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92章 世上少有的奇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我的團長開始抗日

  200人突擊隊費了老鼻子進勁渡江,還特意在樹林里躲了這么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

  也正是這個特殊的戰術設計,讓它必須恪守一個前提條件。

  在正式進入通往南天門主峰的甬道,甚至是全員抵達主峰地下永備工事里之前,都要避免被日軍給發現。

  也就是說越晚被日軍發現,斬首行動成功的幾率就會越高。

  而因為當初的偵查點位置問題,龍文章是從南天門的排污道進入的日軍甬道,導致他只熟悉南天門主峰甬道。

  突擊隊怎么從松山外圍,抵達位于南天門山腰的甬道入口。

  成了突擊隊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

  要知道作為松山主峰的南天門,雖然并不是被其他6個高地環繞正中,而是7個堡壘呈香蕉形排布。

  但是南天門主峰的特殊地理位置,卻讓他變得比在正中間還難處理。

  突擊隊要想靠近到南天門主峰,從正東方向無疑是最近的,因為過了江便是南天門主峰的第一防線。

  可這個方向需要橫渡整個怒江,還要正面碰撞防御力最強的一二三防。

  這就讓看起來最容易突破的東面,反而變成了靠近南天門主峰,難度系數最高的一個方向。

  從北面進入是除了東面之外,能最快靠近主峰的方向。

  正北同樣沒有其他堡壘群。

  可問題是正北方向雖然沒有堡壘群,但是西北方向卻有斜著的馬鹿塘和黃土坡,這兩個日軍堡壘群子高地。

  不僅如此。

  滇緬公路自東往西橫跨而過,數米寬的公路光禿禿的,一只老鼠想要爬過路面山頂都看得一清二楚。

  突擊隊現在還有將近200人,這數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想要悄悄摸摸過去,很難。

  公路一直延伸到東面的盡頭,就是怒江大橋所在位置。

  之前大橋廢了這個方向是一片樹林,現在怒江大橋被第八軍所控制,還在上面順利的修建了一條簡易橋,成為了第八軍攻擊松山的橋頭堡。

  并且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簡易橋變得越來越寬,橋頭工事也變得越來越牢固。

  常駐工事內的部隊就有一個營,派出去的斥候和警戒哨兵,幾乎橫跨整個東面延伸到了西北方向,日軍所控制的馬鹿塘和黃土坡子堡壘群。

  只要有人想跨過正北這道方向,都很難逃過第八軍斥候的眼睛。

  突擊隊干的是漁翁得利的事情,這就要求他們的行動不僅要避開日軍,同樣也不能讓第八軍發現。

  在這種條件限制之下,這北面同樣是行不通。

  剩下的南邊無疑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容易靠近松山主峰的,從這邊走幾乎沒有什么太大難度。

  用不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全員就能順利鉆進松山主堡甬道系統。

  可這只是對第八軍而言!

  第八軍主攻的滾龍坡和大埡口,就在松山的西南方向疊加延伸,已經被收回來的陰登山就在東南角。

  整個松山正南方向這一大塊,幾乎成了第八軍的總部所在地。

  第八軍一萬多人聚集在這里。

  突擊隊若是走這個方向,只要一露頭便會被第八軍發現。

  而第八軍任何一支部隊想靠近主峰,都能毫無風險的從任何一個方向,直接來到南天門主峰的山腳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正南方向這個最安全的進攻面,對突擊隊來說反而是最難的,比從正面渡江上主峰還要困難。

  這四面八方一下子就去掉了七個,那么就只剩下正西這一個方向。

  西邊理論上來說是最難的。

  因為這一面可謂是四面環敵,不僅西北方向有日軍的馬鹿塘河黃土坡高地,西南方向還有滾龍坡、大埡口和黃家水井,這三個如今打的正火熱的高地。

  等于說從這一面靠近松山的話,松山一共7個高地堡壘群,突擊隊就需要面對其中的6個。

  這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然而正應了富貴險中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機遇往往就在危機之中、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等等這一系列的“哲語”,所表達的內中含義。

  正西這個看起來最危險的方向,在現在這個雙方進入大決戰的特殊時機,卻成了突擊隊的最佳選擇。

  沒有之一!

  主要原因有好幾個方面。

  一個是竹內聯隊和第八軍打的膠著,主要注意力都在雙方的西南交戰區,還得分神去小心第八軍從正東和正北一帶,向南天門主峰發起進攻。

  根本就分不出更多的精力,再去照顧理論上最安全的人正西方向。

  哪怕正西是松山的“屁灬股”!

  二個是第八軍主攻方向在南面,正北方向這個松山防御最嚴的屁股,第八軍根本就無力去涉及。

  正北方向也是整個四面八方中,第八軍唯一沒有派兵的方向。

  這也就等于間接的降低了,突擊隊從正面突圍進去靠近南天門主峰,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第3點。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由于正北方向直面松山堡壘群中,日軍所控制的6個高地堡壘群,讓它具備了一個天然的特殊條件。

  那就是只需要修建一個供水系統,就能把水順利送到6個堡壘群。

  這可就省了不少的事情!

  而也正是因為這一個便利性,加上正北方向被6個堡壘群夾著,易守難攻可稱之為銅墻鐵壁。

  竹內連山在正北方向的下方,特意修了一條秘密的地下甬道。

  專門用于按放通往這6個堡壘群中,所必須的大量水管,也方便后期的維修和維護工作。

  這個甬道一直連到主峰山腰處,修建于地下的水房中。

  竹內連上知道這條水管甬道很重要,保護工作做得也非常的到位。

  不僅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專門把這條長達數百米的水管甬道,全都挖在地下兩米之處。

  為了隱蔽甬道的入口,更是做了“鬼才的設計”。

  特意用了一個U型的結構,直接將甬道的入口修在松山腳下水源地,特意修起來的水池的底部。

  也就是說……

  外面的人要想進入這個水管甬道,需要先潛水三米多深到水池底部,然后扒開各種水生雜草,撬開用水泥鋼筋鐵網封住,只能從里面打開的入口。

  最后順著通道往下面游,到了底部再轉而往上面游4米多。

  也就是一個U形。

  才能破開深埋于地底的水面,進入到昏暗潮濕伸手不見五指,布滿各種水管空氣稀薄的水管甬道內。

  也正是這條水管甬道的入口,被竹內連山如此精心設計。

  當初還是第71軍在進攻松山時,117團圍著松山到處破壞日軍供水管,才沒能找到這條主要的供水通道。

  不過。

  當初117團1000多人沒找到,并不代表這世上沒有人能找到。

  世上總有那么一些“奇人”。

  就比如龍文章!

  作為一個什么洞都敢鉆的“土龍”,龍文章在過江隱蔽的這幾天時間里,獨自悄悄的摸出去偵查過好幾趟。

  或許是龍文章的腦洞奇特,思維方式與常人完全不同。

  竹內連山自認為天衣無縫的設計,117團1000多人沒有找到的供水通道入口,偏偏就被龍文章給找到了。

  并且還被他完全的利用了起來,整理了一個可行的突擊方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