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3章 小鬼子登陸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從我的團長開始抗日

  或許對于其他人來說,對一個殺了自己胞弟的人如此看重,很不可思議,可在性格偏激的虞嘯卿這里卻非常合理。

  在虞嘯卿看來……

  一個沒本事只知道拖后腿的胞弟,換一個能助自己實現畢生之志,胸懷大才能打戰的左膀右臂。

  這買賣不要太劃算!

  攫欝攫。哪怕這個胞弟是被他殺到現在,剩下的最后一個同父異母兄弟。

  至于封云天殺了虞慎卿,家族里面的人會做出的反應,虞嘯卿一點都不在乎,更是一點都不擔心。

  如今封云天被他親自拉入旗下,就等于是被他保護了起來。

  就誰敢動封云天,就等于是與他虞嘯卿做對為敵。

  巘戅奇書網戅。虞家現在就剩他這一根獨苗了,對于虞慎卿違反軍紀被處死這件事,虞嘯卿覺得家里面的人會做正確的選擇。

  虞嘯卿有他的想法和目的,封云天也有他的顧慮和無奈。

  眼下晉升成為團附才一周多,半路殺了個軍銜比較還高的團長,不僅沒有受到處分還再次晉升為虞師一團團長。

  這個讓封云天的思緒,有憂有愁有喜很是復雜。

  不過想到虞嘯卿能剛正不徇私,深明大義不僅沒罰他,還給他升了職,光這一點就好過國軍90的黨派高層。

  帶著他的主力團打仗,最少不用擔心會被扯后腿。

  最少這是一個好處!

  “事已至此,就這么干吧。”

  封云天本就不是糾結之人,想清楚了也就釋然了,安心帶隊一路回到青石山,重新回到了陣地上。

  可剛來到陣地上,封云天的心情就變得很糟糕了。

  西岸的日軍才炮轟了這么一段時間,連轟炸機都還沒有派出來,青石山陣地竟然就快被推平了。

  有這么挖防御工事的嗎?

  封云天那個氣啊!

  恨不得開車跑回去,對著虞慎卿的尸體再來幾發子彈。

  一團被分到青石山這么久,工事就完全沒有動過一鏟子,完全保持著師部工兵營最初挖的那個原樣。

  感情虞慎卿這個軍二代,從開始入駐就沒打算和日軍作戰。

  就這個糟糕透頂的防御工事,要想躲日軍的火炮都夠嗆,若是轟炸機過來,那完全就等于沒有。

  “必須抓緊時間搶修工事才行,否則日軍后面的進攻根本沒法守。”

  封云天暗自做出決定,隨后下令各部回到自己原有的陣地,向正在渡江的日軍自由開火。

  虞嘯卿之前下了死命令,哪怕死到只剩一個都不準下陣地。

  厺厽 奇书网 suyingwang.net 厺厽。聽到封云天這個新團長的命令,各步兵營連和炮兵部隊不敢懈怠,紛紛指揮自己人麻溜的沖向前沿陣地。

  幸好這次竹內聯隊的渡江進攻,只是慣例的先頭“探路”部隊。

  試探防守力量、怒江水況、所制作的木筏竹筏合不合適渡江等等情況。

  雖然是對整個防線同時發起進攻,但是規模不到兩個中隊。

  主力一個中隊集中在怒江大橋段,兩翼的青石山和祭旗坡各自有一個小隊,三個點同時乘坐竹木筏渡江。

  當一團兩個營回到陣地,對已經到了江心的日軍發起進攻后。

  面對撲面而來的密集火線,本就是來試探的日軍小隊,已經達到此次作戰目的,并沒有再繼續往前。

  在日軍再次轟鳴的炮襲掩護下,重新返回了怒江西岸。

  青石山陣地由于封云天發現的早,及時率部進行了回防,加上士兵們的精氣神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差點就淪陷的青石山陣地,總算是有驚無險的保了下來。

  日軍小隊重新返回西岸之后,日軍的炮火也停止了向青石山這邊進攻,轉而集中到了中間的主陣地。

  封云天抓緊這個喘息的時間,親自下陣帶隊進行工事戰壕搶修。

  青石山這邊穩定了下來,進入了全員挖土穩固工事,左翼由一團三營鎮守的祭旗坡可就沒那么樂觀了。

  祭旗坡這邊由于地形特殊,江邊幾乎為陡坡懸崖易守難攻。

  因此守在這里的只有一個營!

  可惜在日軍剛剛發動炮襲時,一營和二營這邊就在團長帶領下放棄了陣地,三營這邊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當三營在參謀長的帶領下,從祭旗坡陣地上面下來,一路沿著公路撤退,經過怒江大橋后方公路時。

  正好迎面撞上了和封云天剛分開,準備去祭旗坡陣地嚴肅軍紀的虞嘯卿。

  這下好了!

  師長親自出馬,封云天當初攔下一團隊伍時,問詢查證那一套都不用了。

  一直被自己視為王牌的主力團,接二連三做出如此丟人現眼的事,感覺自己臉面已經被徹底丟光的虞嘯卿,當場氣得血壓飆到了200。

  連廢話都懶得再說,立馬綁了參謀長和三營的營長。

  當場給三營這數百名逃兵,表演了兩次血腥殘忍的割喉軍法。

  讓一團三營所有人親眼體會,在他虞嘯卿手下做懦夫逃兵,將會面臨多么嚴酷的軍法處置。

  可惜!

  盡管虞嘯卿的手段夠雷厲風行,奈何時間已經過去太久。

  當封云天帶著一團的一營和二營,已經和渡江的日軍開始交火,虞嘯卿才剛好碰到從祭旗坡撤下來的三營。

  等虞嘯卿處理完領頭的人以攝軍心,再親自率隊奔赴祭旗坡時。

  進攻祭旗坡這一側的日軍小隊,以及從中間怒江大橋一段打落下水,一路沿著水漂過來的30多名日軍。

  共計100余人。

  已經度過了江水滔滔的怒江,在東漢完成了登陸集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