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納米崛起

  金星探索局召開的專家座談會,進行了一個多星期,期間黃修遠等人,還借助金星軌道上的衛星,進行了一系列模擬計算。

  在金星大氣層,距離金星地表大約40~70公里的大氣層,就是一個相對適應的區域。

  黃修遠比較看好的高度,大概是海拔60~65公里的金星大氣層,這里的大氣壓大概相當于藍星海平面大氣壓的50左右。

  而且由于金星的大氣層氣體濃度,要高于藍星,它的對流層高度,在海拔50~62公里附近;大氣中層則在62~120公里之間;熱層則是在120~300公里之間,這里也是金星電離層。

  另外在金星大氣層100公里過來的高度區中,還存在一層稀薄的臭氧層。

  這也是為什么,黃修遠會看中金星大氣層60~65公里的高度區,這里氣壓相對合適,處于對流層和中層的交界處。

  而金星濃密的大氣層,抬高了臭氧層和熱層、電離層,這些氣層的存在,可以有效阻擋太陽風暴、宇宙射線。

  當然,對于聯邦當前的技術而言,除非是可怕的又密集的伽馬射線流,或者中子流,不然很難直接摧毀聯邦的航天器。

  采用內真空飛艇的技術,在金星大氣層60~65公里的區域,打造浮空城市,這并不是在異想天開,而是人類科學界很早之前,就有相關的研究。

  其實在黃修遠的想法之中,火星的價值,如果不是因為存在獨特的生態系統,火星還真不一定比得上金星。

  畢竟金星在距離、質量、重力、光熱上,都明顯占據優勢。

  要不是幾十億年之前,金星爆發了某一個特殊事件,導致自轉變慢,地核停滯活動后,磁場迅速衰竭下去,進而出現“失控溫室事件”,造成金星今天的地獄場景。

  如果金星的自轉速度,和藍星差不多,那金星的環境溫度,極有可能是30~50,即全球熱帶氣候。

  雖然按照當前的技術,聯邦要讓金星恢復比較高的自轉速度,基本不太可能。

  唯一的方法,就是推動一顆類似于的小行星(可能要不小于月球的十分之一),讓小行星以特定的角度,撞擊金星,讓金星的自轉速度提升,重新激活地核。

  可惜這種方案,先別說能不能推動如此龐大的小行星,單單是小行星撞擊金星后,對太陽系整體的擾動,就足以讓聯邦三思而后行了。

  萬一,金星沒撞好,又影響了藍星,那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因此當前的方案,都是相對保守的。

  黃修遠計劃建造浮空城市,然后將金星的大氣層一點點吸收,一方面可以逐步調整金星大氣層的成分,降低大氣層的氣壓;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金星大氣層的氣體,作為原材料使用。

  金星大氣層中,蘊含著龐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酸、硫化氫之類。

  其中二氧化碳占據96左右,如此龐大的碳源,加上聯邦掌握的納米技術,完全可以大規模應用碳纖維、碳納米管、復合碳納米管之類。

  一旦實現一部分原材料的自給自足,那對于聯邦開發金星,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加速。

  就如同現在的月球專區,由于廣寒宮市的工業區,可以生產大量的原材料,這讓月球專區的擴建工作,仿佛如虎添翼一般。

  畢竟如果一個基地,從頭到腳都靠藍星輸送,加上金星的距離,估計沒有十幾年都搞不定一個十幾萬噸的太空基地。

  但是有金星本地的材料支撐,那就不一樣了,藍星只需要運輸一些精密零部件,就可以很快建起大型的基地。

  開會討論了一半,眾人又將魔都飛客公司,還有幾個從事飛艇研發的公司、研究所,拉了進來。

  內真空飛艇的技術,不同于充氣式飛艇,兩者的技術原理是不太一樣的。

  充氣式飛艇的技術原理,就是利用密度比較低、又比太重的氣體,讓飛艇和大氣產生一個浮力。

  而內真空飛艇的技術原理,則是利用一種輕便,本身強度又非常高的材料,打造一個真空球,利用負壓排斥力,推動飛艇上浮。

  從浮力來看,內真空飛艇的整體浮力,要高于一般的氫氣飛艇、氦氣飛艇,既不容易出現氫氣飛艇的容易爆炸,又不需要消耗稀少的氦氣資源。

  內真空飛艇的缺點,就是材料問題,需要輕薄又高強度的材料,維持本身的抗負壓結構,又不能太過于保重。

  這種材料,之前的復合型石墨烯,加上硅納米鍍層,就可以實現。

  一名研究員計算出一些數據:“按照現在的材料,1千克的殼體,就可以支撐大約450立方的真空,前鋒級飛船前往金星的有效載荷,大概是400~600噸左右。”

  “400噸的殼材,應該可以制造出18億立方的真空體積。”

  另一個研究員卻搖了搖頭:“太理想了,飛艇的真空腔不可能是單體的,必須采用蜂巢式的隔艙,不然一旦出現漏洞,后果不堪設想。”

  “就算是采用隔艙設計,400噸殼材也應該可以制造5000萬立方的真空體積。”

  “不,還要考慮平衡發動機、各種配套設備,這些東西才是占據運輸力的大頭……”

  眾人各抒己見,隨著討論的進行,浮空城市的設計,也逐步完善起來。

  考慮到前鋒級飛船的運輸力,浮空城市的第一期,重量就被限定在400噸左右。

  他們設計出一種可以不斷拼接的浮空模塊。

  整個浮空模塊,包含了姿勢平衡輔助發動機、真空殼體、模塊骨架、控制系統等9個大系統。

  這個浮空模塊的真空體積,是700萬立方左右,由7000個真空腔組成。

  可以提供的總浮力,考慮到金星大氣層60~65公里附近,氣壓是藍星海平面的40左右,1立方真空體積,可以提供0.4千克的浮力,總浮力大概是2800噸左右。

  減去浮空模塊本身的400噸重量,可利用重量應該是2400噸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浮空模塊最大承重,就是2800噸,可以利用的承重是2400噸。

  為了保證浮空模塊的穩定,必須有控制系統,目前飛艇設計團隊的解決方案是可控真空腔。

  就是將一部分真空腔,設計成可以解除真空、抽真空的腔體,需要這一部分浮力的時候,就抽真空;不需要的時候,就解除真空。

  這樣就可以實現浮空模塊的浮力穩定,不至于因為浮力變化,出現上下浮動的現象。

  浮空模塊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浮空城市。

  金星探索局委托幾個飛艇公司和研究所,對于浮空模塊進行量產設計,為未來開發金星做準備。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