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個在娛樂圈不說摸爬滾打三年,三個月,就知道張肯剛才說的意思,可不是單純的什么“你不簽五年新合約?沒關系,那我也決定給你8/2分成。”那么簡單。
  剛才的話肯定不是臨時決定的。
  畢竟葉青親眼看見他把張東東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吃下對方畫的餅,乖乖給天河娛樂掙錢。
  何況現在張肯的行為,還是好像自行決定了公司搖錢樹的合約。
  咋可能嘛。
  退一萬步講,不說葉青,但凡是哪個公司的重頭藝人要變更合約,都不是一個高層就能簡單臨時決定的。
  所以心機之蛙,一直摸你肚子那就是張肯在來之前就已經做好決定,無論葉青簽不簽新合約,他都會給葉青簽訂高分成的新合約。
  這一點葉青很快想明白。
  而張肯也沒有指望葉青會相信。
  都是老油條了好嘛,所以他才會開玩笑般說出那番話之前試探著增加五年合約這件事情,本來就是賭一賭:
  賭你葉青愿意簽,那我們這邊就賺了。
  但是如果不愿意,那我們也不虧,只要及時叫住你就行。
  哦對。
  還要爭取你能簽下這個合約。
  葉青現在合約的比例,違約金的金額,賺錢的數字,確實是有些失衡。因此其實公司早就有考慮合約的事情了而這次接到環球唱片可能有計劃挖人的消息,這事就成了導火索了。
所以當葉青新歌《BlinLights》在國外走紅,公司把這件事情看得十分的重,聽到消息后覺著人家肯定要花重金挖葉青,然后各種培養,在國外成為小島唱片的“新JustinBieber”,然后天河娛樂從此失去葉青  心里的擔憂就噼里啪啦燃燒起來。
  額,葉青表示:
  不得不說,你們這種想法有點多余。
  但最后的結果是,葉青雖然很辛苦地也沒休息好,就一路趕回了北京。最后卻是收獲了一份更好的合約,錢錢頓時多起來了:
  誰也不會嫌錢多對不對?
  哦不對,除了對錢不感興趣的那位。
  總之葉青還是蠻欣慰的。
雖然新合約伴隨著的,肯定是更高的違約金等。但葉青本身就沒有特別想走:做雞頭不做鳳尾嘛,何況環球也不見得就比天河舒服就對了  時間一晃到了5月,暑氣漸盛。
  溫度慢慢爬高,室外變得愈發炎熱。
  這樣的日子里,出外勤對工作室里的誰來說,都是個大麻煩。
  但今天不一樣。
  房間門口,哪怕這群人已經爭得汗流浹背,也依舊是分毫不讓:“我去!上次浩哥可是去采訪了,按照順序怎么也該輪到我了!”
  “這么重要的報道,肯定還是有經驗的去,你要得罪人了怎么辦?”
  “要我說還是我去。你們肯定都擠不進去,到時候采訪?我告訴你,頂多拍兩張照片!”
  房間里,一群人各種吱哇亂叫的吵得不行。
  似乎在爭搶著某個名額。
  “那個你們好?”
  新人小孫第一天上班,就看到如此盛況,臉上表情十分精彩。
  幾個本來前些天面試的時候,還是一臉嚴肅的前輩,問他“你有什么夢想”。然后今天來的時候就圍著老大各種拉扯,滿臉通紅,形象全無。
  這上腫么了?
  “沒事,在爭誰一會去采訪呢。”
  門口,一個大哥看見了他,笑著招呼:“不用緊張,其實他們平時都很溫文爾雅的。”
  你管這個叫溫文爾雅?
  你說的人是頭發上插按動筆的那個,還是噴口水的那個,或者是扣子扯掉了一個的這個?
  小孫有些畏縮,弱弱提問:
  “誰去采訪,不應該早就先定好么?”
  雖然是新人,但是他也有半年的工作經驗。
  一般采訪團隊都會提前安排好的,因為他們也不太算是真正的記者,所以跑突發新聞什么的不太存在,都是提前做好準備,哪有臨陣搶的?
  “今天是葉青回國啊,他在國外成績那么好,大家都想要去報道,自然要搶了。”
  大哥說得理所當然。
  這個機會確實值得爭搶一番。
  畢竟人家就給了那么點時間,那么些指定名額。老大廢了老大勁拿到名額,但是誰去誰都不服:不僅是這個報道注定瀏覽量會很高,也是采訪資歷中可圈可點的一筆。
  所以誰都想分一杯羹。
  小孫恍然,然后問:
  “那大哥,你為什么不搶啊?”
  “我?我是咱們這唯一的攝像,我是肯定去了。”大哥氣定神閑,然后道:“對了,你是來談合作的王爽吧?我前陣子不在,沒和你見過面,聽他們說你臉嫩,沒想到你這么嫩啊”
  小孫氣勢更弱了:
  “那個,其實我是新來上班的孫寧。”
  “新上班?誒,我想起來了,老大說我們缺一個那你是”
  “對,我也是攝像。”
  空氣似乎都安靜了,但不出一秒,整個大樓里頓時響起新的戰斗聲音:“Fireinthehole!”
  好吧,不怪他們爭搶這個,屬實是這次又不同往日了。
  因為葉青的新歌《BlinLights》在海外打榜的活動期已經到了:第二周,這首歌的MV發布,并引發TikTok上眾人模仿,加上有公司提前營銷鋪的底,成功沖上13名.
  剛剛公布的第三周更是在唱片公司火力全開的情況下,沖到了第7名。
  而從實際上來講呢?
  就是大街上,商店里,視頻中都開始聽起來這首歌。
  到了這,公司營銷才真的是已經到頂了,這樣的情況下想更進一步需要的不是別的,是時間。所以葉青隨即不再跑活動,選擇回國。
  一路到北京,下了飛機。
  他從沒感覺這PM2.5如此可親。
  當然,與之對應的還有看到他親切到不行的記者們:“青哥中午好啊,這次你新歌成績這么好,有沒有什么想說的啊?”
  “青哥留步,能看一下這里,拍張照嗎?”
  “青哥您這邊新專輯有沒有消息呢?”
他們此刻滿臉熱情,看起來和之前一樣  但其實這時候還是有很大的改變。
  如果說葉青這次的成績進入前十表面上是拿了個排行榜成績,實際上來說,是他已經拿到了有分量的成績。跨越了流量偏見的階層,從而那些所謂“演員歌手”的保護膜,葉青也有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比周東雨拿了三金之后,所有說她情商低的消息都消失了。
  大家原諒了她。
  哪怕當初極限挑戰罵的多狠。
或者至少也個易烊千喜拿了個新人獎一樣實在是國內音樂獎公信力高的比較少,現在葉青國外拿了好名次,才終于突破了圈層  突破圈層這件事情,意義是重大的:一個既有流量,又被大眾認為是實力歌手的藝人,有多厲害?何況他現在演員事業,也眼看著隨著這次契機,也要破封了。
  這種事情在國內是沒有的。
  真的。
  所以對于國內娛樂來說,是真的忍不住了:
  如果說上次二十幾,還是一些音樂人大肆夸贊,熟悉的朋友各種恭喜。
  還有一堆蹭熱度的,各種買熱搜,買評論“XXX恭喜葉青新歌大賣”這種小知識,熱搜上誰的名字在前面,熱搜熱度就是誰的。
  那么這一次雖然這些人蹭得更猛。
  但有一些更大咖的來了,老一輩的也來了,沒合作過的都來送祝福了,避諱的也說兩句了。
  劉煥,這位樂壇大咖在采訪中夸贊了葉青:“我們需要這樣的年輕音樂人,華語樂壇需要這樣的年輕人。”
  之后還推薦了大家去聽葉青的《七里香》。
  這都算好的,至少有人問他才回答。
  還有自發上門的。
  鄧朝,baby,揚冪等等這種完全都沒有和葉青合作過的,也紛紛親自發博送祝福,然后關注了葉青的圍脖。
祝福就是純祝福那種,只不過下了飛機,葉青就接到了他們的好友申請  就連一直避諱著的某領軍人都難得回應。
  某娛樂報紙:
  “你和葉青不和的消息之前也上了熱搜,有沒有留意過?”
  “我不知道,天哪,我和他都有不和了!沒有沒有,我們一屆的,很好的。”
  “但是你們之前都沒有啥互動,粉絲也撕逼很厲害的。”
  “我們為什么要用這么,這么嗷!我不喜歡,那個詞叫什么,什么來著,總之沒有吧,為什么我們要聊這個?”
  天知道葉青接受完采訪,在車上刷到這條消息他臉上是啥表情,反正是說不出話:“”
  “青哥。”
  助理在這時候又開口了:“‘秦楓道歉’上熱搜了,你看要不要”
  “他是誰?和我有關系么。”
  葉青一愣,整個人回想一下,硬是不記得這個人是誰了。
  提示之下,才想起是好早之前,因為那個假新聞嘲諷他的老資格演員。所以點進去一看,還情真意切的,不過是不是代筆就不知道了。
  花姐也是有些感慨:“這種死不認錯的人也能給你道歉了,你現在真是今非昔比。”
  葉青剛才還一頭霧水呢,只能說:
  “我都記不得他是誰了。”
  花姐撇了撇嘴,道:“你記不記得不重要,有人幫你記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