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0章 皇后、回宮、高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朕要抓穿越

  正德元年的春節在不久之后到來,朱厚照一眾人返回北京,與老皇帝在西洋山莊,而不是皇宮當中度過了登基之后的第1個春節。

  從盧姑娘的角度來看,這位皇帝因為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失去父親,而顯得更加不止進。

  反而是老皇帝,以其勤勉而又消瘦的肩膀承擔起了更多的重任。

  在迎接兒子的時候,老皇帝甚至都沒有放下手中的書。

  原本一個合家團圓的節日,不知為何顯得氣氛壓抑而又緊張。

  后來盧惜君才知道,老皇帝手中的那本書是穿越者們整理出來的年鑒,而且還是正德元年的那一部分。

  年鑒,作為綜合性的通鑒記錄,一般人是不可能通過歷史記錄輕易整理出來的,或許還只是個體力勞動,頂多是享有挑戰,但想從歷史記錄當中翻閱出來,未免就顯得太有難度。

  法國有一個著名的歷史學派叫做年鑒學派,他們做的工作大體就與之相關。

  盧惜君不知道這,份年鑒的整理者,是不是年鑒學派的高途。

  但里面的一條內容,卻關乎著她的身家性命。

  “正德元年,帝大婚。”

  盧惜君并不怎么熟悉歷史,依照她的角度來看皇后的冊封,至少應該在老皇帝死后三年才能進行。

  而三年之后,隨著穿越者事業的迅速發展,即便老皇帝一直想藏著掖著,天下人也會明顯地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屆時穿越者們必定會意識到必定會意識到同行的存在,隱藏也將失去意義。

  這種發展的大勢所趨其實是不錯的,就算不是三年,老皇帝也不可能捂著這件事一輩子。

  倘若他什么都不做還好,但他又想著大名能夠富強起來,從接受盧姑娘治療的那天開始,就一直在想著將穿越者的好東西德澤天下。

  因此,大明朝得到的改變將會更加明顯,而他的隱藏大計,也會因此而更加明確的,只能集中在發展的前期。

  可是掌握著大勢并不一定能夠精準的帶來好處。

  大勢所趨固然是難以違逆的。

  可誰說過發展的前期就只有三年了。如果一招不慎,他完全可以只有一年,但如果部署得當,三十年亦未可知。

  可無論是一年還是30,近在正德元年的這場皇帝大婚,恐怕都要按照盧惜君當初的部精神,以皇帝假死之宏偉布局,繼續老皇帝的隱藏之路。

  所以皇帝必須在歷史記載的那一時刻,完成他的大婚儀式。

  這一設想其實早就在老皇帝心中形成了他反復翻閱1506年的年鑒,就是在猶豫要不要回到自己先前的承諾,他可是許諾讓盧惜君成為皇后的。

  但現在按照盧惜君當初制定的策略,騙過天下穿越者才是他們最應該做的。

  因此老皇帝不得不做出抉擇,最后他選擇讓大明江山更加穩固。

  所以當天夜里老皇帝找到了盧惜君,將自己在未來一年的構想合盤脫出。

  雖然開頭第一句與婚事無關,當然結尾最后一句也無關。

  帶老皇帝用不經意的語氣,帶出了那幾個字,卻深深地觸動了盧惜君。

  “大約好像是在6月吧,照兒的完成他的大婚儀式,這樣天下的穿越者才看不出端倪。大婚的姑娘據說也已經選好了,姓夏。”

  姓夏不姓盧。

  盧惜君頓時感覺五雷轟頂。

  她的功德碑看來不用立了。

  但她更想弄清楚的是為什么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

  她也不知道其中究竟出了什么差池。

  她想問老皇帝,但對方只顧著念接下來的內容。

  一夜之間,似乎所有的期許都改變了。

  半夜的時候他哭哭啼啼回到了朱厚照跟前,不止跟這個15歲的孩子說些什么好。

  其實朱厚照早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

  為此,每當有書信從北京寄過去的時候,他總是一字不落的好好檢查一遍,然后才敢給盧惜君看味的,就是生怕盧惜君提前知道這一句話而傷心欲絕。

  但這一天總歸是要到來的。

  他一看到盧惜君進屋時的樣子,便知道老皇帝已經向她攤了牌。

  他是想安慰一下她的,因此說道:“你永遠都是朕的皇后。”

  “一個沒有大婚的皇后,算什么皇后?”

  盧惜君的反應很強烈。

  這是朱厚照始料不及的。

  “沒有大婚怎么了?咱們還可以小婚,可以偷的婚,就像普通百姓家的婚姻一樣……”

  “那有什么意思,誰不想呢能夠風光……”

  說到這里,盧惜君突然反應過來,她以前可從來不敢在朱厚照面前耍性子。

  而如今朱厚照是難得有這閑情逸致來寬慰她。

  更為要緊的是,朱厚照是一個極其熱愛民間的人,因此誰要敢在他面前說民間的不是,幾乎相當于在他面前辱罵皇家祖宗。

  果然,就見朱厚照冷下臉去,忽然低聲吼道:“我朝太祖可是布衣出身,百姓家怎么了?不風光怎么了?當年馬皇后難道就風光嫁娶了嗎?”

  興許是最近問問題的技術得到了明顯提升,朱厚照這會兒已經能夠熟練地將之轉化成排比句了,至于盧惜君那邊早就已經嚇得三竅阻塞、七竅短路,整個人傻了一樣,看著朱厚照根本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忽然朱厚照拿出了鞭子,然后整個山莊的人都聽到了某某人的慘叫聲。

  第二天,老皇帝苦著一張臉找上門來,但卻沒舍得訓斥兒子,只是問道:“你是怎么跟他說的?”

  朱厚照仍然余怒未消,他說:“老子本來想安慰一下他,沒想到他敢在老子面前蹦達,所以老子就……爹,你也都聽見了……”

  老皇帝當場勃然大怒,滿屋子開始找鞭子,嚇得朱厚照趕緊跑了出去,一溜煙的鉆進了張皇后的屋里。

  張皇后出宮已經有段時間了,她畢竟不是假死的皇帝。隔段時間就要回宮里去,以免那些宦官宮女們惹出什么妖蛾子來。

  今天是他打算回去的日子,卻沒想到皇帝竟然鬼哭狼嚎的跑了進來,他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這小東西把他爹惹著了。

  于是娘倆一合計,干脆一起鉆進馬車,灰溜溜的跑回皇宮去了。

  老皇帝那個氣啊,他現在正在裝死呢。總不能直接殺回宮里去吧。

  于是他正好跑到盧姑娘那里,調侃道:“瞧你出的餿主意,現在想替你出氣,都不可能了。”

  盧姑娘還能說什么?她可是一心一意為了大明的江山啊?!

  沒想到卻落得這樣的下場,臨了甚至還被老皇帝嘲諷了一句。

  一時之間他不知道有多少委屈,竟然哇哇大哭起來。

  老皇帝趕緊安慰她,甚至又一次許諾,待到穿越者知道他們的秘密之后,就索性公開。

  屆時,他就可以是名正言順的皇后了。

  聽到老皇帝這樣說,盧姑娘才終于多云轉晴,收起了滔天巨浪一般的眼淚。

  于是兩人竟然干脆商量起今年的具體計劃和安排來。

  老皇帝這邊,前幾天剛剛去視察了正在有序運轉的高爐煉鐵項目。

  目前各項事宜進行的都還算井井有條,唯一的問題是鐵礦石的供應似乎有些吃緊。

  因為不想影響其他幾個工坊的產能,也不想讓太多人推測這邊可能發生的事情。

  所以,老皇帝沒有貿然讓其他幾個工坊讓出鐵礦石的供應來,這樣,高爐煉鐵這樣的大項目對原有的供應能力就造成了最大的壓力。

  以至于短期內礦石基本是無法滿足需求的。

  盧惜君來到明朝也已經兩年多了。對宮里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尤其是冬天要用的煤炭的供應還是很有數的。

  高爐煉鐵自然是也需要煤炭的,當然,鐵畢竟的才是重中之重。

  但他其實早就在這方面想過。

  “這個供應,似乎不應該由宮里或者官府承擔。咱們最多只是牽線搭橋一就行行,然后嘛……”

  “哦,你說的對。”老皇帝一拍大腿,他想起三大基金如今的勾當:化整為零地繼續在京城,甚至外地兜售他們的保險產品,甚至已經學著忽悠那些衛所的軍戶。

  倘若不是朱厚照,根據穿越者們的經驗對于這類行為嚴加限制,恐怕北方的那些軍戶們已經有人傾家蕩產了。

  畢竟北方的三大基金現在還沒有什么跡象,在這種情況之下空手套白狼,那必然是要出問題的。

  但是,這種經營方式也帶給了老黃的一些啟發左右,只是在外面套一層偽裝而已,化整為零的注冊十幾家鐵匠作坊,基本就能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而且更便利的是鹽鐵本來就是官府專營的,鐵礦石都是官府賣給官府,或者官府賣給民間的。

  既然如此,以民間鐵匠的名義購買官府的鐵礦石,而并非以官營工坊去購買,這樣說不定還能夠避免一些貪腐的弊端。

  但是老皇帝不知道的是,盧姑娘想的根本就不是避免弊端的問題。

  他這些天也受了那些通州系穿越者的影響,認為在先進生產力的支撐之下,初期的財務赤字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生產效率的提升將會帶來更多的銷售收入,這樣初期赤字基本都會被順利抹平。

  所以他已經開始準備舉債,讓這些煉鐵高爐先運轉起來,到時候一面靠著最后的臉皮去抵擋那些催要貨款的人,一面用雷厲風行的手段保證銷售資金的回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