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納米崛起

  晚風徐徐,湖濱食堂旁籠罩著明黃的街燈,岸邊楊柳枝條微微搖曳。

  一輪玉盤懸于湖水上,不少天文系的學生,在岸邊架設了天文望遠鏡,遙望那瑤臺之上。

  此時金鏡正圓,廣寒宮中也無姮娥與玄兔,但古人奔月之妙想,成今人登月之精神。

  皎潔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上,和湖濱街道的燈光交相輝映。

  謝清和程存武拿著餐盤,坐在一個小亭子里面,一邊欣賞這貝爾湖的街燈月色,一邊享用餐盤中的美食。

  看著天文系的學生,在觀看月球的情況,程存武喝了一口紅豆湯,笑著說道:“阿清,你說這普通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雨海虹灣中的廣寒宮基地嗎?”

  “應該不可能,廣寒宮基地才5個艙,雖然后續會展開到7個艙,體積并不算太大,專業的高精度天文望遠鏡,或許可以看到模糊的輪廓。”

  程存武憧憬地感嘆起來:“或許我們這一代人,就會見證月面都市的出現。”

  “早著呢!”謝清擦了擦嘴巴,笑著解釋道:“月面基地的補給是一個大問題,除非解決月球環境下的工業化技術。”

  程存武也無奈的點了點頭,倆人都是學習材料學,自然了解其中的難題。

  別看人類在藍星內部,實現了工業化,但藍星內部的工業技術,是不可能照搬到月球上的。

  單單是星球引力不一樣,就足以造成天差地別的結果,更何況還有亞真空環境下的散熱問題,月球本身的缺乏一部分礦物。

  特別是化學反應中需要的三酸二堿,還有水、高分子有機物之類,這些原材料,要么月球缺乏原材料,要么需要重新調整合成技術。

  整體而言,要在月球上實現大規模工業化,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難度絕對非常高,難度不亞于當年國內建立第一套工業體系。

  就算是實現了水、三酸二堿等原材料的生產,后續工藝還需要調整和研究,這不是一兩個環節的修改,而是一整套化學工業的調整。

  除非人類可以實現人工重力和人造生態圈,問題是這兩個技術,同樣需要化學工業的支持,人工生態圈還好一點,人工重力目前只能在超大型空間站中,利用離心力來模擬。

  至于科幻電影上的人工重力技術,以人類此時的科技基礎,還是洗洗睡吧!

  要是可以人造重力,黃修遠早就拿出來了,還搞個屁的化學能運載火箭,反重力飛船不香嗎?

因此,太空低重力環境  下,化學合成技術的難題,需要新技術和新思路,傳統合成技術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星際時代了。

  吃下最后一塊黑椒雞排,謝清消滅了一盤飯菜,打了一個飽嗝:

  “嗝!”

  程存武也吃得差不多了。

  湖濱的晚風微涼,豎立在湖水中的十幾臺大小風力發電機,在東南風吹拂下,慢吞吞的旋轉著。

  突然不遠處,一道街燈忽明忽暗閃爍著,十幾秒后,燈泡似乎出問題了,徹底熄滅下去。

  謝清看著那熄滅下去的街燈,靜靜地發呆起來,腦海中一個念頭浮現出來。

  燈光……

  電燈泡……

  “怎么了?”

  清醒過來的謝清,并沒有回答什么,而是將盤子推開,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登陸了燧人學刊的官網。

  他輸入自己的學號,立刻在燧人學刊中,檢索“電場”、“光化學”、“合成”之類的論文。

  此時程存武也挪了挪椅子,看向謝清的筆記本,看對方在搞什么。

  筆記本的頁面上,彈出了一系列的論文,有燧人系內部的論文,也有國內外學者的相關論文。

  電場化學合成技術,確實是近些年來的一個新方向,只是這個技術目前并不成熟,也沒有太多成體系的理論。

  他看了一遍兩百多篇論文的題目和概述,發現這些論文,都沒有形成體系,該方向的學者或者科研團體,其研究項目,看起來非常零零散散,很難整合和關聯。

  偶爾有一些亮點,也是集中在個別化合物合成上,或者某一個合成環節上。

  “你想研究電場合成?”

  謝清想了想回道:“直覺告訴我,電場合成是星際時代化學合成的未來。”

  “何以見得?”程存武好奇的問道。

  “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傳統化學合成技術的反應鏈條太長,這提高了條件限制,現在上月球都困難重重,未來還要去小行星、火星之類,各種各樣的宇宙環境,按照傳統化學合成的技術路線,那豈不是要一個地方定制一套方案?”

  正如謝清所言,傳統化學合成技術的復雜合成路徑,在星際時代絕對會水土不服。

  如果真的一個地方定制一套合成技術,那估計材料學家和化學家要發瘋。

  現在空間站上和月球基地中的合成技術,就夠他們頭疼了。

程存武眉頭微皺起來:“可是現在的電場合成,可以合成都化合物  種類非常少,我印象中好像才僅限于幾種化合物。”

  “所以才值得我們去研究呀!”謝清笑道。

  聞言,程存武一愣,他瞬間反應過來:“這倒是挺有道理的。”

  這種冷門的方向,并沒有太多人研究,更加容易出成果,不像熱門方向,一大堆人在做相關研究,很可能出現撞車情況。

  “電場合成的思路,就是利用電流電壓電磁,替代化學反應中的化學鍵變化,簡化合成路徑。”謝清接著說道:

  “電場合成中,可以削弱重力在其中的影響力,又減少各種催化劑、中間化合物的使用,這才是未來化學的正確道路。”

  程存武突然說道:“黃先生也有一部分電場論文,好像還有光催化合成技術。”

  對此了如指掌的謝清,點了點頭:“是的,黃先生的論文我拜讀過很多次,這說明這個方向,并不是不能走。”

  倆人越討論,思路就越發清晰起來。

  不知不覺,玉兔漸西。

  程存武此時才發現時間到了凌晨一大半,他攤攤手開玩笑起來:“明天繼續討論,我可不想猝死。”

  “哈哈,好。”謝清說完,也在筆記本保存了倆人討論的一些內容。

  倆人提著筆記本,向宿舍區走去,凌晨一點的校區內,沒有多少行人,在大穹頂包裹下,倒是沒有太寒冷。

  人類社會的發展,或許就是這樣一個個不經意的念頭,偶爾的靈感,構建出不可思議的科技。

  而謝清靈光一閃的思路,此時已經種下了種子,將來可以開出什么樣子的鮮花,就需要他們用努力和智慧去澆灌。

  夜漸深,宿舍內響起一陣微沉的呼吸聲,而腦海中的信息,卻或多或少,變成了奇特的夢境。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