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五十四章 十萬妖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斬妖司除魔三十年

  噗通!

  朱康雙膝跪地,恭敬接過陰界令牌。

  “仙長仁慈,小朱愿為地府效死!”

  “阿彌陀佛!”

  妙善雙手合十,口宣佛號,心中默念經文。

  朱康上一世是魔道大能,為妙善降服渡化,承諾世世代代為徒為仆,無論當時是不是自愿,真靈中已經種下佛門因果印記。

  經文引動印記,直接扭曲神魂,痛苦超過凌遲千百倍。

  朱康額頭青筋跳動,死死抓住令牌,緊咬牙齒一聲不吭。

  貧道瞥了妙善一眼,說道:“大師對本座有意見?”

  “晚輩不敢!”

  妙善聞言,嚇得經文都默不出來,仙長自稱本座多表關系疏遠或厭惡不喜,連忙解釋道:“貧僧與弟子有夙世師徒緣分,一時愛之深責之切,萬望仙長理解!”

  朱康辯解道:“常言道人死賬消,上一世那人答應之事,與弟子何干?”

  “真靈不變,因果不消。”

  妙善教訓道:“徒兒莫要頑皮,晚上聽為師誦經,消一消業障!”

  朱康面露懼色,每次聽經度化之后,神魂都會生出一道陌生人影。。

  天長日久,人影化作實質,必然爭奪神魂。

  周易微微頷首,示意朱康無需擔憂,問道:“妙善禪師,這世上是先有真靈,還是先有人族?”

  妙善說道:“回稟仙長,自是先有真靈。上古時候人族未生,傳聞是一尊無上神人施展大造化,創造出了人族。”

  “依禪師所言,真靈不斷向上追溯。”

  周易說道:“必然有一世,朱康與世尊同輩,難道禪師敢自稱世尊長輩?”

  “阿彌陀佛!”

  妙善神色惶恐,連忙盤膝坐下,念誦佛經祈求世尊寬恕。

  尋常佛門弟子距離佛祖太遠,認為世尊是大功德、大光明、大自在,自然是心胸寬廣如天穹海洋。其實不然,無戒羅漢曾數次叮囑妙善:世尊心眼小!

  “所以,世上哪有什么夙世緣分。”

  周易屈指一點,法力在朱康體內沖刷而過,號稱轉世都不能解的印記,直接破碎消散。

  建立地府之后,周易每時每刻都在牽引真靈轉世,對此類術法領悟日益深刻。

  朱康只覺由內而外的輕松,仿佛去了身上壓著的大山,神魂深處的人影同時破碎,只留下一段段魔道、佛法修行記憶。

  “謝仙長救命之恩!小朱這就去地府報到,肝腦涂地,萬死不辭。”

  周易笑道:“無需如此,貧道向來講究緣法,不會挾恩圖報。”

  “有緣有緣,小朱與仙長大大的有緣!”

  朱康可不敢無緣,仙長說話要聽音兒,會意錯了定然萬劫不復。

  妙善念了幾遍經,舒緩了心中恐懼,感應因果印記破碎,無奈說道。

  “徒兒去了地府,莫要忘記修行佛法,可證護法明王。”

  朱康雙手合十,躬身施禮道:“謝師尊教導。”

  師徒之間關系玄妙,除去真靈印記與上世神魂,妙善對朱康可謂盡心盡力。

  朱康由人轉世為當康妖族,妙善踏遍千山萬水,尋到它轉世之身,教導向善,傳授佛法,否則大概率死在妖族四殺,或者大乾南征。

  “善哉善哉!”

  妙善見弟子恭敬,心中不禁生出懊悔與解脫。

  朱康上一世身死道消之時,妙善答應助他輪回歸來,再續師徒緣分,所以才對朱康施展輪回秘法。

  “大師立下大宏愿,度化天下妖魔,地府中正好有無數兇魂厲鬼。”

  周易說道:“按照陰司律令,它們須在十八重地獄受刑,償還生前罪孽。不如大師去地府,將它們一一度化,既有自己功德,又能消弭厲鬼痛苦。”

  “阿彌陀佛!”

  妙善搖頭道:“世尊歸來,宣講佛門大法,貧僧不能錯過。”

  “那就罷了。”

  周易嘆息道:“陰界初建,各司無人執掌,憑白浪費了輪回功德,可惜可惜!”

  妙善合十的雙手,不受控制的伸出:“世尊并非日日講法,貧僧多有閑暇,愿助地府度化妖魔。”

  “甚善!”

  周易又取出一枚陰界令牌,笑道:“度盡十八重地獄,大師定成無上佛法!”

  “謝仙長教誨!”

  妙善只覺令牌燙手,偏偏手掌不聽使喚,說道:“貧僧還要送請柬,邀請大乾朝廷觀禮,就不繼續叨擾仙長了。”

  說罷,看了一眼朱康,化作遁光離去。

  太和殿。

  滿朝文武正在議論,是否效仿大順。

  數載前,大順子民不過兩三百萬,之后接納青丘人族也不過數千萬,連大乾一州之地都不如。

  順帝從頭建立一方國度,大部分律法借鑒大乾,又根據本國情況生出變化。

  其中最為大膽的變化,就是修士施法助力百姓,包括務農、行醫、建造等在內的諸多事務。靠著青丘靈山福地吸引,修士放下姿態,與凡俗混居。

  短短數年時間,大順國力蒸蒸日上,人口輕易過億。

  隆慶帝登基后,命內侍司統計二十年內,大乾新生兒滿周歲及成年概率,結果成年者不足一成。

  再對比大順人口增長速度,隆慶帝得知調查結果后,就有意推動效仿大順之法。

  這件事利國利民,然而最大的阻礙是太祖遺詔。

  太祖為免百姓受修士蠱惑,臨終前特意下詔,煉氣及以上境界的修士非必要禁止與凡俗接觸。

  這條遺詔修士并不排斥,他們本就高高在上,有時間關心凡俗,不如閉關修行。

  今日上朝后,百官激烈辯論祖宗之法是否可變,諸如杜思等朝堂新人自然支持,一些老臣則出言反對,當然也不缺中間騎墻派。

  “陛下,太祖律沿用千載,恍如天律……”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如今之大乾,已非太祖之大乾,律法自然不適!”

  “你是要陛下不尊祖宗?”

  “修改律法與尊祖并無關系,中宗、景泰帝可不止一次改過!”

  “正是因此,景泰死后廟號為厲,你們是要害陛下?”

  隆慶帝不禁聽的頭疼,他已經下定決心修改律法,經過小半年推動,朝中阻攔官吏已經成了少數。

  之后還有不少難題,比如調動修士為百姓施法,首先讓其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

  這時。

  楚公公耳邊收到內侍傳訊,當即低聲向隆慶帝匯報。

  內侍司大監以往都是一代皇帝換一位,畢竟是貼身護衛,必須信得過。結果弘德帝登基兩年身死,還未來得及換,隆慶帝手邊無人,正好拉攏楚公公。

  于是,楚公公成了大乾史上,唯一執掌三朝內侍司的大監。

  “陛下,佛域妙善禪師,請求覲見。”

  隆慶帝記得妙善,曾在京中聽其講佛法,疑惑道:“可知是何事?”

  楚公公言語間多有羨慕:“妙善禪師言稱,法海神僧將證菩提,邀請大乾朝廷遣使觀禮。”

  “法海神僧……”

  隆慶帝迅速翻閱記憶,欣喜道:“原來是周先生好友,既如此,也就是朕的好友。朕的好友將成仙佛,必須送上重禮!”

  楚公公提醒道:“當年法海神僧在斬妖司立功,先帝賜下羅漢舍利。”

  至于景泰帝賜下羅漢舍利,是否有其他圖謀,楚公公不清楚,也不好議論先帝。

  “竟然還有此因果,那更應該去了!”

  隆慶帝說道:“傳妙善禪師。”

  君臣對話沒有施法隱瞞,百官聽聞消息,再無心議論,關乎仙佛才是真的大事。不少官吏思索,如何拿下使者之位,或許能尋得仙緣。

  楚公公上前一步,高聲道:“宣,佛域高僧妙善覲見!”

  片刻之后。

  妙善進入太和殿,跪在地上行大禮。

  “阿彌陀佛!貧僧妙善,拜見大乾皇帝!”

  上次覲見在萬壽宮,還是景泰帝在任,強行讓妙善跪拜。此次來訪,名義上是佛域使者,原本妙善要平等以待,結果經歷清風小筑一事。

  妙善感覺大乾水太深,自己把握不住,還是乖乖跪拜。

  “大師平身。”

  隆慶帝說道:“法海大師是朕好友,未曾想數載不見,竟要得證菩提。”

  妙善聞言,心中不禁松了口氣,慶幸行了大禮。關于法海大師的傳說,自隨殺生羅漢拜入佛域之日,就從未有過停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海大師擅以力服人。

  “陛下,法海大師有言,所創斬業佛法,來源于斬妖司。”

  妙善說道:“如今證菩提,必須請大乾使者觀禮。待成佛后,會特意來大乾宣講佛法,度化眾生。”

  隆慶帝聞言連連點頭,法海大師如此言行,日后又是大乾支柱。

  “杜愛卿,此去佛域,便以你為首,莫要失了朝廷威嚴。”

  “臣,遵旨!”

  杜思領命后,說道:“陛下,法海大師與斬妖司淵源深遠,不如帶上斬妖司指揮使,以顯親近。”

  “合該如此。”

  隆慶帝撫掌說道:“周先生與法海大師是至交,理應一同前往。”

  妙善心中一突,連忙說道:“陛下,貧僧已經為周先生送去請柬,法海大師特意叮囑,證菩提之前會與周先生論道。”

  隆慶帝說道:“既然如此,就以斬妖司同知……”

  這時有宗室上前,躬身道:“稟陛下,法海大師在斬妖司時,楚王任指揮使,二人關系頗為不錯。”

  隆慶帝心中一動,景泰帝已經死了數年,仍有不少支持者,比如楚王。

  景泰帝登基不久,封楚王為指揮使,之后君臣攜手六十年,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尤其是謚號為厲,徹底否定景泰帝一生功績,引得許多人為其鳴不公。

  此時任楚王為使者,見證成佛,對修士來說是大機緣,或可拉攏景泰舊人。

  隆慶帝點頭道:“依愛卿所言,封楚王為斬妖司使者。”

  “陛下英明!”

  隆慶帝說道:“傳妙善禪師。”

  君臣對話沒有施法隱瞞,百官聽聞消息,再無心議論,關乎仙佛才是真的大事。不少官吏思索,如何拿下使者之位,或許能尋得仙緣。

  楚公公上前一步,高聲道:“宣,佛域高僧妙善覲見!”

  片刻之后。

  妙善進入太和殿,跪在地上行大禮。

  “阿彌陀佛!貧僧妙善,拜見大乾皇帝!”

  上次覲見在萬壽宮,還是景泰帝在任,強行讓妙善跪拜。此次來訪,名義上是佛域使者,原本妙善要平等以待,結果經歷清風小筑一事。

  妙善感覺大乾水太深,自己把握不住,還是乖乖跪拜。

  “大師平身。”

  隆慶帝說道:“法海大師是朕好友,未曾想數載不見,竟要得證菩提。”

  妙善聞言,心中不禁松了口氣,慶幸行了大禮。關于法海大師的傳說,自隨殺生羅漢拜入佛域之日,就從未有過停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海大師擅以力服人。

  “陛下,法海大師有言,所創斬業佛法,來源于斬妖司。”

  妙善說道:“如今證菩提,必須請大乾使者觀禮。待成佛后,會特意來大乾宣講佛法,度化眾生。”

  隆慶帝聞言連連點頭,法海大師如此言行,日后又是大乾支柱。

  “杜愛卿,此去佛域,便以你為首,莫要失了朝廷威嚴。”

  “臣,遵旨!”

  杜思領命后,說道:“陛下,法海大師與斬妖司淵源深遠,不如帶上斬妖司指揮使,以顯親近。”

  “合該如此。”

  隆慶帝撫掌說道:“周先生與法海大師是至交,理應一同前往。”

  妙善心中一突,連忙說道:“陛下,貧僧已經為周先生送去請柬,法海大師特意叮囑,證菩提之前會與周先生論道。”

  隆慶帝說道:“既然如此,就以斬妖司同知……”

  這時有宗室上前,躬身道:“稟陛下,法海大師在斬妖司時,楚王任指揮使,二人關系頗為不錯。”

  隆慶帝心中一動,景泰帝已經死了數年,仍有不少支持者,比如楚王。

  景泰帝登基不久,封楚王為指揮使,之后君臣攜手六十年,感情不可謂不深厚。尤其是謚號為厲,徹底否定景泰帝一生功績,引得許多人為其鳴不公。

  此時任楚王為使者,見證成佛,對修士來說是大機緣,或可拉攏景泰舊人。

  隆慶帝點頭道:“依愛卿所言,封楚王為斬妖司使者。”

  “陛下英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