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3章 天體、科考船、圣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朕要抓穿越

  老皇帝在不久之后也得到了兒子這邊的消息。

  對于兒子沉迷于空手套白狼這件事,老皇帝是極其不滿的。

  但懾于老婆大人的核威懾力量,他還是乖乖的慫了。

  他在位的這些年,國庫還是比較充盈的,也不知他從哪里弄來的錢,但為兒子補個窟窿還是能夠做到的,況且兒子玩的也不大,不至于把天上的太陽給捅下來。

  朱厚照倒是想把天上的太陽捅下來,他現在意氣風發,別說太陽呢,就連更遙遠的星星他都想要嘗試一下。

  哦對了,他最近被穿越者們科普了一下天文知識,說那些星星其實都是跟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那個什么……天體。

  嗯,就是這兩個字。

  這些天體對航海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去關注這些知識。

  但自從朱厚照開始了解牽星術之后,他就開始對天文觀測產生興趣。

  不過按照今天間的意見,天象的意義都是應該由他們來解釋的。

  皇帝是不需要親自掌管這類瑣碎事務的。

  但朱厚照已經不再相信那些燃燒著的大火球,具有替神靈傳達消息的功能。

  在這一點上他表現出來的決絕和干脆,讓穿越者們倍感安心。

  當然也讓盧姑娘和駱淑華覺得疑惑不解。

  不過小皇帝可沒有耐心為她們解釋這些細枝末節的微妙變化。

  他只關心自己的船什么時候出發。

  在穿越者的安排和老皇帝的布局之下,小黃雞的船隊是這樣的被安排到海洋上去的。

  首先是最新購買的那幾條船舶,他們將會和田家的船一起踏上前往倭國的道路。

  其次,是新造出來的那艘弘治18年號,他將和那條南極科考船,一同前往倭國。

  是的,凡是經歷過那件事的人,都不會忘記他們手中還有一條南極科考船。

  畢竟那上面的人可是在船上穿越過來的。

  而那條船,如今還在杭州灣里呆著呢。

  雖然當地官府想方設法的進行了演示,甚至錦衣衛還扯爛了不知多少塊破布來遮遮掩掩,但總歸是有人注意到了那條船的。

  當地官員說當時看熱鬧的人可是真不少。

  畢竟一條大紅色宛如巨龍的船突然出現在杭州灣,而且據說還是鐵做成的——鐵怎么能夠浮在水面上呢?它不會沉嗎?懷揣著這種好奇的人,又難道不會去看嗎?

  雖然后來官府下令強制封口,不準再有人提及,只說那天是大伙組團看花了眼,誤把某家富貴公子的坐船當成了什么稀罕玩意兒。但還是有人一直對那條船念念不忘。

  因此那條船停在那里也不合適,所以還是早早開走為好。

  不過船上的定位設備因為沒了衛星的導航,因此并不能跑得太遠。

  而且那些穿越者對于大明朝來說,還是一群不讓人放心的存在。

  雖然據說他們在唐家的莊園當中呆的很好,但老皇帝和小皇帝是都不放心的。

  不過這一次,情況顯然是有些改觀了。

  在朱厚照杭州游玩的這段時間里,他最重要的一點工作,就是和那些穿越者們交流。

  這群人是通州系所說的那類科學家。

  雖然也有一些看上去不太正形的,但核心人員反而是容易控制的。

  朱厚照只用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幾乎奠定了自己的證據。

  “那條船最少可以用多少人開起來?”

  幾個老科學家交頭接耳了一下,給出了一個答案,但朱厚照沒有聽,因為他知道錦衣衛會問另外一個問題,這些人都是誰?

  不久之后,這個問題的答案被以名單的形式交到了朱厚照的手中,同時貼心的錦衣衛還執行了一下滲透工作,詢問了傳承了哪些崗位,是生手比較容易掌握的。

  他們準備派人和學徒到船上去工作,了解那條船究竟是怎樣運作的。

  朱厚照對此大為興奮。

  他知道穿越者的那些東西都是不好擺弄的。

  通州系帶來的那幾輛南非產的自行火炮,就讓兵部的那些官員們好一陣頭疼。

  最后還是錦衣衛出手,將約書亞等人打了個半死,才終于拷問出合用的結果來。

  后來并不組織太學里的學生去學習這些武器和車輛怎樣使用,翰林院也派庶吉士前去觀摩了一下。但他們都掌握的比較吃勁。

  這一過程甚至浪費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如今事情已經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三大營的士兵都有很多學會開車了。

  不過因為燃油的問題無法解決,那些車輛有很多都已經被封存了,相關的討論以及泄密的可能,恐怕現在也已經徹底杜絕了。

  但那條科考船上的燃油是夠跑到南極去的,南極在哪里穿越者們給老皇帝標了,也給新皇帝說了,但好像只有老皇帝心里有數了。

  那么遠的路都還能跑回來,去一趟倭國算得了什么?

  于是,這條完全可以在臨高當中充當圣船的科考船,就這樣讓人送瘟神一般攆走了。

  據說這條船上還有對付金魚的東西,不過朱厚照是沒有親自去查看過的。

  尤其是那些科考隊員們,在無意當中得知,還有另外一批穿越者在錦衣衛遭受酷刑、折磨和壓榨的之后,他們很識時務的加強了自己的配合工作。

  為此,他們得到了更高的待遇。

  比如他們有一些人可以選擇不出海,也有一些人可以選擇出海之后跟著回來,有一些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留在日本。

  留在日本的這些人甚至可以得到錦衣衛的保護,當然他們要和錦衣衛一起冒險。

  穿越者們對“一起”這個詞非常贊同。

  他們覺得自己有可能是被接納了。

  原先他們以敏銳的姿態察覺到,由于土人們已經熟悉了穿越者可能帶來的危害,因此防范心理會特別嚴重,所以接納的過程絕不會像想象當中的,如同網文一樣順利。

  后來他們在被圈禁的時候就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但現在情況似乎終于出現了一些改觀。

  甚至有人象征性的得到了錦衣衛當中的某些官職。

  不過他們的職位都不高,反而受到了新框架的約束。

  有一些人被從他們當中帶走了,據說是前往其他地方工作去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又是生是死。

  但大部分人因為科考船比較難于操作的問題,而成功地留了下來。

  不過這一次他們恐怕終究要分散到各地去了。

  甚至出發的時候,他們就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船只上,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上那些看起來很危險的木船。但是錦衣衛沒有給他們更多的選擇。

  富有遠航經驗的水手在大明還是比較稀缺的,這群人以后說不得都是重點培養的對象。

  其實立案之后不久,許多隨船的錦衣衛軍官就意識到這一點的,因此他們也客氣了三分。

  當然表面上他們還是要強調,畢竟是要共同面對風浪的,所以才對你們客氣了。

  不過大明的錦衣衛,其實是頗有一些去過遙遠地方的。

  畢竟他們實際上承擔著軍事偵察的重要任務,對于海外的情況不可能一無所知。

  錦衣衛當中籠絡的各種各樣的奇人怪才,在之后的許多年里,恐怕足夠讓穿越者們驚掉下巴。

  但現在他們更多仰仗的還是穿越者們的技術。

  雖然按照某些水手們比較簡單的觀點,這些穿越者們之所以能在自家船上指手畫腳,主要是因為他們當中的某些老水手都被架到那艘紅色巨船上去。

  紅色巨船說的就是那條科考船。

  因為對穿越者們不放心,所以那里集中了所有能找到的技術高手。

  甚至還有多名欽天監的官員。

  他們是來觀測星象的。

  當然主要目的是提供牽星術所需的觀測數據,其實這玩意兒用一個小小的板子就能解決,但皇帝卻偏偏不放心,生恐有什么誤差?

  不過這樣也好,幾個來自不同領域的高手坐在一起,一些穿越者們傳授出來的航行經驗,便都被一一驗證起來。

  他們關于確定經緯度的理論,在不久之后就被那些天天見的官員們給證實了。

  甚至有人根據這種猜測,主動的推斷出了地球是圓的。

  穿越者沒為之大驚失色,旋即就有為他歡呼鼓掌。

  隨后他們還探討了宣夜說這種早就失傳的天文學說。

  隨后,雙方更是激動的互相鼓起掌來稱贊對方學文如何如何。

  這樣融洽的氣氛一直延續到他們到達倭國才告一段落。

  當然敗壞性質的并不是他們自己人,而是倭國的那群束手束腳的公卿。

  倭國雖然由一系列群島組成,但并不是傳統的海洋國家,至少對外交往上的歷史記錄,并不如他們的海船一樣豐富。

  如今,他們對外交往的主要官府機構,仍然是在九州島上的太宰府。

  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隨行的錦衣衛人員知會田家,說是要采取拉大旗扯虎皮的做法,聲稱他們是大明朝廷派來的使者,甚至手中握有皇帝的圣旨。

  謊稱死者這種事情,大部分都是那些翻幫商人用來蒙騙中原朝廷的。

  因此記仇的穿越者明辨,在此事上大做文章,惡趣味的原文照抄了一遍,以示報復。

  不過,朱厚照是真的給人家寫了圣旨的。

  只是通州系的穿越者們,一直認為不應該那么做。

  他們的意思是,圣旨大可以用假的。

  好在,錦衣衛的官員們,因為自身也要搜集情報的原因,所以多多少少的也知道在朝貢體系和宗蕃關系當中,拉大旗扯虎皮的現象是多么的廣泛。

  所以,這種真真假假的說法,在他們看來,是大可以拿出來的。

  可是正是這種真真假假的說法,似乎讓某些日本人拿不定主意了。

  這幫人在兩天之內來了五六趟,光看圣旨的要求就提了三遍,最后才在錦衣衛官員的強橫態度之下,答應派出一名官員前來接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