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回到藍星。
澳洲,維多利亞大沙漠。
之前負責研究熒惑真菌基因序列的研究所內,李明宇團隊由于研究項目的調整,進行了一次初步的人員調整。
大約40名研究員被調派到新研究項目那邊,剩下的人員,則再次補充了60名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開始展開新的研究工作。
李明宇之前也參與過生物技術虛擬研討會,他現在的工作,是調制可控的熒惑真菌。
研究出熒惑真菌的初步基因藍圖后,李明宇已經有改造熒惑真菌的一些思路,現在正好做一些嘗試。
實驗室內。
各種各樣的器械,冰冷的陳列著。
白色的冷色調燈光下,穿戴了納米防護服的研究員們,沉默的忙碌著。
10只小白鼠在籠子里面吱吱作響,它們那微小的大腦,似乎沒有察覺到危險。
助手范森拿起一個注射器,里面是一股淡藍色液體,這是被做了轉基因改造的熒惑真菌孢子溶液。
將其中1只小白鼠,固定在小型的固定架上,隨即他毫不猶豫將0.2毫升的溶液,注入小白鼠體內。
驚恐的小白鼠,吱吱急叫著。
隨著溶液的注入,小白鼠好像沒有什么反應,不一會又恢復了正常,黑漆漆的眼睛,不同的轉動著。
而范森也沒有理睬小白鼠的反應,而是繼續操作,在其他9只小白鼠身上,一一注入溶液。
這樣的實驗,并不是他們一個實驗室在做,整個研究所內,一共有三個實驗室,在做差不多的實驗。
當范森將實驗報告,匯報給李明宇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星期之后。
三個實驗室的研究員,都集中在會議室內,李明宇一邊聽他們匯報,一邊筆錄著摘要內容。
范森拿著實驗報告:“頭,在實驗過程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小白鼠可以扛住基因突變,分別是……”
聽到這里,李明宇抬起頭來:“你對比過小白鼠的基因序列沒有?”
“對比了,我們發現蘊含以下基因片段的小白鼠……會在突變過程中,產生一直明顯的抗性。”范森一邊說,一邊調出10只小白鼠的基因序列。
看著投影幕布上的基因序列,以及被紅色字體標注出來的特殊基因片段,李明宇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表情。
其他倆個實驗室的匯報,也是大同小異。
“果然如此。”
“果然如此?”范森不解的問道。
抬了抬眼鏡的李明宇解釋道:“這是一個非常機密的研究,當年我們獲得熒惑真菌的樣品后,黃院士曾提出過一個理論,那就是在遠古時代,火星的微生物,極有可能已經入侵過藍星的生態圈。”
“遠古時代?這倒是有可能?只是如何證明?”另一個研究員疑惑的問道。
“這就是我做這一次實驗的原因。”李明宇說完,調出一份密級非常高的調查報告,投影到幕布上:“你們看一下吧!”
眾人目光緊盯著幕布上的內容,上面的內容非常多。
“這……”
“竟然是這樣。”
“在遠古時代,就有火星或者其他外星的微生物入侵過藍星。”
“我們在火星的探測器,竟然發現了17種不同的微生物,還分析了它們的基因序列。”
一眾研究員又驚又喜。
對于火星,以及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聯邦自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陸續發射了大量探測飛船。
例如火星,聯邦航天局這幾年,陸續發射18艘探測飛船,其中有9艘飛船直接在火星上登陸。
比起運力不足的NASA,聯邦航天局發射飛船,不僅僅數量更加多,單艘飛船的重量也非常大。
飛船重量足夠大,那上面攜帶的科研設備,自然非常多。
雖然沒有計劃返回藍星,但是利用飛船上的科研設備,采集火星地表的土壤,分析其中是否存在生物,還是綽綽有余的。
在這一系列探索過程中,航天局通過登陸飛船攜帶的設備,發現了17種火星生物。
其中真菌3種、細菌8種、病毒6種,都是微生物。
三種真菌中,其中就有熒惑真菌的存在。
“這些火星發現的微生物,是航天局下屬的外星生物研究所在負責的,而藍星生物基因研究所那邊,則是負責尋找藍星生物基因,與火星生物基因的重疊部分。”
李明宇指著其中一部分,被用紅色字體標注出來的段落。
這些內容,就是藍星生物和火星生物,共有的基因片段。
根據相關研究的發現,目前已發現的17種火星微生物中,有6種微生物的基因片段,和藍星一部分生物的基因片段,存在重疊現象。
這6種火星微生物,并不包括目前,讓人驚恐的熒惑真菌。
雖然沒有發現熒惑真菌,曾經造訪過古藍星,但其他火星微生物,卻已經有6種,造訪過古藍星,并在藍星生態圈留下了它們的祖傳基因。
當然,這其實還有另一個可能。
那就是古藍星,也有可能反向輸出微生物,即火星上的微生物,可能是藍星過去的。
不過考慮到藍星的特殊結構,有濃密的大氣層,加上月球這守門員存在,就算是有大型小行星撞擊藍星,濺射出來的碎片,也不太可能飛出去。
雖然存在一定的概率,但從火星、藍星這兩顆星球的結構、物理性質、天文位置來看,藍星濺射出碎片的可能性,比火星低兩個量級左右。
從這一點上,絕大多數的研究員,都比較認同火星本身誕生微生物,并被小行星撞擊后,由碎片攜帶到藍星。
看完這些內容后,范森恍然大悟:“頭,那些迅速產生抗體的小白鼠,那一部分基因,竟然就是火星微生物的基因。”
“沒有錯,我們人類體內,也有火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李明宇繼續說道:
“我的設想是正確的,火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中,蘊含著抵抗熒惑真菌的基因序列。當然,激活這些隱性基因,這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其他研究員思考了一會,又贊同不激活隱性基因。
人類基因序列中,確實隱藏著非常多微生物的基因,這其實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億萬年來積累下來的進化副產物。
現代基因學中,就發現人類基因序列中,隱藏著很多看似沒有用,卻一直被人類傳承的基因。
比如最明顯的一個例子,那就是艾滋病毒,這種RNA病毒,會通過逆轉錄,利用人類的基因進行自我復制。
但是逆轉錄這個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可能在逆轉錄過程中,由于意外因素的影響,導致逆轉錄失敗,但病毒基因已經嵌合進人類基因中。
或者自然抵抗病毒、細菌、真菌過程中,體內產生了抗體,這個過程中,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同樣有可能嵌合進人類基因序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