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二百五十六、地震演習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浩蕩年代

  假期結束后,沈君諾返校。

  大三伊始,教室的氣氛就有些不一樣了。

  相對于輕松的大一大二,大三是一道分水嶺,不管是打算畢業后直接工作還是準備考研,今年要做出決定了。

  412男寢從新學期開學后,連4個人打牌都湊不夠了。

  想要考研的劉華,放下了已經翻爛了的金庸全集,開始經常泡在自習室。

  同樣有心考研的蔡云揚,則在10.1假期后和女朋友在學校外租了房子,美其名曰‘為了一起努力學習.......’

  “不就是同居么,說的那么高大上。”

  一個周五的下午,412全寢前往蔡云揚租住地的路上,賈思文略帶嫉妒的說道。

  雖然賈思文話里透著濃濃酸味,但沈君諾卻很認同。

  今天去蔡云揚住處‘恭賀喬遷’是412眾人的臨時決定,由于事發倉促,不免顯得有些誠意不足。

  5個大肚漢竟只提了一棵白菜當做‘賀禮’.......

  蔡云揚開門后,看到室友們倒是很開心,而唐菲望著謝大龍拎在手中的那顆爛白菜,不由吐槽道:“你們412真是兄弟情深......特別是你班長,那么有錢還這么摳門。”

  同學日久,新聞二班只有個別人知道沈君諾一些背景,大家有一個他是‘富二代’的共識。

  沈君諾呵呵一笑,跟著謝大龍擠進了出租屋里。

  大學城附近能租到的最好房子就是以水間隱筑為代表新建高檔小區,但價格也不菲。

  雖然新聞二班全體參股了悅茶,普遍手頭寬裕,但每月過千元,12個月起租的小區房還是讓窮學生們望而生畏。

  蔡云揚和唐菲的愛巢是一間偏僻的臨街民房。

  整座建筑的結構類似于華瑾科技草創時期租用的小白樓。

  只不過他們倆只租了一間房,房門還是一個卷閘門,門外就是一條馬路。

  進了房間,光線一暗,唐菲連忙打開了電燈。

  “二哥,這條件還不如宿舍呢。”李萬吉打量后,忍不住道。

  “宿舍又能住幾年了?畢業后想要留在余州早晚得適應這種環境,比起七八層高,不帶電梯的城中村出租屋,這里不算差了。”

  蔡云揚笑笑,話中透露出畢業后要留在余州的打算。

  這話讓其他家不在余州的室友陷入了沉默。

  沈君諾也趁機環顧四周。

  房間約莫十五六平方,帶了一個沒有窗戶的洗手間。

  三面墻壁裸露著水泥墻面,不過現在上面已經被報紙覆蓋了大部分。

  家具除了一張大床,就是兩張小書桌和一個四方簡易小餐桌。

  清醒的蔡云揚說的很對,畢業后城中村的出租房幾乎是每個應屆生都必須經歷的第一站。

  有人會以哪里為起點,幾年后,在這座城市里慢慢購下一套自己的小房子,然后結婚、生子,再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

  也有人根本就走不出城中村,蹉跎幾年后,心有不甘的回到家鄉。

  沒有任何一個年輕人,兒時的夢想是買一套房子。

  但現實中,對看重安全感、歸屬感的華夏人來說,沒有房子就約等于沒有未來......

  晚飯吃的火鍋,一顆白菜肯定不夠,沈君諾和謝大龍又去買了蟹排丸子等食材。

  出租屋里的桌子又小又矮,一群人干脆坐在了地上的防潮墊上。

  “你們不打算考研么?”唐菲問道。

  都是學生,話題自然就圍繞著大三學生們最關心的話題展開。

  412中唯一確定要考研的就是劉華。

  謝大龍的父親謝文東在萬能充利潤越來越薄以后,今年果斷關停了工廠,在余州市區的繁華地帶開了一間面積頗大的手機銷售門店。

  謝大龍現在就經常去店里幫忙,畢業后有很大的可能子承父業。

  現在開手機店倒是個好生意,華夏的手機市場馬上就要迎來大爆發了。

  沈君諾和賈思文都沒有考研的打算,只有李萬吉還在糾結。

  “我是想考研來著,可麗娟畢業后準備回老家。”

  李萬吉愁眉苦臉道。

  大學生情侶畢業后異地的話,大概率會分手。

  “回老家能有什么出息?”賈思文一邊大口吃菜,一邊不屑道。

  “你以為誰都像你們啊,我們這些家不在余州的,畢業前找不到工作馬上就要面臨生存問題。”

  賈思文的語氣,讓李萬吉非常不滿。

  眼看兩人有可能爭吵起來,沈君諾便出言打斷道:“唐菲,你們209其他人都什么打算。”

  “小婉和曼曼都準備考研,小美在忙著相親”唐菲說完看了沈君諾一眼才繼續道:“至于星瞳,應該是最不用擔心的了......”

  “你們說蘇星瞳以后會不會成大明星?”

  說起這個,賈思文又興奮起來。

  而其他人則都有意無意的看了看沈君諾。

  9月‘最美’播出后,蘇星瞳在學校內引起的騷動,更多是因為很多同學沒有見過電視上的人活生生出現在面前而帶來的新奇感。

  并不是說她真就紅的一塌糊涂了,在華夏多如牛毛的明星里,蘇星瞳還排不上號,但也算有了一個良好的出道開始。

  “不過,蘇星瞳從9月就請了長假,以后不會直接不來學校了吧?”

  賈思文又遺憾道。

  賈思文說這句話的時候是10月下旬,蘇星瞳直到11月中旬才回到學校。

  這時‘最美’播出已經結束一個月了,熱度降低了一些。

  但在校園里,低調還是必須的,她那輛拉風的白色水鳥被董琪琪暫時鎖在了歸星的辦公室里。

  平時出入,棒球帽和墨鏡也成了標配。

  宿舍自然也住不成了,公司為她在大學城附近的新建小區里租了一套房子,由一個名叫田真的專職女助理陪她住了下去。

  就在蘇星瞳剛回學校不久,沈君諾卻帶著徐聞去了蜀中省。

  徐聞是華瑾科技今年新入的員工。

  在沈君諾的第二任秘書小顧,顧小菲升任留守在新垚的沈君諾辦公室主任后,徐聞就成為了沈君諾的第三任秘書。

  徐聞的這個工作是沈君諾欽點的。

  作為沈君諾曾經的學長,從大二就開始在校盟網做暑期工的徐聞天生就帶著‘老板嫡系’標簽。

  又因為以前有過接觸,沈君諾對做事穩重的徐聞有著不錯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沈君諾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中出差極多,帶一個男秘書也要比女生方便很多。

  在06年春季招聘中入職的華瑾科技同事眼中,一起進來的徐聞這次工作調動簡直是一步登天。

  看看沈君諾的第一任秘書鄭錚,現在已經是僅次于李伯鈞、劉萌、周揚的副總,華瑾科技5號員工,年薪已經逼近8位數。

  第二任秘書顧小菲只是一個專科生,以前的公司前臺,也在跟了沈君諾一年多后越級成為了華瑾的中層管理人員。

  12月初,沈君諾帶著徐聞和已經調回總部的關雷雷來到蜀中省錦都理工大學。

  這所在華夏不太出名的大學,卻是蜀中省唯一開設地球物理專業的高校。

  而這個專業有一個分支叫做地震學.......

  錦都理工大校方隆重接待了沈君諾一行。

  現在的校盟網名聲在外,并且時常對全國各地的高校進行捐助,在學校眼里,這就是財神爺來了。

  其實高校每年受到的行政撥款遠超社會捐贈,但社會捐贈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校方擁有幾乎完全自主的支配權,且不需要監管。

  在歡迎會上,沈君諾當著校方領導的面竟點名希望地球物理系的系主任能參加這次會議。

  校領導雖有疑惑,但還是趕緊把地球物理系的楊韜主任喊了過來。

  四十歲剛露頭的楊韜本來是沒有資格參加這個級別會議的,所以他來到會議室時有點懵。

  但沈君諾隨后說出的話讓他更懵了。

  “校盟網計劃捐贈2000W美元,支持貴校建設。這是校盟網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捐助。”

  沈君諾平靜道。

  2000W美元等于一個多億華夏幣了,并且可以自主支配,校方領導矜持的表情下,心中已樂開了花。

  “但我有一個條件。”沈君諾接著道。

  “您請講。”校長笑著道。

  在他想來,要求無非是某棟建筑用校盟網來命名,這種惠而不費的條件,學校一般都會答應。

  “2000W資金中,有一半是定點給予地球物理研究的......”

  沈君諾的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楊韜更是難以置信的張大了嘴巴。

  他們這種冷門專業平時根本引不起注意,甚至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都很狹窄,除了勘測幾乎就剩了科研一條路可走。

  偶有的社會資金也從不會想到他們,社會資金更青睞能培養商界領袖的管理專業、未來能結成人脈資源的法律專業,或者是有商用價值的尖端科技研究。

  地球物理這種基礎科研全靠國家撥款生存。

  不同于心花怒放的楊韜,校領導多少有些失望,但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雖然只剩了半張餅。

  而被另一半餡餅砸暈了的楊韜,第二天就設了家宴招待沈君諾幾人。

  說是家宴,其實是一群單身漢大聚會。

  楊韜的家人沒在錦都,他自己住在專家樓上,和他一起做飯的都是他手下帶的在讀博士。

  清一色的全是男生,膚色黝黑,厚厚的眼鏡是他們的統一特征。

  看來楊韜沒少帶這些人往野外跑。

  作為一個學者型的教授,楊韜不太擅長聊天。

  “楊教授,您這些學生看起來還真不像博士啊”為了拉近關系,沈君諾開起了玩笑。

  “嗐,我們這些搞地質的風里來雨里去,不修邊幅慣了。”楊韜因為從天而降巨款的興奮勁還沒下去,接著道:“我得替這些孩子們謝謝沈總,有了這筆錢就能提高他們的補助了。”

  “你們辛苦了。”沈君諾由衷道。

  楊韜擺擺手“不辛苦,不辛苦,不過我有點好奇沈總為什么要資助我們這個冷門專業呢。”

  “呵呵,我對地球物理有點興趣。”沈君諾笑呵呵道。

  不想這句話卻引來的楊韜的談興,他從地球物理場論說到連續介質力學,又到巖石物理......

  滔滔不絕說了半小時,沈君諾聽的腦瓜疼也沒記下幾個專業名詞。

  “楊教授,咱們蜀中省是不是處于地震帶上。”沈君諾瞅準時機插話打斷了意猶未盡的楊韜。

  “對,咱們蜀中西部處在歐亞地震帶上,呈南北走向,中部地區的中軸地震帶位于經度100度到105度之間......”

  楊韜說起專業就剎不住車,沈君諾只得再次打斷“楊教授,既然處在地震帶上,蜀中省有沒有過地震災害演習?”

  “有過,不過都是小規模的。”

  “我覺得這種災害演練需要長做,并且要擴大規模。”

  “多大規模?”楊韜奇怪道。

  “整個蜀中省的西部和北部......”

  楊韜嚇了一跳“這不現實,一場演習要很多部門配合,動用很多社會資源,演習還需要精細規劃,因為一旦操作不對,極容易引起事故。”

  “演習不是讓人們從室內走到空地就行了么?”沈君諾虛心求教道。

  “話是這么說的,但組織不好的話,會引起群眾恐慌,甚至發生踩踏事故。”楊韜站在專業角度道。

  沈君諾皺眉沉思了一會“楊教授,這方面你是專家,你覺得在有充足資金支持下,以你的權威性能不能說動政府組織一場涉及上千萬人的演習?在特定時間節點上,讓全體演習群眾待在室外。”

  看到沈君諾說的認真,楊韜也認真的想了一下才道:“規模太大,很難。”

  沈君諾沉默了下來。

  雖然不明白沈君諾如此做的目的,但剛剛獲捐大筆資金的楊韜還是說道:“如果準備時間充裕,也不是沒有可能,說動政府配合是關鍵。”

  沈君諾點點頭,表示明白。

  “所以沈總想什么時候搞這場演習?”楊韜又問道。

  “如果可行,演習要做到常態化”沈君諾頓了一下“這場演習至少要進行兩年,時間就定在明年和2008年的5月12日的下午14點至15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