且跟其他獎相比,它還是很注重平衡的。

  也不會給一個人獎項給太多。

  一是評審規則的考慮,二是保持自己的權威性,又要照顧其他參賽選手,還要保持得獎選手對下一次金曲獎的念想。

  但是,就問這三張該怎么平衡?

  放在以前的年代,還可以有其他精彩紛呈的專輯,分別獲獎,但如今呢?

  所以想來想去,可能還要靠一些資歷深的歌手,來壓住葉青;但那樣的話,也不一定能服眾,總之都不好弄就對了。

  張靜作為業內人士,很明白朋友的苦惱。

  因為前些年,是因為實在是選不到合適的獲獎者,以至于影響力也越來越低呢,爭議性也并沒有減少,他們巴不得有一個又有人氣又有作品的人出來這邊。

  所以葉青要只是發了一張專輯,那邊肯定很開心的。

  但是三張?

  什么時候,華語樂壇能產出這么厲害的新人了,而且比起來以前,感覺都還要更厲害些。

所以是ㄍ一ㄥ住,還是怎么樣確實就是今年的一大難題了  “ging住?什么意思”

  “噢,灣灣那邊說的,硬撐住的意思。”

  張靜笑了,她幾乎是把朋友原話復制過來,這會才反應過來解釋道:“總之你讓他們確實很不好做。”

  葉青便打了個哈哈:

  “這個我確實就是不了解了,哈哈。”

  反正他說什么話,基本上都改變不了那邊的評審結果,就不用太關心了。

  “好吧,也有道理,那我們來聊聊關于你新歌的事情吧。”張靜見好就收,隨即轉向大綱上的問題,開始訪問:“外界現在都很好奇,你新歌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因為水準已經可以說達到了非常高的等級了。”

  “確實挺耗時的,去年開始慢慢制作,也花了不少時間”

  這些東西都是套路化的了。

  葉青也就正常回答了一遍。

  張靜先是邊點頭邊聆聽,末了,補上一句:“原來是這樣,不過網上有一個說法,說你的這張單曲已經超過了很多前輩歌手的歌曲。關于這個事情,你怎么看待呢?”

  他于是更是坐直了身子,認真道:

  “首先我覺得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特點,以及當時的環境和喜好,所以首先肯定不用把這些拿出來直接對比,其次我本人也認為”

  葉青這段,基本上是打官腔。

  這些話平日他都不喜歡講,因為沒啥意思。

  但真正到了需要的時候,這些官腔基本上相當于一個官方的聲明,還是很嚴謹且保險的。

  現在的網友看節目都是拿放大鏡看的:

  那就按照工作室整理的稿子說完就行了。

  而且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對于不太了解事情的觀眾來說,有助于大家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不是自己去猜測事情經歷。

  “原來如此,所以其實你看,這也都是網友的相互評價罷了。”

  張靜也梳理清了脈絡,替他不平道:“我說呢,你最近演唱會行程很繁忙,怎么會突然有心思去參與進去。”

  搞了半天,人家之前根本沒有發言。

  而葉青這邊,在一頓官腔之后,今天最主要的目的也達到了,便笑道:“確實沒有,最近也確實比較忙。”

  接下來的采訪,就很順暢了。

  倒著聊,也沒太多禁忌。

  聊《八度空間》在某些歌曲的創新方面,不及預期。

  “我覺得很正常,大家也認識我一段時間了,所以對這些音樂風格也就比較不陌生了,會覺得有些疲倦。”

  “對,一個人的風格肯定相對比較固定,要找點新東西出來,需要花時間等待。”

  李靜的評論還是相當柔和,且帶有欣賞眼光的:“而且這也并不意味著這張專輯里的歌就差了,只是媒體期望有點太高。”

  葉青也就點頭:“我覺得是吧,這張專輯也不至于像有些夸張的媒體,批判的說完全趕不上前面的。”

  惹得觀眾和主持人都連連點頭:

  “嗯,說的對!”

  又聊王凱興和田元在作曲上面的不同,以及對兩者的分配。

  這個還比較好聊,后續重點帶到了中國風。

  “這會是一個貫穿我接下來專輯的風格。”

  葉青很明白這個風格的重要性,所以也聊了聊這個:

  “當時選擇田元做這件事情,當然還是出于一個對他自身擅長方面的考慮。不過后續因為中國風還會涉及到更多的元素,所以我可能還會再與一些新的編曲老師進行合作。”

  再聊新專輯的事情,這事本來還早呢。

  結果在《夜的第七章》出了以后,眾人對下一張的期待值直線拉高,葉青就不得不提前劇透道:“這樣的歌這張專輯也就一首了,我不可能一張專輯每首歌都那么制作,也拿不出來吧。”

  “我覺得能有這么一首就夠了。”

  張靜自己也做專輯,知道這樣的歌曲多難:“我說一句話,沒別的意思。就是觀眾朋友們,如果每首歌都要做幾個月的話,那我們一張專輯可能要幾年了。”

  “你是想幾年聽一張葉青的專輯呢,還是愿意一年一張,甚至兩張呢?”

  顯然是后者。

  節目錄制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到了尾聲。

接下來,葉青就只剩最后散場演唱會,他的巡演差不多就收尾了  霓虹,東京。

  這里是霓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這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時尚潮流都高度發達,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在全球范圍內都排在前列。

  當然,有很多方面其實是趕不上《唐探2》的紐約的。只是在這里拍攝的麻煩程度,可是遠遠超過在紐約拍攝的。

  因為之前劇組,包括公司這邊都沒有在此拍攝電影的經驗,所以很多事情和預想的不一樣。包括葉青團隊這邊派來的王柏,都被現在的狀況給驚到了。

  “什么?霓虹這邊,有三十多個外聯制片?”

  王柏進了組,這部戲五月下旬就要開拍,必須提前來摸清楚情況。結果進組之后,才知道在霓虹拍戲有太多東西不一樣了。

  比如說在霓虹,外聯制片是按照區域劃分的,每個人只負責某一片區。而《唐探3》需要到澀谷、新宿、秋葉原等多個地點取景,所以必須有那么多人。

  比如外聯制片也不是萬能的,因為在米國,只要制片有能力,你也肯花錢,那時代廣場的大道都能給你包下來拍戲。

  而在這邊,每個場景都要各種申請許可。

  尤其是在繁華地帶,必須得到周邊街道上每家每戶的許可,理論上講有一戶不同意都不行。

  “那實際上呢?如果就是一兩戶不同意,也沒人管吧。”王柏瞟了一眼兩邊,小聲道:“畢竟再選一個地方,也挺難搞的。”

  “盡量不要這么做。”

  制片之一的尚娜嘆氣,往事不堪回首:“如果沒人投訴還好,有人投訴一個電話打到過去,警察一來,劇組馬上就得停工。”

  “那豈不是會很麻煩?很緊”

  “是啊,所以這些人多的戲盡量不要NG。”

  江鈺轉身,帶著他來到一個轉角處:“而且能申請下來的都是好的,有些是不能申請下來的,所以”

  話音還未落,兩人轉過去:“我們得自己搭建一個新的。”

  王柏抬頭,直接“哇”了一聲。

  話說,劇組現在駐扎的地點是東京郊外的栃木縣足利市,距離東京市中心約70公里。

  劇組選址,相對來說是比較冷清的區域。

  可等他轉過去的時候:

數條人行橫道,整齊排列的綠色幕布圍成的樓狀結構,柏油馬路,整齊鋪設的地磚  完全不是這里的場景。

更像是  “這,真的搭了個澀谷的十字路口呢?”

  王柏驚嘆。

  確實,東京澀谷的十字路口,正如電影里所說的:作為世界上人流最為密集的地方之一,每個紅綠燈就要通過30004000人。

  要在這里為了一部電影封路拍攝?

  根本不可能。

  別忘了剛才外聯制片都說了,要挨個申請。而東京這邊說人情冷漠也好,社會習慣就是不打擾他人也好,這樣的拍攝就自然難以成型。

  于是陳思成就在這里搭建了場地,就為了這場戲。

耗時三個月,耗資  都可以拍上一部電影了。

  “斯國一”

  王柏看完,只能說一句:

  這部片為了視聽感受,還真是不計代價,場景越鋪越大了。

還有明星,光霓虹這邊都是妻木夫聰,長澤雅美,三浦友和,染谷將太這些  有了前兩部的經驗,王柏頓時充滿了信心。

  “對了,你說這次還有個事情,要加個演員進來的”

  尚娜這時候才回頭,想起葉青那邊好像聯系了了導演,加了一個笑點,所以到時候開機會有一個新的演員進組,也得統籌一下呢。

  王柏趕緊點頭:“對,我們這邊請了賈玲。”

  “嗯,好。”

  尚娜也看了看本子,這加的一場戲也很簡單,上面寫著:到王寶強喊誰是Q,也就是誰是皮蛋的時候,賈玲就出來說,誰在喊我?

  葉青問,你不是李煥英么?

賈玲說,我小名就叫皮蛋呢  然后就結束了。

  有點無厘頭,但她也聽說了,葉青最近投了這部戲,天河娛樂也有后續參投,雙方是有一定的利益關系的。

  所以安排賈玲進來她們這部大片客串,讓那部投資還沒破億的戲蹭蹭熱度,也就不意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