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火山,隔離區內部。
在隔離區的邊緣區域,曾經被巖漿潮覆蓋的區域,有不少機器人在活動著。
雖然現在黃石火山的隔離區,仍然維持著半徑500公里的區域,實際上黃石火山爆發區域,已經被壓制在半徑100公里之內。
剩下的區域,如果是地勢高于黃石火山的落基山脈,一般不會被巖漿潮影響到。
距離黃石火山直線距離大約480公里的西南方向,這里有一座被巖漿吞噬了一大半的城市。
當然,這是已經廢棄的城市。
曾經愛達荷州的首府——博伊西,這里作為斯內克河谷平原的一部分,上游就是黃石火山的核心區,自然難以幸免。
廢棄的城市表面,仍然殘留在很多火山灰,空氣中散發著一股硫磺味。
站在城市最高的建筑上,可以看到南側的河谷平原上,鋪滿了一望無際的黑色,那是巖漿冷卻凝固后,形成的巖漿巖平原。
非常不幸,博伊西的機場也淹沒在嚴峻之中,現在只能在城市西北的山地上,重新修建一個新的臨時機場。
這里之所以有人過來,其實并不是因為需要修復生態之類,而是要開采這些巖漿巖。
黃石火山的噴發,雖然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但是在這巨大的危機之中,也蘊含著巨大的機遇。
博伊西的廢棄城區,被改造成為巨大的礦物提煉中心。
各種各樣的采礦車、運輸車,將大量的巖漿巖挖掘出來,然后經過粗粉碎、初遴選,送入各個專業的提煉工廠。
這里的巖漿巖,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型巖漿巖,氧化鋁含量在47.3~50.6之間,典型的基性巖漿。
另外還有三氧化二鐵、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鈉,占比也非常高,這些是巖漿巖中大量存在的成分。
而這里的巖漿巖中,還有4.26的重金屬、有色金屬、稀有金屬以及放射性元素等。
這4.62,才是黃石火山巖漿巖的精華部分,金銀銅就不用說了,還有一些工業需要的金屬元素。
要知道,這一次黃石火山噴發出來的巖漿,總覆蓋面積是52.7萬平方公里,比蒙大拿州的總面積(38萬平方公里)還大。
而如此龐大的面積下,巖漿巖的平均厚度,更是達到了13.5米左右。
比如博伊西所在的斯內克河谷,巖漿巖覆蓋厚度達到了31.7米左右。
周圍半徑700公里內的很大一部分區域,基本地形都出現改變。
這么多巖漿巖,雖然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卻也帶來地幔中,豐富的重元素。
反正這里的生態已經被毀滅了,那在這里大規模開采礦物,就不用太過于考慮生態。
至少在黃石火山的地質活躍期內,周圍半徑500公里之內,肯定是沒有辦法進行人工修復的,只能靠自然一點點自我修復。
重金屬提煉工廠內,一車車經過初次遴選的粗礦,被送入生產線之中。
在這里工作了快一年半的米德蘭,雖然已經習慣了眼前的場景,但還是有些感慨聯邦的技術進步速度。
他以前是在卡內基鋼鐵集團工作的,也見識過各種冶煉技術,但如同聯邦這樣,高效又低成本的開采冶煉,還是第一次看到。
怪不得米國會在礦物產業上一敗涂地,這種開采冶煉技術,可以抹平礦物的豐度差距。
就如同眼前的提煉生產線上,哪怕是含量比較少的金銀銅鉛鎢之類,也可以被迅速提煉出來。
而以前的私人礦物冶煉公司,不僅僅要面對技術問題,還有成本、生態、市場等麻煩。
用老式技術提煉貧礦,哪怕是貴金屬礦物,可能也會虧本,就更別提賤金屬了。
這也是為什么,當年力拓等礦物開采公司,可以壟斷市場的根本原因。
因為用富礦和用貧礦,在冶煉技術沒有差別的前提下,兩者的成本有很大的差別,富礦可以讓冶煉的成本變得更加低。
直到燧人系的全新冶煉技術出現,才打破了這種局面。
米德蘭之前一直非常好奇燧人系的技術,在被分配到博伊西礦業集團后,才了解到其中的詳細情況。
廉價的礦物冶煉技術,加上廉價的能源,怪不得聯邦的工業實力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主管杜聰智走進控制室問道:“米德蘭,鎵金、銥金、鉈金現在有多少?”
“我看一下!”米德蘭快速輸入指令,顯示面板上彈出三種金屬的儲備量。
他抬起頭來匯報道:“鎵金有386公斤,銥金有4.62公斤,鉈金有24.3公斤。”
“鎵金和鉈金夠了,銥金要10公斤。”杜聰智眉頭一皺,隨即拿起電話打給另一個礦業公司的經理。
對于這樣的場景,米德蘭已經見怪不怪了。
聯邦對于貴金屬、重金屬、稀有元素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提升,盡管各個材料研究所,都在積極尋找可以替代稀有元素的材料,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應用材料,都可以用大量元素來替代的。
就比如現在不斷增加的核聚變發電站,上面有很多零配件,都需要用到稀有元素,而且是難以替代的。
聯邦對黃石火山的巖漿巖開采,不過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在海底、月球、小行星帶,以及現在如火如荼的金星,聯邦都在加大資源勘探,為了未來的發展,準備更多的資源。
米德蘭以前還對于人類的宇宙開拓速度,抱有一絲盲目的樂觀。
現在真正的參與到其中,才明白其難度。
現在聯邦可是擁有五個州(包括南極洲),外加太平洋、北冰洋和南大洋,以及錫蘭洋、大西洋的很大一部分。
另外,還有一個已經處于開發階段的月球,正在探索的火星、金星和小行星帶。
但就是如此龐大的區域,在一部分稀有元素礦物上,仍然有捉襟見肘的情況。
要不是聯邦近些年來,一直在材料研發領域投入了大量精力,現在的稀有元素缺乏困境,將會更加嚴峻。
畢竟以前小打小鬧的航天探索,和真正的宇宙開拓,兩者確實存在巨大的差別。
就一個太空電梯計劃,放在之前的舊時代,估計將米國賣了,都玩不起如此龐大的工程,資金、物資、技術都是難題。
在后科技時代,地區之前的馬太效應,其實正在逐步擴大著,而且是以難以追趕的速度擴大。
現在聯邦就算是公開太空電梯的全部技術,那些小勢力別說仿造了,估計要找看得懂的人才,都是一個問題。
這種分化是無可避免的,強者會越來越強大,弱者能保持當前的局面,還是聯邦看不上他們。
這也是貌安那一批人,看明白了時代的未來,帶著洪沙瓦底做出了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