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納米崛起

  作為此次旱情最嚴重的冀省、豫省,盡管熬過了二月份和三月份,但是接下來夏季,同樣非常關鍵。

  藍色時代泉城總部。

  分公司經理趙曉兵,正接待剛剛升任魯省水利部門負責人的張廣河,以及來自冀省、豫省水利部門的兩位二把手。

  “趙總,我們省想邀請貴公司,共同開發利用好華北的水資源。”冀省的李興國抬了抬眼鏡說道。

  趙曉軍并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說了一個問題:“今年以來的北方旱情,就算是我們公司立馬介入,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李興國心里面一清二楚,就算是藍色時代立刻介入,估計也要等到下半年,從有可能實現初步改造。

  “趙總,如果在緊急狀況下,貴公司在滄州沿海建一個海水淡化工廠,需要多久?”

  趙曉軍一愣,反倒是一旁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孟建業,思考了一會,給出一個答案:

  “如果采用露天場地,只要供電配合,加上總部的設備及時,一個月內可以初步形成產能,問題是生產出來的淡水,也運輸不出去。”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現實,產能再龐大有什么用,關鍵是水運不出去。

  就像南水北調工程,規劃了三條線,上個世紀開始提出設想,從2002年開始勘探規劃,到今年(09年)還沒有開工的跡象。

  南方的水資源相對豐富,可是沒有辦法輸送到北方。

  同樣道理,沿海的海水淡化工廠生產的純凈水,同樣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輸送到內陸地區。

  眾人陷入了沉思中,突然張廣河提出了一個思路。

  “曉軍你們不是要修建魯省輸水管網,如果將東營北線接入京杭大運河的南運河段,應該可以供應沿河的土地。”

  孟建業搖了搖頭:“東營老黃河口廠,目前才修建了17公里的輸水管道,而兩地的直線距離是288公里,就算是沿途都是平原,管道總長度估計要到320~330公里。”

  “除非管道直接鋪設在地面上,在用地沒有糾紛的前提下,加上管材充足,一天修建一兩公里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多線提升開工,以330公里的長度計算,可以快速完成建設。”

  孟建業說的管材,是使用蝸牛工業特制的硅納米管,如果是普通管道,根本沒有辦法快速鋪設。

  而蝸牛工業還真有鋪設地面水管的準備,只是城市的輸水管道建設中,并沒有應用到,這個技術的研究,只進行過內部小規模測試。

  張廣河、李興國等人,討論了兩個多小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因為這個項目太大了,一旦出差錯,他們都難以承擔。

  趙曉軍建議道:“不如這樣如何,先修建50公里,作為實驗測試,如果效果達到預期,我們就加速推進如何?”

  “這是一個辦法,我同意推進,征地方面我會全力配合。”張廣河也覺得,這是目前最妥當的做法。

  籌備輸水管道的事情,三方初步達成共識,如果實驗管道效果達到預期,那他們就一邊推進東營北線,一邊規劃他們省內的輸水管道。

  和德州一河之隔的衡水,遭受的旱情更加嚴峻。

  面對這種情況,連水庫的儲備水,都陸續亮紅燈,水位下降到警戒線下,不少水庫更是瀕臨干涸。

  而本來就沒有多少水的京杭大運河(南運河),也快被沿岸農戶抽干了。

  不少打井隊,天天都有活,只是他們發現今年的機井,越來越難挖了,往往要打到七八十米的深度,才會出地下水。

  衡水,辛莊。

  一片冬小麥田旁,農戶辛廣茂看著正在抽水的機井,那水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不到。

  面對這個情況,他也是愁容滿面。

  要知道打一口機井的造價,至少要幾千塊錢,多則上萬都有可能。

  他這口井是前年打的,當時打了58米,一共花了七千多塊錢。

  沒有想到,還沒有用上三年,出水量就下降到這個地步。

  一想到,又要拿幾千塊請人打井,辛廣茂就肉痛不已,只是不打又不行,除非他放棄這十幾畝地,可是今年快知天命的年齡,除了耕田之外,還能去干什么。

  突然身后傳來兒子的聲音。

  “爸,回家吃飯了,姐回來看你了。”

  “知道了,你們先吃,我把剩下的幾畝地澆了。”辛廣茂一邊澆水,一邊喊道。

  忙碌一個多小時,他才開著三輪車回家。

  “小峰,快叫姥爺。”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婦,急忙拍了拍兒子。

  “姥爺。”小男孩奶聲奶氣的叫喊著。

  辛廣茂露出一絲笑容,抱小男孩:“一轉眼,小峰都長這么大了,讓姥爺看看。”

  “爸,快吃飯吧!飯菜都快涼了,我去再熱熱。”少婦站起來。

  辛廣茂急忙喊道:“不用了,就這樣吃好了,小蓮,鐵子沒欺負你吧?”

  “沒有,他挺好的。”辛愛蓮搖了搖頭笑道。

  餐桌上,辛廣茂一個人吃著剩菜剩飯,而一旁的木長椅上,辛家姐弟和母親,正聊著家常。

  “小蓮,三唐那邊怎樣?咱們這邊今年好多田都沒水澆。”

  聽著母親的話,辛愛蓮一邊抱著兒子,一邊回道:“三唐還好,鄉里用自來水澆田。”

  自來水澆田?正在吃德州扒雞的辛廣茂,差點被噎到,急忙喝了一口水,然后問道:“小蓮,你們三唐用自來水澆田?”

  “是呀,今年通了不少水管,好像是新公司在做。”

  “那水費得多少錢?”

  辛愛蓮想了想:“好像不貴,六七毛一方吧,市里面還補貼了一部分錢,家里的西瓜地,就是用自來水的。”

  “今年的年情不好,不知道這麥子會不會減產,這糧價又上不去。”辛廣茂邊吃,邊唉聲嘆氣著。

  一家人說著說著,又將話題轉移到辛愛蓮她弟弟身上。

  “南山,你今年快畢業了,打算去做什么?”

  辛南山撓了撓頭:“姐,我還沒有想好,不過有幾個同學打算去魔都,我現在正考慮。”

  “不如姐給你介紹一個工作如何?”

  “不用了,不用了。”辛南山急忙搖頭晃腦,顯然不認為自己姐姐有什么好門路。

  辛愛蓮也沒有生氣,接著說道:“別忙著拒絕,聽我說完,你再作決定。”

  “那,姐你說說看。”辛南山不以為意。

  “你是讀計算機專業的吧?”

  辛南山點了點頭。

  “德州的藍色時代,就要計算機專業的,鐵子他二伯的兒子,就在藍色時代當垃圾車司機,一個月六千多呢,他有內部消息,不過能不能過,就看你自己了。”

  辛南山一愣:“藍色時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