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早上9點,葉青的新歌Old Town Road上線了。這對于國內不少做有關新聞的媒體們是個重要的事情,所以自然是早早就等在了電腦等設備前,然后第一時間點開收聽。
  因為是昨天官宣的,所以大家的準備時間也算充足。
  不少人還惡補了相關知識。
  等時間一到,大家立刻點開單曲。簡單的前奏之后,葉青開口就很流暢的演繹,并沒有老一代明星的口音:
  “Yeah I'm gonna take my horse to the old town road
  I'm gonna ride till I can't no more.”
  還算熟悉的嗓音,不同的演繹。
  葉青的這首英文歌曲確實是不太一樣,至少和大家期待中的歌曲不太一樣。
  可能是因為沒想到葉青唱的是這個風格吧。
  總之聽歌的人還沒回味過來,葉青就已經唱完第二遍,然后嗓音忽然又是一變:
  “I got the horses in the back
  Horse tack is attached...”
  這聽下來,一些聽眾就有那么點跟著搖擺起來的意思了。配合著歌詞就好像自己也真的是個牛仔,在老城舊路上漫步直到夕陽落下。
  最后聽完,Old Town Road這首歌的效果,超出了預期。
  是那種不按套路出牌的預期。
  因為這些年也是有不少國內團隊做英文歌曲,但是都是做的世界流行音樂的類型——其實就是那種比較國際化,受眾范圍也比較廣的那種。畢竟大家也不是專注國外發展:
  大家的基本盤都在國內。
  這東西更多意義上是個提升資歷的事情。
  所以發英文歌,最好也要國內聽眾喜歡,起碼是粉絲喜歡。
  而老城路整首歌無論是曲子本身,還是在那個不知名作詞人的配合下的歌詞,都顯得非常的美式,特別有當地的特色。這樣的東西一出來確實頗為讓人驚訝,有樂評人立刻指出肯定國內有不少人不能接受這個風格...
  但說實話,爭議這件事情,來得比一邊倒的肯定或者否定有熱度得多。
  就好比一部片子要是普通的好,或者普通的壞,可能沒啥討論。
  是要有好有壞,大家吵起來...
  誒,這才有相關的討論,也會有人真的去看了,來自己判斷好壞咯。
  ...
  國內初步的反應就大概如此,但這首歌主要是沖著國外市場來的。
  所以視線轉到美國,現在是晚上9點35分。
  他們剛舉行完新單發布會,地點就在洛杉磯的一個小型體育館內。
  因為這種活動來的都是媒體,樂評人,還有最多的是粉絲——場子不大,所以在洛杉磯這個留學生不少,在這工作的人也不少的大城市里,發布會的名額也是緊俏的。
  至于表演效果肯定是不錯了,葉青先來了國內的歌曲串燒,然后唱的新單曲。
  整體其樂融融的。
  請來的媒體和樂評人公關費也是給得很足,吹捧的聲音居多。
  但真要說起來,這首新歌確實是還有其抓耳的地方。就像是有人評價:這首歌曲中有著非常洗腦的旋律,以上下兩句呼應的句式不斷重復,動機很少,非常容易記住。
  確實如此,而且整首歌就只有兩分鐘。
  這種在現在歌曲普遍三四分鐘的情況下,洗腦旋律重復兩分鐘可能就會給人意猶未盡之感,于是也許會再聽一遍。
  至于Old Town Road的美式風格...
  其實在這邊倒也還好。
  美國人本來就是有一種世界中心的思想,所以面對這種歌曲覺得順耳,然后就接受了。反倒葉青收到的反饋是是國內媒體各種糾結,覺得這是個爭議的點...
  他只是笑笑。
  “你不覺得擔心么?”負責他此行的艾米中文很好,看了兩眼也笑道:“看起來有一些爭議。”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吧,沒有爭議反倒是奇怪了。”葉青的上一張專輯在國內好評如潮,前期也是靠著大量的公關經費和粉絲控評來的。這次重點在國外,沒有太多組織國內,當然會有各種反應。
  所以他很快收起手機,讓等待拍照。
  三分鐘后,燈光也算明亮的后臺,葉青和今天晚上比較出名的兩個樂評人都拍了照片,再配上他們夸獎的話,經過公司審核后發出來。
  圍脖上粉絲立刻熱鬧起來:
  “剛百度了一下,這位好像蠻厲害的,是這邊樂評協會的一個負責人。”
  “好棒!我剛才還擔心青哥的作品在國外究竟如何,能不能被認可,現在我發現這一點似乎不用擔心了。有沒有人發現,大家都說這首歌做的是非常美式,應該是很有市場吧?”
  “聽不懂英文,但支持葉青!”
  ...
  接下來的日子,葉青也就繼續開始跑活動了。
  和國內其實大同小異。
  他基本上每天都有兩到三個行程,可能是在某體育賽事中場表演,可能是在某活動現場助陣,也有本地的媒體,總之和那些純“穿的帥帥的,召集粉絲拍幾個照片”的那種,他是真的去了蠻多很本土的場合。
  而這些場合,也不一定都是好的反饋。
  因為這樣的場合,多數時候觀眾雖然素質還算是還行,不會像某些夜店表演的時候會被轟下臺,會有人上來diss,battle,但也不會因為你是表演嘉賓就對你買賬:
  你這首歌不錯,大家會回應一下歌手;如果不行,自顧自做事就對了。
  所以這兩種情況葉青都遇到過。
  前者居多。
  至于最熱情的是在一個棒球比賽上,他表演的時候到了最后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和口哨聲,當地知名媒體也做了相關報道:要知道這些知名媒體其實不太會給面子的,除非你真的還有點意思。
  于是這篇報道立刻飛回國內,配合那些APPLE MUSIC實時榜單的名次之類,被天河娛樂拿來做了一些公關。
  這樣的新聞不少。
  當然其實國內觀眾也不是第一次吃這種安利了,這事已經有小鮮肉做過。
  但葉青很大膽的去跑這些場合的好處就是:
  現場可是當地觀眾的實時反饋,所以這樣的東西來的更有說服力一些。
  至于環球娛樂送給葉青的,還不只是這種小禮物——雖然葉青挨個跑的那些活動是他們安排的,但他能跑的場次有限,接觸的觀眾也有限。
  線下跑宣傳,受眾范圍就那么多。
  喜歡的人也肯定更少一些。
  所以葉青跑這些活動確實很有意義,是真的在認真宣傳。但更重要的是,環球音樂這個龐然大物的線上行動:他們在電臺和流媒之類平臺上,鋪陳開來的宣傳網絡才是關鍵。
  所以當他們有心要推薦的時候...
  還是立刻就讓數據變得不一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