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九十七章 調研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納米崛起

  初步完成了熒惑真菌的基因藍圖測定后,李明宇團隊成功改造出了一種閹割版的熒惑真菌。

  這種效率,著實讓黃修遠感到吃驚。

  顯然明白了熒惑真菌的基因藍圖后,對于接下來的基因改造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導作用。

  這也是李明宇團隊,可以在短時間內,改造出一種閹割版熒惑真菌的底氣。

  這種閹割版的熒惑真菌,此時就在眼前的實驗室內。

  三頭白豬被注射了閹割版熒惑真菌后,正慢悠悠的在籠子里面吃著東西,并沒有太過于明顯的臨床癥狀。

  “根據熒惑真菌的感染速度,通常哺乳動物感染后,出現明顯臨床癥狀的時間,一般在3~5天,個別動物可能需要7~10天。”另一個研究員解釋道。

  黃修遠抬起頭來:“這些白豬,已經注射了半個月了?”

  “是的,黃院士。”李明宇不假思索地回道。

  “體檢情況如何?”

  李明宇在電腦上調出三頭白豬的半月體檢數據,上面有它們半個月以來,每天的體征數據。

  由于這種熒惑真菌的可怕寄生特性,以及繁殖速度,都被閹割了,導致這三頭白豬的身體,逐步適應了熒惑真菌的侵襲,變成相對溫和的寄生狀態。

  當然,白豬身上的熒惑真菌,仍然具備感染性和變異性,只是被弱化了很多。

  “咦?竟然產生了抗體?”黃修遠略帶一絲驚訝。

  李明宇笑著點了點頭:“是的,三頭白豬身上,都產生了抗體,它們對于熒惑真菌具備一定的抵抗力。”

  “不知道這種抗體對正常的熒惑真菌,能否產生抵抗力?”黃修遠開口問道。

  他對于這個問題確實挺關心的,畢竟熒惑真菌本身就是一個災禍之源,現在諾亞會在月球上,同樣獲得了熒惑真菌的樣品。

  聯邦不得不重視預防手段,不然可能陰溝里翻船。

  對于西方人的作死精神和神經大條,千萬不要往低估了,而是要用最大的惡意去評估他們。

  黃修遠這些天來,連續造訪了四個相關的生化基地,就是為了視察聯邦的生化技術發展。

  其實現在聯邦,已經有相對成熟的熒惑真菌抑制劑,以及滅殺藥物、預防手段了。

  只是還沒有研發出疫苗,倒不是沒有投入,相反,聯邦這些年來,在熒惑真菌的疫苗研發上,累計投入了大約750億華元的研發資金。

但有投入,并不  代表一定有收獲。

  熒惑真菌可怕的變異速度,導致疫苗研發成功后,只能起作用一個多月,然后抵抗力就會迅速下跌。

  這個數據,是通過真實的生態模擬,測試出來的結果。

  在澳洲就有兩個大型的仿生態圈基地,專門有各種自然環境、半自然環境、全人工環境的模擬實驗室。

  通過這些模擬實驗室,將注射了疫苗的哺乳動物,和原始熒惑真菌一起投入模擬實驗室中。

  結果非常慘烈。

  攜帶抗體的哺乳動物,在高速突變的熒惑真菌面前,簡直是一敗涂地。

  除非可以切斷熒惑真菌的高速突變,以及瘋狂的感染性,不然疫苗研發速度,絕對跟不上它的變異速度。

  在自然環境下的熒惑真菌,平均每一代的基因突變率,大概在2~17左右。

  而熒惑真菌在適宜的環境下,最快可以18個小時增殖一代,哪怕是專門找熒惑真菌中的穩定基因,作為疫苗的靶向基因,也扛不住它的高速變異。

  因此對于這種變異速度超快的微生物,疫苗基本是沒有太大作用的,除非生物本身的生命層次提升上來,才可能硬抗這種高速變異微生物。

  其他方法,要么就是走機械飛升路線,直接將有機體舍棄,完全機械化;

  要么走靈魂量子路線,變成單純的量子生命體。

  簡單來講,就是不做人了。

  機械飛升、量子靈魂、基因進化三條路線中。

  目前最有可能的一條,就是機械飛升了;而量子靈魂技術,暫時不用考慮,因為沒有技術基礎;最后的基因進化,倒是一條不錯的路線,但同樣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聯邦科學界對于機械改造人和基因進化兩個技術方向,也一直爭論不休,連黃修遠也沒有太好的思路。

  只能兩個方向都走,盡可能的試錯。

  實驗室內。

  黃修遠看了一會,又向一眾研究員詢問了一些問題。

  隨即他退出替身機器人模式,揉了揉太陽穴后,又再次進入虛擬會議室內。

  這一次虛擬會議的主題,主要是關于生物技術的研討會。

  在場眾人都是聯邦的頂尖生物學家、基因學家、醫學家之類。

  黃修遠率先發言:“各位,這些天我們都考察過許多生化實驗室,我先說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邊說,一邊調出他的調研報告,發送過在場的所有人。

  黃修遠繼續說道:“聯邦的生物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我們仍然面臨非常多挑戰和難題。”

  “人類要徹底走出藍星的舒適區,進入宇宙大航海時代,必須面臨的眾多問題中,我認為人類本身的問題,非常的重要。”

  航天生物學的高級研究員張興國點了點頭:

  “黃院士的觀點我認同,如果人類可以快速適應外太空的惡劣環境,其實我們可以更加快速的進行星際移民,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顧忌這顧忌那。”

  “可是快速的適應外太空,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估計人類至少需要花費500~1萬年時間,才可以進化出適應外太空失重狀態的身體。”另一個基因學家搖搖頭說道。

  黃修遠對此沒有直接反駁,人類的進化速度確實太慢了,因此太空移民的前期,就必須發展藍星環境模擬技術,例如人造重力技術。

  但他并沒有放棄生物路線,黃修遠接著說道:“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完他將一部分數據,投影在會議室中間:“這就是我的想法。”

  眾人聚精會神瀏覽起來。

  不一會,一眾研究員和學者們,交頭接耳的小聲討論起來,顯然他們對于黃修遠這個想法,產生了一些想法。

  這也是黃修遠召開虛擬會議的原因,只有將問題拿出來討論,大家通過交流,說不定可以碰撞出一些靈感來。

  不然都閉門造車,不進行交流討論,技術如何發展。

  黃修遠的方案,其實是一種另類的基因進化路線,即顧全了一部分的基因純粹理念;又考慮到人類進化的方向。

  不過這個方案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這就需要在場眾人的補充。

  討論開了頭后,眾人也放下其他分歧,開始考慮如何實現這種技術。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